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6266发布日期:2023-11-06 15: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造粒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


背景技术:

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动物饲料质量是与实验动物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动物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2、在实验动物饲料中,颗粒型饲料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颗粒型饲料具有营养全面、品质稳定、适口性好、易于储存、饲喂方便、浪费较少、清洁卫生等优点。颗粒型饲料主要通过造粒机进行成型生产,传统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主要通过螺杆挤出造粒,切料时需要在挤出模具的位置通过人工操作或者额外配备切料装置与之配合,进行持续的切料使挤出的动物饲料均匀成型为颗粒饲料,便于动物定量采食,但是这两种切料方式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生产效率低,无法在挤出的同时实现自动切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在饲料挤出造粒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切料,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造粒机无法挤出的同时自动切料,需额外配备切料装置而增加了投入成本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包括依次相连的驱动装置、造粒机构和切料机构;

4、所述造粒机构包括造粒室、进料筒、螺旋式螺杆和造粒模具,所述进料筒设于造粒室的上方并与其内腔相连通,螺旋式螺杆设于造粒室的内腔中且螺旋式螺杆的后端与驱动装置相连,造粒模具通过模具套筒与造粒室固定连接,造粒模具中开设有若干个贯通的出料孔,出料孔与造粒室的内腔相连通;

5、所述切料机构包括切刀和切刀传动轴,所述切刀传动轴设于造粒模具的内部并与其同轴分布,切刀传动轴的后端与螺旋式螺杆固定连接,切刀传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切刀,切刀贴附设置于造粒模具的前端表面。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造粒机构的前端设置切料机构,在造粒模具的内部安装切刀传动轴与螺旋式螺杆固定连接,在切刀传动轴的前端紧贴造粒模具的位置安装切刀,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螺旋式螺杆带动切刀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切刀在出料孔端口处旋转切料,实验动物饲料在造粒室经螺旋式螺杆搅拌混合并向前挤压推送,经出料孔挤出的同时由切刀切断成粒。

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步进电机、变速器和联轴器,步进电机驱动变速器转动,变速器通过联轴器连接并驱动螺旋式螺杆旋转。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造粒室内腔的内壁上环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螺旋凸棱,用于提高动物饲料在造粒室内腔中分散混合的均匀程度,同时配合螺旋式螺杆在其旋转挤压的过程中将动物饲料向造粒室前端挤压送料。

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造粒室整体呈圆台状,其前、后两端设有开口,造粒室前端内腔的内径大于其后端内腔的内径,联轴器的前端伸入造粒室的内腔中与螺旋式螺杆固定连接。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造粒模具呈圆柱形且卡接于造粒室的前端口处,造粒模具的轴心位置开设有贯通的轴孔,轴孔内套设切刀传动轴,螺旋式螺杆的前端伸入轴孔内部与切刀传动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孔便于安装切刀传动轴与螺旋式螺杆固定连接,从而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实现切刀传动轴与螺旋式螺杆的联动。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造粒模具的外壁面上设有沿径向外延的凸台,凸台的外部套设模具套筒,模具套筒固定连接造粒室的前端口,凸台卡设于造粒室的前端口内,通过模具套筒将造粒模具与造粒室前端口两者之间的位置进行锁紧固定,避免在挤出造粒的过程中造粒模具从造粒室前端口处滑脱,提高两者的连接稳定性。

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造粒模具的外壁面上环设有至少两个条形槽,所述造粒室的前端口的内壁面上环设有与条形槽形状相吻合的条形块,条形块与条形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条形块与条形槽,两者卡接配合用于提高造粒模具与造粒室前端口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在高黏度动物饲料的旋转挤压过程中造粒模具出现松动滑脱。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造粒模具的后端面处设有向前端内凹倾斜的过渡区,所述出料孔分布在过渡区内。在造粒模具与造粒室卡接时,动物饲料在造粒室的内腔中向前推送至过渡区时,口径变小向内挤压进入出料孔中,通过出料孔前端挤出,并在切刀的作用下进行均匀切料。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刀传动轴的前端固定有锁紧螺帽,锁紧螺帽贴附设于切刀的前端,用于锁紧切刀使其紧贴造粒模具的前端表面,从而将从出料孔中挤出的饲料快速切断。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刀上沿轴心均匀分布有至少两组刀片。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螺旋式螺杆联动的切料机构,可在饲料混合挤出的过程中实现自动切料成粒,将切刀传动轴设于造粒模具的内部并与螺旋式螺杆固定连接,将切刀紧贴设置于造粒模具的表面,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螺旋式螺杆带动切刀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切刀在出料孔端口处旋转切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在挤出饲料的同时可自动切料,可显著缩短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成型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和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驱动装置(1)、造粒机构(2)和切料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依次相连的步进电机(11)、变速器(12)和联轴器(13),步进电机(11)驱动变速器(12)转动,变速器(12)通过联轴器(13)连接并驱动螺旋式螺杆(23)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室(21)内腔的内壁上环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螺旋凸棱(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室(21)整体呈圆台状,其前、后两端设有开口,造粒室(21)前端内腔的内径大于其后端内腔的内径,联轴器(13)的前端伸入造粒室(21)的内腔中与螺旋式螺杆(2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模具(24)呈圆柱形且卡接于造粒室(21)的前端口处,造粒模具(24)的轴心位置开设有贯通的轴孔(242),轴孔(242)内套设切刀传动轴(32),螺旋式螺杆(23)的前端伸入轴孔(242)内部与切刀传动轴(3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模具(24)的外壁面上设有沿径向外延的凸台(243),凸台(243)的外部套设模具套筒(25),模具套筒(25)固定连接造粒室(21)的前端口,凸台(243)卡设于造粒室(21)的前端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模具(24)的外壁面上环设有至少两个条形槽(244),所述造粒室(21)的前端口的内壁面上环设有与条形槽(244)形状相吻合的条形块(27),条形块(27)与条形槽(244)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模具(24)的后端面处设有向前端内凹倾斜的过渡区(28),所述出料孔(241)分布在过渡区(28)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传动轴(32)的前端固定有锁紧螺帽(33),锁紧螺帽(33)贴附设于切刀(31)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31)上沿轴心均匀分布有至少两组刀片(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造粒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切料的实验动物饲料造粒机。该造粒机包括依次相连的驱动装置、造粒机构和切料机构;造粒机构包括造粒室、进料筒、螺旋式螺杆和造粒模具,进料筒设于造粒室上方与其内腔相连通,螺旋式螺杆设于造粒室内腔中,其后端与驱动装置相连,造粒模具通过模具套筒连接造粒室,造粒模具中设有若干个与造粒室内腔相通的出料孔;切料机构包括切刀和切刀传动轴,切刀传动轴设于造粒模具的内部并与其同轴分布,切刀传动轴的后端与螺旋式螺杆固定连接、前端固定连接切刀,切刀贴附设于造粒模具的前端表面。本技术造粒机在挤出造粒的同时可自动切料,解决了传统造粒机无法挤出同时自动切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善,赵开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鼠一鼠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