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揉捻机

文档序号:32499808发布日期:2022-12-10 05:1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揉捻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2.揉捻是制茶的重要加工工序,其作用主要是破坏茶叶细胞、揉出茶汁,使冲泡的茶水滋味浓烈醇厚,并使茶叶初步成型,因此,揉捻是影响茶叶外形和质量的主要工序,也是鉴定茶叶耐泡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揉捻工艺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现有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揉捻机,该揉捻机通常是将茶叶放在滚筒里,再盖上压板,通过滚筒在揉捻盘上做平面运动,来实现茶叶的揉捻,但该装置也存在一些问题:揉捻的时候可能最下边的部分茶叶有可能揉捻过度,而上面的部分茶叶却揉捻不充分,从而导致产出的茶叶整体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可以解决揉捻的时候可能最下边的部分茶叶有可能揉捻过度,而上面的部分茶叶却揉捻不充分的问题,从而均匀揉捻。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
6.u型支架;
7.容置腔,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壳,其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板架设在所述u型支架内;第二半圆柱体壳,其一边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的一边铰接,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和第二半圆柱体壳构成容置腔;
8.滚筒,为中空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形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结构相匹配,所述滚筒上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滚筒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杆,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滚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容置腔外,其中一个第二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u型支架上,通过控制开关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9.优选的,还包括:收纳盒,用于收集揉捻好的茶叶,所述收纳盒放置在u型支架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靠近所述收纳盒的部分开设有第三通口,所述第三通口其中的一条边上设置有卡扣一。
11.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板,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口上,与第三通口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板的一侧通过阻尼铰链与第一半圆柱体壳铰接,另一侧设置有与卡扣一匹配的卡扣二。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板靠近收纳盒的一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远离所述阻尼铰链。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内部设有多个捻筋,所述捻筋的横截面为弧形。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和第二半圆柱体壳之间设置有互相匹配的卡接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通口每次转动到最底下时可以带动一部分底部的茶叶到高处,第二通口再一次经过最低处可以重新带动一批茶叶到高处,如此循环,所以可以使得茶叶混合更均匀,保证每个茶叶揉捻程度最大程度的一致,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半圆柱体壳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1到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1.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u型支架1;容置腔,其中容置腔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壳2和第二半圆柱体壳7,第一半圆柱体壳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板3架设在u型支架1内,第二半圆柱体壳7的一边与第一半圆柱体壳2的一边铰接,第一半圆柱体壳2和第二半圆柱体壳7构成容置腔;滚筒6,为中空结构,设置在容置腔内,形状与容置腔的内部结构相匹配,滚筒6上开设有第二通口61,第二通口61每一次转到容置腔的底部时,都可以让滚筒6带动一部分底部的茶叶到高处,第二通口61再一次经过最低处又可以重新带动一批新的茶叶到高处,如此循环就可以实现茶叶的来回翻转,从而使得茶叶揉捻更均匀,滚筒6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杆5,第二杆5的一端与滚筒6固定连接,第二杆5的另一端穿出容置腔外,其中一个第二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9,电机 9固定在u型支架1上,通过控制开关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电机9 可以控制第二杆5带动滚筒6进行旋转。
22.进一步的,还包括:收纳盒10,用于收集揉捻好的茶叶,收纳盒10放置在u型支架1上。
23.进一步的,为了使揉捻好的茶叶便于收集,如图2所示,第一半圆柱体壳2靠近收纳盒10的部分开设有第三通口,第三通口其中的一条边上设置有卡扣一,第三通口还设置有第二板22,第二板22 与第三通口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第二板22的一侧通过阻尼铰链与第一半圆柱体壳2铰接,为了使第二板22与第三通口卡的更紧,第二板22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卡扣一匹配的卡扣二。
24.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拉开第二板22,第二板22靠近收纳盒10 的一面设置有把手,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把手远离阻尼铰链。
25.进一步的,为了使茶叶更均匀的揉捻,如图2所示,第一半圆柱体壳2内部设有多个捻筋21,捻筋21的横截面为弧形。
26.进一步的,为了使第一半圆柱体壳2和第二半圆柱体壳7构成的容置腔更坚固,第一半圆柱体壳2和第二半圆柱体壳7之间设置有互相匹配的卡接件。
27.使用时,首先将茶叶放入滚筒6内,后将第二半圆柱体壳7与第一半圆柱体壳2扣好,打开电机9的开关,让滚筒6开始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完毕后将第二板22拉开,茶叶就会自动收集到收纳盒10内,收集完毕后拿出收纳盒10即可。
28.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
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u型支架(1);容置腔,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壳(2),其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板(3)架设在所述u型支架(1)内;第二半圆柱体壳(7),其一边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2)的一边铰接,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2)和第二半圆柱体壳(7)构成容置腔;滚筒(6),为中空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形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结构相匹配,所述滚筒(6)上开设有第二通口(61),所述滚筒(6)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杆(5),所述第二杆(5)的一端与滚筒(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5)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容置腔外,其中一个第二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在u型支架(1)上,通过控制开关与供电电源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盒(10),用于收集揉捻好的茶叶,所述收纳盒(10)放置在u型支架(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2)靠近所述收纳盒(10)的部分开设有第三通口,所述第三通口其中的一条边上设置有卡扣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板(22),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口上,与第三通口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板(22)的一侧通过阻尼铰链与第一半圆柱体壳(2)铰接,另一侧设置有与卡扣一匹配的卡扣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22)靠近收纳盒(10)的一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远离所述阻尼铰链。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2)内部设有多个捻筋(21),所述捻筋(21)的横截面为弧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壳(2)和第二半圆柱体壳(7)之间设置有互相匹配的卡接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U型支架;容置腔,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壳,其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板架设在U型支架内;第二半圆柱体壳,其一边与第一半圆柱体壳的一边铰接,第一半圆柱体壳和第二半圆柱体壳构成容置腔;滚筒,为中空结构,设置在容置腔内,形状与容置腔的内部结构相匹配,滚筒上开设有第二通口,滚筒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杆,第二杆的一端与滚筒固定连接,第二杆的另一端穿出容置腔外,其中一个第二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U型支架上,通过控制开关与供电电源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茶叶混合更均匀,从而保证每个茶叶揉捻程度最大程度的一致。叶揉捻程度最大程度的一致。叶揉捻程度最大程度的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郭莉 王进同 庞亚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