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茶叶的米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98814发布日期:2023-12-07 05:4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米粉,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茶叶的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重视饮食在生命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米粉作为一种快食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米粉的样式也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多。比如传统的纯粹米粉,还有添加淮山这种食材的米粉,通过添加不同的材料,会得到口感、营养方面都具有差异性的米粉。茶叶,是中国大部分人都非常喜爱喝的一种食材,茶叶除了泡水喝,还能够用于其他用途,比如用于烤鸡或者其他的烹饪用,能够使食物具有茶香味。茶叶与米粉是否能够混合,目前尚未有人进行此方面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茶叶的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2、一种基于茶叶的米粉,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材料组成:

3、混合米粉80-90份,茶叶粉10-20份,混合米粉由早籼米粉与晚籼米粉构成,该早籼米粉与晚籼米粉按照重量比2-4:1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籼米,经研磨后得到大混合粉。

4、所述茶叶为不超过两年的炒茶茶叶。

5、一种基于茶叶的米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早籼米和晚籼米按照2:1的重量比例计,分别清洗干净后研磨成粉,混合后得到混合米粉,往混合米粉中加入水得到米浆,使粉混合米粉占米浆总重量的35~45%;

7、将茶叶粉分成均等的三份,先添加第一份茶叶粉到米浆中,搅拌后加热到60-70℃,保温10-15分钟,接着添加第二份茶叶粉,搅拌后升温到70-80℃,保温5-7分钟,然后冷却到常温,接着添加第三茶叶粉到米浆中,搅拌后置于蒸粉设备中;

8、蒸粉设备中输出粉坯,再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通入蒸汽进行初蒸;

9、挤丝成型,再进行复蒸,得到米粉丝;

10、进行烘干后,切断,得到成品。

11、所述初蒸的温度保持在90-110℃,初蒸时间为10-15分钟,使粉坯糊化度达到75%。

12、所述复蒸时保持压力在0.1-0.2mpa,温度保持在100-110℃,复蒸时间为6-10分钟。

13、得到的成品还进行杀菌处理。

14、所述杀菌为微波杀菌,在微波功率5.8~6.2kw的条件下杀菌5-6min,接着冷却,然后吹干表面水分,得到成品米粉。

15、本发明通过在米粉中添加适量的茶叶,能够得到具有茶香味的米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而且茶叶本身具有一定的促进消化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茶叶的米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材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茶叶的米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不超过两年的炒茶茶叶。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茶叶的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茶叶的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蒸的温度保持在90-110℃,初蒸时间为10-15分钟,使粉坯糊化度达到7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茶叶的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蒸时保持压力在0.1-0.2mpa,温度保持在100-110℃,复蒸时间为6-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茶叶的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的成品还进行杀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茶叶的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为微波杀菌,在微波功率5.8~6.2kw的条件下杀菌5-6min,接着冷却,然后吹干表面水分,得到成品米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茶叶的米粉及其制备方法,将早籼米和晚籼米分别清洗干净后研磨成粉,混合后得到混合米粉,往混合米粉中加入水得到米浆,使粉混合米粉占米浆总重量的35~45%;将茶叶粉分成均等的三份,先添加第一份茶叶粉到米浆中,搅拌后加热到60‑70℃,保温10‑15分钟,接着添加第二份茶叶粉,搅拌后升温到70‑80℃,保温5‑7分钟,然后冷却到常温,接着添加第三茶叶粉到米浆中,搅拌后置于蒸粉设备中;蒸粉设备中输出粉坯,再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通入蒸汽进行初蒸;挤丝成型,再进行复蒸,得到米粉丝;进行烘干后,切断,得到成品。本发明制备得到具有茶香味的米粉,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业,谢黎妮,朱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