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豆干草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452891发布日期:2024-03-28 18:3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豆干草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饲料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豆干草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农作物秸秆已经在动物饲料产业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未经处理的秸秆直接饲喂动物,营养成分未被完全吸收,没有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微生物发酵秸秆,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改善营养物质,改善秸秆原有的品质和结构,生成有益的代谢小分子物质,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与饲用价值。故而,本发明利用融合魏斯氏菌发酵油莎草,制备多营养多风味的干草饲料。

2、研究表明油莎豆地上茎叶营养全面且丰富,茎叶含有粗脂肪、蛋白质、糖、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现阶段油莎草茎叶一般直接加工成干草(即油莎干草),营养成分未被完成利用同时油莎草特有的香气成分减弱。

3、融合魏斯氏菌对人或牲畜的健康效应或可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菌,可在肠道内定植,克服胃部酸性条件和胆盐环境,进而发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激活宿主内源性微生物群或免疫活性等益生作用。融合魏斯氏菌发酵后可产生短链脂肪酸和醇类物质,通过技术处理,可进行酯化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特点的酯类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豆干草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包括油莎干草、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以及碳源和氮源;所述的融合魏斯氏菌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53。

4、所述的碳源为油莎豆粕水提液,所述的氮源为尿素。

5、所述的融合魏斯氏的菌液采用下述方式制备:配置mrs培养基高压灭菌后接种融合魏斯氏菌进行活化扩陪得到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

6、活化扩培的条件为:活化条件:将保存于-80℃的菌种取出解冻后以3%接种量接种于灭菌后的mrs培养基中,37℃,180 r/min 培养6-8h;扩培条件:将上述活化后的菌液以2%接种量接种于mrs培养基中,相同条件培养6-8h使其菌液浓度到108cfu/ml。

7、所述的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的加入量相对于油莎干草为2ml/100g。

8、所述的油莎豆粕水提液采用下述方式制备:按照质量比油莎豆豆粕:蒸馏水=1:8添加混匀后于50℃恒温水浴磁力搅拌提取1h,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为油莎豆粕水提液。

9、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步骤:将油莎干草添加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氮源以及碳源,混合均匀后,少量蒸馏水混合均匀喷洒于秸秆上,调节水分含量,发酵得到。

10、含水量调节为65%。

11、发酵的条件为压实装入发酵袋中真空包装后置于35 ℃恒温培养箱中发酵7 d。

12、所述的油莎草剪至1-1.5c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利用生物技术辅助发酵油莎草,通过分解纤维及利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发酵底物产生有机酸而抑制霉菌及其它腐败菌生长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发酵后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酚类、酸类、酯类、酮类及其烃类物质)得到极大丰富,可有效增加饲料的香气成分。

15、油莎草中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纤维素是由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直链间彼此平行,不呈螺旋构象,无分支结构,分子链内与链间氢键稳定结合而形成不溶于水的聚合物,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具有多孔吸附能力。但在油莎草的干草饲料含有的纤维素中掺杂着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使得分子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高度有序的结晶区,多孔物质没有暴露出来,本申请通过融合魏斯氏菌发酵对底物进行改性(图1示出原理图),同时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将附着物,被处理物中的氢键、离子键等非共价键的破坏或形成,震动后暴露出纤维素多孔结构,吸附产生的芳香性物质,从而有效的增加饲料的香气成分。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莎干草、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以及碳源和氮源;所述的融合魏斯氏菌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为油莎豆粕水提液,所述的氮源为尿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魏斯氏的菌液采用下述方式制备:配置mrs培养基高压灭菌后接种融合魏斯氏菌进行活化扩陪得到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其特征在于,活化扩培的条件为:活化条件:将保存于-80℃的菌种取出解冻后以3%接种量接种于灭菌后的mrs培养基中,37℃,180r/min培养6-8h;扩培条件:将上述活化后的菌液以2%接种量接种于mrs培养基中,相同条件培养6-8h使其菌液浓度到108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的加入量相对于油莎干草为2ml/100g。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莎豆粕水提液采用下述方式制备:按照质量比油莎豆豆粕:蒸馏水=1:8添加混匀后于50℃恒温水浴磁力搅拌提取1h,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为油莎豆粕水提液。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步骤:将油莎干草添加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氮源以及碳源,混合均匀后,少量蒸馏水混合均匀喷洒于秸秆上,调节水分含量,发酵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水量调节为6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的条件为压实装入发酵袋中真空包装后置于35℃恒温培养箱中发酵7d。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干草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莎草剪至1-1.5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饲料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合成的浓香型油莎豆干草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浓香型油莎豆干草饲料包括油莎干草、融合魏斯氏菌的菌液以及碳源和氮源;所述的融合魏斯氏菌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5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利用生物技术辅助发酵油莎草,通过分解纤维及利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发酵底物产生有机酸而抑制霉菌及其它腐败菌生长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发酵后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酚类、酸类、酯类、酮类及其烃类物质)得到极大丰富,可有效增加饲料的香气成分。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凯,赵雪玲,宁明,于朋,闫春梅,徐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河子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