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8346发布日期:2024-02-26 17:0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陈皮茶制作,具体为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1、陈皮,一种常见中药,包括广陈皮和陈皮,其中广陈皮特指产于广东江门新会一带的陈皮,其采摘成熟新会大红柑,从果顶正三瓣开皮,留果蒂部相连,反皮,自然晒干和自然贮存即可(类似于展开的莲花瓣);胚胎期,称之为柑胎,成熟后,存期三年以内的称之为果皮或柑皮,存期满三年及以上才可以能被称之为陈皮。

2、陈皮为芸香科柑橘的成熟干燥果皮,一般陈放时间越久其品质越好,国内陈皮以广东新会陈皮最优,陈皮具有健脾理气、抗炎、抗菌、降脂降血糖等丰富的健康功效。

3、陈皮茶作为一种新兴茶饮品,市面上陈皮茶厂商和品牌越来越多,但也暴露出陈皮茶的传统制作工艺问题,如:现有的陈皮茶都是将其晒干后直接进行渥堆发酵后制得,这样的制作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陈皮茶的口感,还会影响陈皮茶原本的香味和保健功效,且采用该工艺制成的陈皮茶成形性较差,容易霉变,保存的时间有限,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工艺技术先进、保存时间长和冲泡方便、口感独特、保健功效显著的陈皮茶的制作工艺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具备口感好、保存时间长、不易发霉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陈皮茶都是将其晒干后直接进行渥堆发酵后制得,这样的制作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陈皮茶的口感,还会影响陈皮茶原本的香味和保健功效,且采用该工艺制成的陈皮茶成形性较差,容易霉变,保存的时间有限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工艺技术先进、保存时间长和冲泡方便、口感独特、保健功效显著等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s1、原料的准备:采摘茶枝柑以及准备茶叶;

6、s2、清洗:将准备好的茶枝柑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

7、s3、制坯:剥下的橙皮,用特制刨刀刨下茶枝柑最外层,剥下的小皮为片状不规则圆形;

8、s4、二次清洗:将剥下的柑皮再多次的进行清洗,防止表面残留有果汁,清洗完之后再次检查,保证每一片柑皮清洗干净;

9、s5、阴干和反皮:刚开过的柑果皮,此时水分较多,需要放置干燥通风的地方,将果皮进行阴干,阴干后的陈皮再进行反皮,将果皮内瓤朝上反开成一片;

10、s6、晒皮:将柑果皮在自然的阳光下再次晾晒7-10天;

11、s7、捏揉:晾晒后的柑果皮进行捏揉,捏揉的柑果皮再次进行烘干;

12、s8、切制:将陈皮切制成宽度为1.5-3mm的丝状;

13、s9、混合、炒制:将切好的陈皮与茶叶混合均匀,按照1:3的比例混合,然后放在一个平底锅中,用小火炒制,炒制时要不断地翻动,使陈皮和茶叶充分接触火力;

14、s10、保存密封:将缸制好的陈皮茶自然散气,之后放在一个密封性好的容器中,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15、s11、陈化:所制得的陈皮茶,置于阴凉、干燥、无异味处进一步陈化3个月。

16、优选的,所述茶枝柑需选用新鲜的果实,果实表面应该干净无斑点,没有烂熟或者虫咬的现象。

17、优选的,在s1步骤中,所述采摘茶枝柑的时间为在橙子成熟后的一个月左右进行采摘。

18、优选的,在s2步骤中,所述清洗的茶枝柑过程中不要破坏到柑果的皮。

19、优选的,在s6步骤中,所述晾晒过程中需要反复翻面。

20、优选的,在s7步骤中,所述捏揉过的柑果皮进行烘干的温度45-50度,时间为3-4小时。

21、优选的,在s7步骤中,所述捏揉的柑果皮还需柑果皮上的白丝取掉,提高陈皮的口感。

22、优选的,在s9步骤中,所述炒制的时间根据陈皮和茶叶的种类和数量而定,一般为10-20分钟。

23、优选的,在s10步骤中,所述保存密封时可以选用的容器为麻袋。

24、(三)有益效果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6、1、该陈皮茶制作工艺,通过选用新鲜的茶枝柑果实,且果实表面干净无斑点,没有烂熟或者虫咬的果实,其特点是油室大,可以贮存更多的功能性物质和挥发油物质;在口感上,茶枝柑陈皮与普通陈皮有着很大的不同,茶枝柑陈皮口感甘香醇陈,由于其挥发油种类多,达到24种以上,在陈化的过程中,大分子会增多,因此伴随着年份的增长,口感从果香到陈香,富有层次,而普通陈皮口感较为单一,不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变化,整体来说,口感也更为酸涩;此外,随着陈化年份的增长,黄酮类物质呈增长的趋势,具有维持血压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抗过敏、降血压、抑制癌变和抗病毒的作用;且相对与普通的橘子来说茶枝柑果实主要是食用果皮,所以不会打农药,都是采用物理杀虫,果皮中没有农药残留,相对来说会更加健康,而普通的陈皮农药残留无法彻底去除,长期服用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7、2、该陈皮茶制作工艺,通过将制作好的陈皮放置在麻袋中,使用麻袋保存的陈化效果比较好,麻袋吸湿性能好,有一定的密封性又不失透气,可加快陈皮的陈化,麻袋保存的陈皮相对于封袋或者是装罐的陈皮要保存的时间长,由于麻袋的通风性好,促进陈皮快速转化,且同时麻袋有一定的吸潮防潮能力,防止陈皮受潮,麻袋可以有效保持环境的湿度,当湿度和空气都保证到一定比例时候,就有利于陈皮的陈化发酵,在同样的储存环境下麻袋保存的方式要比在玻璃瓶保存方式下要好很多,因玻璃片这类密闭性较高的环境下,水分不容易消散,更非常容易造成烧皮和发霉的情况;因此,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陈皮茶繁琐制作工艺,能够大大增加了陈皮茶保存的时长,以及选用茶枝柑果实可以增加陈皮茶的口感,保存陈皮本有的功效。



技术特征:

1.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枝柑需选用新鲜的果实,果实表面应该干净无斑点,没有烂熟或者虫咬的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所述采摘茶枝柑的时间为在橙子成熟后的一个月左右进行采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所述清洗的茶枝柑过程中不要破坏到柑果的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6步骤中,所述晾晒过程中需要反复翻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7步骤中,所述捏揉过的柑果皮进行烘干的温度为45-50度,时间为3-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7步骤中,所述捏揉的柑果皮还需柑果皮上的白丝取掉,提高陈皮的口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9步骤中,所述炒制的时间根据陈皮和茶叶的种类和数量而定,一般为10-2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0步骤中,所述保存密封时可以选用的容器为麻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陈皮茶制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陈皮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准备:采摘茶枝柑以及准备茶叶;S2、清洗:将准备好的茶枝柑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S3、制坯:剥下的橙皮,用特制刨刀刨下茶枝柑最外层,剥下的小皮为片状不规则圆形。该陈皮茶制作工艺,通过将制作好的陈皮放置在麻袋中,使用麻袋保存的陈化效果比较好,麻袋吸湿性能好,有一定的密封性又不失透气,可加快陈皮的陈化,麻袋保存的陈皮相对于封袋或者是装罐的陈皮要保存的时间长,由于麻袋的通风性好,促进陈皮快速转化,且同时麻袋有一定的吸潮防潮能力,防止陈皮受潮,麻袋可以有效保持环境的湿度。

技术研发人员:韦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钦州市钦州港片区蓝海海洋生物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