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在提高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6238415发布日期:2023-12-01 21:4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褪黑素在提高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辣椒种植,具体涉及褪黑素在提高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类胡萝卜素是植物主要的色素类型之一,也是果蔬等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性,能够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黄斑病变、白内障等退行性病变有积极的作用,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须通过外界摄入。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大量合成的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为辣椒特有,虽不作为维生素a原,但比β-胡萝卜素和β隐黄质具有更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因而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辣椒(玉)红素经人工提取后还是重要的天然色素,可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

2、辣椒果实发育到成熟期时,类胡萝卜素总量达到最高水平。因此为获得更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通常都是在辣椒充分成熟后(即红熟期)才被采摘。而辣椒的生长周期长,从授粉开始至完全红熟需要50~70天,在这期间会因遇上阴雨天而导致大量烂果,还会遭受鸟虫蚕食以及和多种病害如炭疽病、脐腐病、日灼病、疮痂病等的危害。辣椒果实的硬度在转色期最大,随着果实成熟,可溶性果胶增加,纤维素含量下降,果实逐渐软化,进而容易遭受病害侵袭,导致果实腐烂。如果能够在果实红熟期之前采收的话,将会减少田间的辣椒烂果,提高辣椒的产量,但是果实红熟期之前采收的辣椒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通常较低,现有提升辣椒采后类胡萝卜素的技术通常为长时间光照处理,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措施对类胡萝卜素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且处理时间和消耗的能量不理想,还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果实红熟期采收的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缩短辣椒果实的大田生长发育时期,减少病虫害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褪黑素在提高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中的应用;

3、所述辣椒果实为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

4、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提高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同时降低叶绿素含量。

5、优选的,所述褪黑素的浓度为25~400μmol/l。

6、优选的,所述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包括绿熟期-红熟期的辣椒果实。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利用25~400μmol/l褪黑素浸泡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后贮藏6~12d。

9、优选的,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5~25min。

10、优选的,所述贮藏的温度为18~22℃。

11、优选的,所述贮藏的湿度为85~95%。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在辣椒种植和/加工中的应用。

13、有益效果:

14、本发明采收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利用褪黑素对采收的辣椒果实进行处理,褪黑素诱导辣椒果实中myb、erf转录因子家族的表达,上调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活性,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提高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同时褪黑素能够直接上调叶绿素降解酶编码基因的表达,提高叶绿素降解酶的活性,降低叶绿素含量。本发明可以实现辣椒果实的提前采收,缩短果实在植株上生长期,缩短辣椒大田生长发育时期,减少了病虫害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并且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采收后,有利于植株上生长更多的果实,能够提高产量。



技术特征:

1.褪黑素在提高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提高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同时降低叶绿素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褪黑素的浓度为25~400μ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包括绿熟期-转色期的辣椒果实。

5.一种提高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5~25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藏的温度为18~22℃。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藏的湿度为85~95%。

9.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辣椒种植和/加工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辣椒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褪黑素在提高辣椒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含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采收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利用褪黑素对采收的辣椒果实进行处理,能够提高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缩短了果实在植株上生长期,缩短了大田生长发育时期,减少了病虫害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并且红熟期前的辣椒果实采收后,有利于植株上生长更多的果实,能够提高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华,吕俊恒,李平平,莫云容,赵凯,张祥,韩曙,杨正安,黄尧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