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玫瑰变色菌在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4069690发布日期:2023-05-06 17:1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海滨玫瑰变色菌在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体涉及海滨玫瑰变色菌(roseovariuslitoreus)在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配子的质量、营养、环境条件和宿主、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提高水生物种稳定生产的四个关键因素。相对于前三个因素的巨大进展,对宿主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研究表明,宿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水生动物的健康状况、代谢和免疫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健康动物的微生物群结构在个体间具有相对较高的相似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相反,与健康个体相比,患病动物具有较高的个体间微生物群变异性和时间上的变化。近年来,微生物组与水生无脊椎动物(如蟹类)的生存或生长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

2、作为中国沿海地区商业化养殖和广泛消费的甲壳类动物之一,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养殖产量主要受限于个体生长不稳定。长期研究发现,即使在相同的养殖模式管理下,子代之间的生长表现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宿主-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可能的解释。目前,梭子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生长、营养和环境压力的影响。尽管一些研究报道了梭子蟹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但肠道微生物群与子代的生长不一致的相关性仍不明确。

3、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代谢功能通常是由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过度生长的虾的肠道微生物群表现出更多的协同作用和复杂的种间互动,从而提高了营养物质的摄入效率。此外,网络研究有助于从复杂的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确定关键类群,这些分类群可能对宿主生长差异有显著的贡献。关键类群尽管在丰度上比较低,但可以为微生物网络提供高度的连通性,从而表征微生物群落的趋势和组成变化。然而,关键类群是否会导致梭子蟹个体生长差异仍然不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海滨玫瑰变色菌(roseovarius litoreus)在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中的应用,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2、本发明首先提供海滨玫瑰变色菌的一种用途,是在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中的应用;

3、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海滨玫瑰变色菌的另一个用途,是在制备用于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制品中的应用;

4、所述的制品,作为一个实施例的具体记载,为微生物菌液;

5、本发明还提供海滨玫瑰变色菌再制备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三疣梭子蟹的饲料,所述的饲料中添加有所述的海滨玫瑰变色菌的活菌。

7、本发明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三疣梭子蟹的养殖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海滨玫瑰变色菌的活菌;

8、作为实施例的一种具体记载,所述的在饲料中添加海滨玫瑰变色菌的活菌,是添加有海滨玫瑰变色菌的菲律宾蛤仔。

9、本发明发现海滨玫瑰变色菌能显著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进一步提高蟹的增重率和肝胰腺指数,具有广阔的水产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海滨玫瑰变色菌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途,是在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中的应用。

2.海滨玫瑰变色菌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途,是在制备用于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制品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为微生物菌液。

4.海滨玫瑰变色菌在制备三疣梭子蟹的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5.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中添加有海滨玫瑰变色菌的活菌。

6.一种三疣梭子蟹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海滨玫瑰变色菌的活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饲料中添加海滨玫瑰变色菌的活菌,是在贝类中添加海滨玫瑰变色菌的活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贝类为菲律宾蛤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海滨玫瑰变色菌(Roseovarius litoreus)在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海滨玫瑰变色菌的另一个用途,是在制备用于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三疣梭子蟹的饲料,所述的饲料中添加有所述的海滨玫瑰变色菌的活菌。本发明发现海滨玫瑰变色菌能显著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进一步提高蟹的增重率和肝胰腺指数,具有广阔的水产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叶央芳,林维钏,李荣华,史策,母昌考,王春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