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菱茶及其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0172发布日期:2023-04-19 00:2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菱茶及其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菱茶及其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茶叶中富含大量的茶素、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等天然的有益物质元素,对防衰老、降血脂血糖、杀菌、消炎等有着特殊疗效;同时,泡水喝,非常醇香、爽口,还具有形美、益脑的功能,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2、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如何保持茶叶鲜香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将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发挥出来成了一大难题;而且现有的茶叶大多为长圆形、椭圆形、蝌蚪状等形状,形状过于单一,而且包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菱茶及其生产加工工艺,此生产加工工艺可生产出菱形的茶叶,形状独特,而且不破坏茶叶中有益物质的结构。

2、本发明涉及一种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原料的选择准备:3~4月份,从高山茶上采摘优质嫩芽茶叶作为原料;

4、s2、摊青:将s1采摘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通风状况良好的摊放工具上,自然晾干多余水分;

5、s3、杀青:将s2得到的茶叶控制温度380℃~420℃,时间为2~3分钟;

6、s4、清炒:将s3得到的茶叶清炒,控制温度180℃~220℃,时间为30~40分钟;

7、s5、成型:s4得到的茶叶放到炒锅中经手工不断翻炒形成菱形,控制温度在90℃~110℃,时间为25~35分钟;

8、s6、二次炒干成型:将s5得到的茶叶温度控制在100℃,时间为10~15分钟;

9、s7、摊凉:将s6得到的茶叶在室温下摊凉20~30分钟;

10、s8、选优:将s7得到的茶叶进行筛分工具筛分,剔除未成型的茶叶和杂质,选出形状均匀、大小一致的茶叶;

11、s9、恒温保存:将s8得到的茶叶直接投放到-50℃~-40℃的低温环境中抑制酶活动,再放入5℃~10℃的温度环境中长期保存待用。

12、进一步地,所述s2中摊放工具为竹匾、塑料垫子、编织网袋中的一种。

13、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选择性更多,实用性更强。

14、进一步地,所述s2中茶叶摊放的厚度为1~3cm,摊放温度为20℃~25℃。

15、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便于茶叶晾干。

16、进一步地,所述s2中得到含水量为94~96wt%的茶叶。

17、进一步地,所述s7中室温温度保持在10℃~20℃。

18、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便于茶叶快速变凉,且不影响茶叶中的成分。

19、进一步地,所述s8中的筛分工具为茶叶振动筛。

20、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运行平稳,筛分的效果好。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制成的菱茶香味浓郁,造型奇特,采用菱形,容易贮存且具有收藏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摊放工具为竹匾、塑料垫子、编织网袋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茶叶摊放的厚度为1~3cm,摊放温度为2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得到含水量为94~96wt%的茶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室温温度保持在10℃~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的筛分工具为茶叶振动筛。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的菱茶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菱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菱茶及其生产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的选择准备;S2、摊青:将S1采摘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通风状况良好的摊放工具上,自然晾干多余水分;S3、杀青:将S2得到的茶叶控制温度380℃~420℃,时间为2~3分钟;S4、清炒:将S3得到的茶叶清炒;S5、成型:S4得到的茶叶放到成型工具内定型;S6、二次炒干成型:将S5得到的茶叶温度控制在100℃,时间为10~15分钟;S7、摊凉:将S6得到的茶叶在室温下摊凉20~30分钟;S8、选优:将S7得到的茶叶进行筛分工具筛分;S9、恒温保存。此生产加工工艺可生产出菱形的茶叶,形状独特,而且不破坏茶叶中有益物质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庐雏仙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