贝壳粉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49333发布日期:2022-11-03 08:2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贝壳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甲壳质、壳糖胺是食品的一种,是具有“生物体调节机能”的食品,它蕴含在蟹、虾的壳、昆虫的甲壳、贝壳类、菌类的细胞壁当中。甲壳质为分子量一百万以上的高分子物质,难以被分解和作为能被消化吸收的食品,所以经粉碎研磨制成粉末才能进一步应用。因为甲壳质过于坚硬,现有制备甲壳粉的方法,是直接磨粉,其成本高、产量低,因此,蟹、贝的壳长久以来未被加以利用。近些年,人们用化学的方法提取甲壳质,但是化学方法通常要经过浸酸28-48 小时,水洗清酸,再浸碱煮1.5小时,然后水洗呈中性,再氧化脱色,晒干,即成为半透明片状固体的甲壳素。由于甲壳素为片状固体,因此还不能直接用于做食品、化妆品、及装修材料的添加剂使用。而且采用的化学方法加工,生产成本高、处理时间长,污染环境,使得产品价格不亲民,影响市场化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贝壳粉的加工方法,使用该方法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所得贝壳粉,能满足做食品、化妆品添加剂的要求。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贝壳粉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
5.1)取贝壳原料,用50-60℃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然后淘洗、除杂,再经清水喷淋、热风吹干,得清洁的物料待用;
6.2)焙制:将物料投入到烘焙机,物料依次经200℃、300℃、500℃、750~ 800℃温度段,其中200℃、300℃、500℃温度段的温度值在
±
50℃范围内可调,可根据每批贝壳体积大、小或壁厚选择微调范围,经200℃、300℃两个温度段的时间分别为2分钟,进入500℃、750~800℃两个温度段的时间分别为1分钟,全程为旋空烘焙,然后出料;
7.3)冷却:完成烘焙的物料经旋风风冷降温,降至常温后,进入粉碎工序;
8.4)粉碎:物料经粉碎机进行粉碎研磨,然后筛选出粒度为120目以上的粉料进入下道工序,收集剩余的物料返回到焙制工序;
9.5)成品包装:将粉料称重、包装,制成贝壳粉成品储存。
10.本发明在前处理时,首先用热水浸泡,可使粘着在物料表面的泥土、砂石、杂物与物料表面松动或分离,同样的淘洗次数时能提高除杂、洗净效果。
11.本发明利用高温烘焙的方法加工贝壳粉,能使坚硬的贝壳在700~800℃时,被膨化、质地变得疏松,即容易粉碎,又不会使贝壳分解改变原有结构和性能;本发明选择200℃、300℃温度段分别为2分钟,可使贝壳体充分预热以适应膨化,然后选择500℃,750~800℃温度段分别为1分钟,可使贝壳疏松快速完成,远离分解温度。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改变贝壳结构,降低产品质量的缺陷。本发明全程采用物料旋空烘焙,能使物料受热均匀,膨化效果好。
12.本发明在后处理时,由于贝壳质地疏松,容易粉碎获得粒度为120目的以上的贝壳粉,该细度适合与普通的食用面粉混合,如加入面粉制作面条,表观和口感都易于被人们接受。另由于贝壳细粉,更易于胃肠消化吸收,提高贝壳粉在体内的有效利用率,充分发挥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而120目以下大颗粒的贝壳粉,不利于胃肠消化吸收,大部分颗粒在胃肠中没有充分时间被分解,只是走个过场,所以贝壳粉的有益功效会降低。当贝壳细粉用于化妆品等其他领域做辅料时,也利于与其配合料组合,提高品质。
13.此前由于甲壳质过于坚硬,直接磨细粉,加工成本高、产量低,大量的贝壳因无法利用而成为废料被丢弃,用本发明的焙制方法,能使贝壳质地疏松,容易被粉碎获得食品级的细粉,因原料价格便宜,来源丰富,生产加工方便,使成本降低,不产生环境污染,所得贝壳粉细度能满足做食品、化妆品添加剂的要求,价格仅是现有同类产品价格的10%。
14.据有关资料记载,甲壳质、壳糖胺具有“生物体调节机能”,具有5种重要作用:1、免疫力的强化;2、防止老化;3、预防疾病;4、健康恢复;5、生物体活动步骤的调节。有试验证明,甲壳多糖能改善高血压症、可排掉多余的糖分,防止肥胖,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功效。(见中国台湾世茂出版社1995年出版,《甲壳质、甲壳多糖的惊人临床疗效》,编者:旭丘光志,译者司珮君)。本发明中的贝壳原料是所述甲壳质原料之一种,因此,本发明制成的贝壳粉产品必将成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健康食品,具有普及健康的十分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1:一种贝壳粉的加工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
16.1)取贝壳原料,放入水池中,用50-60℃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然后搅动物料使物料与泥沙、杂物分离,然后排水使将物料与污水分离,经初洗的物料,再用清水喷淋,然后热风吹干,热水浸泡能减少淘洗次数,能提高除杂、洗净效果。
17.2)焙制:将物料投入到烘焙机,烘焙机分为200℃、300℃、500℃、750~ 800℃温度段,其中经200℃、300℃两个温度段的时间分别为2分钟,进入 500℃、750~800℃两个温度段的时间分别为1分钟,通过烘焙机的供风系统,将各温度段内的物料吹至旋空,全程为旋空连续烘焙,然后出料。高温烘焙的方法能使贝壳快速完成膨化、又不会使贝壳分解改变原有结构和性能,实现容易粉碎的目的,物料旋空烘焙,能使物料受热均匀,膨化效果好。
18.3)冷却:完成烘焙的物料经风冷降温,物料降至常温后,进入粉碎工序;
19.4)粉碎:物料经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研磨,然后筛选出粒度为120目以上的粉料进入检验包装工序,收集剩余的物料返回到焙制工序;
20.5)成品包装:将粉料称重、包装,制成贝壳粉成品,储存。
21.实施2:
22.所述的焙制步骤,对于贝壳体积相对较小或壁厚较薄的物料,烘焙机温度段的温度值可选为150℃、250℃、450℃、750℃,然后出料。其他工艺步骤与实施1相同。
23.实施3:
24.所述的焙制步骤,对于贝壳体积相对较大或壁厚较厚的物料,烘焙机温度段的温度值可选为250℃、350℃、550℃、800℃,然后出料。其他工艺步骤与实施1相同。


技术特征:
1.一种贝壳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1)取贝壳原料,用50-60℃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然后淘洗、除杂,再经清水喷淋、热风吹干,得清洁的物料待用;2)焙制:将物料投入到烘焙机,物料依次经200℃、300℃、500℃、750~800℃温度段,其中200℃、300℃、500℃温度段的温度值范围分别为
±
50℃,经200℃、300℃两个温度段的时间分别为2分钟,进入500℃、750~800℃两个温度段的时间分别为1分钟,全程为旋空烘焙,然后出料;3)冷却:完成烘焙的物料经旋风风冷降温,降至常温后,进入粉碎工序;4)粉碎:物料经粉碎机进行粉碎研磨,然后筛选出粒度为120目以上的粉料进入下道工序,收集剩余的物料返回到焙制工序;5)成品包装:将粉料称重、包装,制成贝壳粉成品储存。

技术总结
一种贝壳粉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取贝壳原料,用50-60℃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然后淘洗、除杂,再经清水喷淋、热风吹干,得清洁的物料;将物料投入到烘焙机,物料依次经200℃、300℃,500℃,750~800℃温度段,全程为旋空烘焙,然后出料冷却;物料经粉碎机进行粉碎研磨,筛选出粒度为120目以上的粉料,制成贝壳粉成品。使用该方法生产贝壳粉能满足做食品、化妆品添加剂的要求,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 何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市餐卓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4
技术公布日:2022/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