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酸钠在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0135发布日期:2024-02-02 20:5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丙二酸钠在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丙二酸钠在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中的应用,属于生物。


背景技术:

1、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弓蟹科绒螯蟹属节肢动物。中华绒螯蟹分布广,沿中国渤海、黄海、东海诸省皆产,在长江流域自崇明至湖北东部沿江各地盛产之。中华绒螯蟹形态独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水产珍品。中华绒螯蟹的养殖业较为广泛,是中国淡水名特优新品种养殖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行业,在推动中国淡水养殖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盐碱水域是一种世界性的低产水资源,由于具有高盐度、高碱度、高ph以及复杂离子组成等特点,一般常规的水产动物无法在其中正常生存繁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类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内陆拥有大量低洼盐碱水域资源,这些水体生物贫瘠,渔业生产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探索盐碱水域水产养殖,研究鱼类、虾蟹等的盐碱耐受能力,对开发利用盐碱水域资源,拓宽宜渔水面,保持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水产领域关于耐盐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淡水鱼虾,比如罗非鱼、鲤鱼、鲫鱼和南美白对虾等,关于中华绒螯蟹耐盐碱的研究较少。淡水生物通常借助鳃将体内的氨排出,但是盐碱水域的生物由于受到水中ph和盐离子浓度梯度的影响,氨的排出受到显著抑制,因此无法在盐碱水域中生存。盐碱水域的鱼类体内尿素循环相关酶的表达发生改变,将含氮废物转变为尿素排出体外。中华绒螯蟹是洄游性生物,在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翌年蟹苗再回到淡水中生长,因此中华绒螯蟹自身生长周期中经历过淡水到盐碱水再到淡水的周期过程,然而这个过程中耐盐碱变化的生理机制并不清楚。阐明中华绒螯蟹耐盐碱的机制,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洄游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特点,而且可以扩大其适宜养殖水域,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4、丙二酸钠(malonic acid disodium salt),化学式为c3h2na2o4,是丙二酸的二钠盐,由丙二酸分子中的两个羧基中的一个氢原子被钠离子取代而成。丙二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常见形式为白色结晶粉末或结晶块状物。丙二酸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丙二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和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可以作为医药、染料和香料的原料。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研究丙二酸钠对中华绒螯蟹的耐盐碱能力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丙二酸钠的一种新用途——丙二酸钠在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中的应用。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丙二酸钠在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中的应用。

4、进一步地,所述丙二酸钠的浓度为10~40 mmol/l时(优选10~20 mmol/l,更优选20 mmol/l),能够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耐盐碱能力。

5、进一步地,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联合使用时,能够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耐盐碱能力,提升效果比单独使用丙二酸钠或者谷胱甘肽的效果更显著。

6、更进一步地,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联合使用时,丙二酸钠的浓度为10~40 mmol/l(优选10~20 mmol/l,更优选20 mmol/l),谷胱甘肽的浓度为10 mmol/l。

7、进一步地,具体应用时,将中华绒螯蟹置于碱性水环境中,添加丙二酸钠,或丙二酸钠和谷胱甘肽,养殖1~3天。

8、更进一步地,所述碱性水环境是指浓度为60 m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

9、丙二酸钠在制备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的有效成分为丙二酸钠,或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的有效成分为丙二酸钠时,丙二酸钠的使用浓度为10~40 mmol/l,优选10~20 mmol/l,更优选20 mmol/l。所述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的有效成分为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时,丙二酸钠的使用浓度为10~40 mmol/l(优选10~20 mmol/l,更优选20 mmol/l),谷胱甘肽的使用浓度为10 mmol/l。

11、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由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组成,其中,丙二酸钠的使用浓度为10~40 mmol/l(优选10~20 mmol/l,更优选20 mmol/l),谷胱甘肽的使用浓度为10 mmol/l。

12、本发明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丙二酸钠可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耐盐碱能力,与谷胱甘肽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而柠檬酸钠、谷氨酸钠不仅不能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耐盐碱能力,反而还减弱了其耐盐碱能力。本发明对探索中华绒螯蟹在盐碱水域的养殖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特征:

1.丙二酸钠在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二酸钠的浓度为10~40 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二酸钠的浓度为10~20 m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联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二酸钠的浓度为10~40 mmol/l,谷胱甘肽的浓度为10 m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应用时,将中华绒螯蟹置于碱性水环境中,添加丙二酸钠,或丙二酸钠和谷胱甘肽,养殖1~3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水环境是指浓度为60 m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

8.丙二酸钠在制备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的有效成分为丙二酸钠,或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的有效成分为丙二酸钠时,丙二酸钠的使用浓度为10~40 mmol/l;所述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的有效成分为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时,丙二酸钠的使用浓度为10~40 mmol/l,谷胱甘肽的使用浓度为10 mmol/l。

10.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其特征在于:由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组成,其中,丙二酸钠的使用浓度为10~40 mmol/l,谷胱甘肽的使用浓度为10 mmol/l。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丙二酸钠在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中的应用,所述丙二酸钠的浓度为10~40 mmol/L,优选10~20 mmol/L。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本发明还公开了丙二酸钠在制备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提高中华绒螯蟹耐盐碱性的产品的有效成分为丙二酸钠,或丙二酸钠与谷胱甘肽。本发明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丙二酸钠可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耐盐碱能力,与谷胱甘肽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而柠檬酸钠、谷氨酸钠不仅不能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耐盐碱能力,反而还减弱了其耐盐碱能力。本发明对探索中华绒螯蟹在盐碱水域的养殖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孟庆磊,董学飒,安丽,朱永安,朱树人,张龙岗,王锡荣,张志山,刘羽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