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梭菌在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养殖效果方面的应用及鱼饲料

文档序号:34992059发布日期:2023-08-03 21:3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丁酸梭菌在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养殖效果方面的应用及鱼饲料

本发明属于鱼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丁酸梭菌在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养殖效果方面的应用及鱼饲料。


背景技术:

1、鱼粉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第一大蛋白源,通常在肉食性鱼类饲料中鱼粉的添加量能达到44%以上。近些年来,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和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日益加强,水产业对鱼粉蛋白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化,鱼捕获量的下降,造成鱼粉产量逐年下降,价格逐年飙升,其供需已显得愈发突出,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鱼粉的生产过程也伴随着诸多环境问题,估计每生产1吨鱼粉会产生超过4吨的废水,并且这些废水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残渣、总蛋白和无机盐,直接排放会对自然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使得寻找可替代鱼粉的优质蛋白源已迫在眉睫。

2、蟑螂(cockroach)俗称美洲大蠊,属于昆虫纲,蜚蠊目,蜚蠊科,杂食性动物,在我国具有资源丰富,数量众多,易于采集等特点。蟑螂与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至今已经有上亿年历史,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知道的最古老的虫类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室内优势卫生害虫种群之一,有着极强的繁殖与适应能力。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蟑螂具有解毒、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等功效。此外,蟑螂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多糖和微量元素等英语成分比较丰富。粗蛋白平均含量为63.1%,并含量含有18种氨基酸,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蟑螂作为新的昆虫蛋白源被受到重视。研究表明,蟑螂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能够使禽类从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增强抗病能力,有效地促进禽类生长,且肉质性状不受影响,同时可以取代鱼粉及抗生素,降低禽类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收入,实现绿色养殖。因此,蟑螂粉可被视为一种很好的昆虫蛋白源。

3、申请公布号为cn10510486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花骨鱼的专用饲养饲料,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鱼粉15~20、蚂蝗20~30、蟑螂20~30、青蛙10~20、鸡蛋壳15~30、猫屎2~5、蓝藻20~40、大豆秸杆50~80、四叶草20~40、刺槐花10~15、艾草25~30、葛笋15~25、菜叶8~18、枯草杆菌5~10、菌丝体4~18、酿酒酵母5~15、蘑菇菌2~5、柠檬酸3~9、氨基酸5~12、维生素2~15、小麦面12~24和麦麸皮16~28。

4、使用蟑螂粉虽然可以节省鱼粉的用量,但发明人发现,蟑螂粉的大量持续饲喂会对鱼体的肠道、生长性能等带来不利影响,这也导致了蟑螂粉在鱼饲料中的使用一直处于盲目、粗放阶段,不能实现鱼类的科学、绿色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丁酸梭菌在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养殖效果方面的应用,以解决含蟑螂粉鱼饲料在鱼类养殖应用方面的不足。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丁酸梭菌和蟑螂粉的鱼饲料,以改善鱼饲料在鱼类养殖方面的应用效果。

3、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4、丁酸梭菌在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养殖效果方面的应用。

5、本发明进行了蟑螂粉替代鱼粉并配合添加丁酸梭菌在鱼饲料上的研究,为将来昆虫蛋白源替代鱼粉更好的在肉食性鱼类养殖中的应用与益生菌的开发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丁酸梭菌能够修复因蟑螂粉替代鱼粉而造成的肠道损伤,提高了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免疫力,从而进一步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的养殖效果。

6、优选地,改善所述鱼类养殖效果为提高鱼类的生长性能、增加鱼体粗蛋白和/或粗脂肪含量。使用丁酸梭菌能够显著提高幼鱼的增重率,提高特定生长率,使生长性能达到最佳。同时,添加丁酸梭菌能明显提高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有利于改善鱼肉风味品质。

7、优选地,改善所述鱼类养殖效果为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或改善肠道组织结构。通过蟑螂粉替代鱼粉的比例和丁酸梭菌添加量控制,可有效提高鱼体肠道健康,提高抗氧化能力。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改善肠道组织结构包括增加肌层厚度和/或绒毛长度。通过肌层厚度、绒毛长度等方面的研究,证实使用丁酸梭菌能够修复因蟑螂粉替代鱼粉而造成的肠道损伤,改善肠道结构。

9、为最大程度减少蟑螂粉的过量使用对鱼体的不利影响,优选地,所述含蟑螂粉鱼饲料包括鱼粉和蟑螂粉,所述蟑螂粉的质量占鱼粉、蟑螂粉总质量的40%以下。

10、为更有效地提高蟑螂粉替换鱼粉使用的用量,优选地,所述蟑螂粉的质量占鱼粉、蟑螂粉总质量的20~40%。

11、为进一步显著提高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的养殖效果,优选地,丁酸梭菌的用量为所述含蟑螂粉鱼饲料质量的1.5~3‰。

12、一种添加丁酸梭菌和蟑螂粉的鱼饲料,由主料和丁酸梭菌组成,所述主料包括鱼粉和蟑螂粉,蟑螂粉的质量占鱼粉、蟑螂粉总质量的40%以下;丁酸梭菌的添加量为主料质量的1.5~3‰。

13、本发明的添加丁酸梭菌和蟑螂粉的鱼饲料,将丁酸梭菌混合到鱼饲料中,制作及饲喂简单、易操作。使用该鱼饲料,可有效缓解蟑螂粉替换鱼粉对鱼体饲喂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善鱼类生长性能、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肠道健康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改善鱼类养殖效果,增加养殖收入,实现科学、绿色养殖。

14、为更有效地提高蟑螂粉替换鱼粉使用的用量,优选地,蟑螂粉的质量占鱼粉、蟑螂粉总质量的20~40%。

15、为有效降低鱼饲料的成本并兼顾饲喂效果,优选地,鱼粉、蟑螂粉的总质量占主料质量为40~45%;所述主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鱼粉及蟑螂粉40~45%,豆粕10~15%,玉米蛋白粉8~10%,血粉3~5%,小麦粉20~22%,混合油6~7%,乌贼膏2~3%,预混料1~2%,氯化胆碱0.5~1.0%,磷酸二氢钙1.5~2.5%,羧甲基纤维素钠1~2%。混合油为豆油和鱼油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2:1~2。



技术特征:

1.丁酸梭菌在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养殖效果方面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改善所述鱼类养殖效果为提高鱼类的生长性能、增加鱼体粗蛋白和/或粗脂肪含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改善所述鱼类养殖效果为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或改善肠道组织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肠道组织结构包括增加肌层厚度和/或绒毛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蟑螂粉鱼饲料包括鱼粉和蟑螂粉,所述蟑螂粉的质量占鱼粉、蟑螂粉总质量的40%以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蟑螂粉的质量占鱼粉、蟑螂粉总质量的20~40%。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丁酸梭菌的用量为所述含蟑螂粉鱼饲料质量的1.5~3‰。

8.一种添加丁酸梭菌和蟑螂粉的鱼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主料和丁酸梭菌组成,所述主料包括鱼粉和蟑螂粉,蟑螂粉的质量占鱼粉、蟑螂粉总质量的40%以下;丁酸梭菌的添加量为主料质量的1.5~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添加丁酸梭菌和蟑螂粉的鱼饲料,其特征在于,蟑螂粉的质量占鱼粉、蟑螂粉总质量的20~40%。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添加丁酸梭菌和蟑螂粉的鱼饲料,其特征在于,鱼粉、蟑螂粉的总质量占主料质量为40~45%;所述主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鱼粉及蟑螂粉40~45%,豆粕10~15%,玉米蛋白粉8~10%,血粉3~5%,小麦粉20~22%,混合油6~7%,乌贼膏2~3%,预混料1~2%,氯化胆碱0.5~1.0%,磷酸二氢钙1.5~2.5%,羧甲基纤维素钠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鱼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丁酸梭菌在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养殖效果方面的应用及鱼饲料。本发明进行了蟑螂粉替代鱼粉并配合添加丁酸梭菌在鱼饲料上的研究,为将来昆虫蛋白源替代鱼粉更好的在肉食性鱼类养殖中的应用与益生菌的开发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丁酸梭菌能够修复因蟑螂粉替代鱼粉而造成的肠道损伤,提高了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免疫力,从而进一步改善含蟑螂粉鱼饲料对鱼类的养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刘苑艺,张才,樊可,刘慧,裴卓,高小蝉,任洪涛,高世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