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2685发布日期:2023-08-24 20:3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豆制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


背景技术:

1、现有传统的毛豆腐制品压制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及减小空间占用,需要通过将压框一层层堆叠后,最上层覆盖一块盖板,然后通过手动千斤顶给压板施加压力来实现压制,压制时间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手动千斤顶通过手感来进行加压压制,压力主要凭操作人员依据经验感觉进行加压,同时,豆制品压制过程中,因为水分的排出,需要对千斤顶进行加压调整,压力无法实现精准控制,操作比较繁琐,劳工强度大,效率比较低。

2、手动操作千斤顶进行加压,容易出现加压过猛,包裹豆浆的纱布爆裂,豆浆流失,造型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还需要重新的更换纱布包裹豆浆操作,比较繁琐。同时,如果加压不够,豆浆无法正常压制成豆腐。整个工艺主要依靠人工的经验,无法保证豆腐压制的质量。

3、综上,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千斤顶进行加压压制,依赖操作员的经验,存在着加压程度无法精准控制,加压方式比较繁琐,劳工强度大,效率低,及压制成型的豆腐无法保证质量。

4、压制过程中,因为一层层叠加,一层一层取放,因为最早受压,最晚解压,越往下层的豆腐受压时间越久,受压比较大,就容易出现层数越往下的豆腐越硬,品质无法达到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解决现有豆腐制品压制时,容易出现层数越往下的豆腐越硬,品质无法达到需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下底板,下底板上设置有压制工装;所述压制工装包括设置在下底板上方的上顶板,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一组可升降的压板;各压块上均设置有可取放的压框,压框用于安置用纱布包裹的豆腐脑;上顶板上端面设置有一组用于控制各压板升降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连接设置有用于实时控制其运行压力的比例阀。

3、为了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压板升降更加稳定,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四根导向柱,各压板的四角开设有导向孔;各压板通过导向孔可升降套设在四根导向柱上。

4、为了实现放压框时,位置的精准性,减低操作难度,各压板上端面位于导向柱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沿y轴向设置的横向限位块,位于同一压板上端面左右两端的两块横向限位块之间构成和压框相适配的导向安置区。

5、为了防止推压框时,推过头,同时配合横向限位块实现压框的精准定位;各压板的后侧设置有和压框后侧相适配的后限位块。

6、为了便于取放压框,各压板的前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和压框适配的取放缺口。

7、为了便于排水、排气,上顶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和压板适配的压制层,压制层和压板均为食品级pp板;压板设置有六块,各压板的上下两个端面及压制层的下端面均成型有一组成网格分布的排水槽;下底板上设置有和压板相适配的有集水槽。

8、进一步的,各压板及上顶板的四角还成型有一组辅助导向孔,最上层压板至倒数第二层压板的四角均分别设置有一根延伸至上顶板辅助导向孔的辅助导向杆;最下层压板设置有和各导向柱相适配的橡胶导向套管。

9、进一步的,升降气缸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用于控制上三层压板升降的上三气缸组,及用于控制下三层压板升降的下三气缸组;各压板的的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控制孔,上三气缸组的活塞部设置有上三平衡杆,上三平衡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上三升降杆,上三升降杆的底部经控制孔装配在最下层的压板上;下三升降杆的底部经控制孔装配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三块压板上。

10、所述的压制工装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下底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最下层的压板下端面设置有可随其升降的下限位框;机架四角设置有四条可升降的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外接螺栓孔。为了便于根据操作人员的身高及操作习惯,调整压板的相对高度,以提高压框取放的简便程度。

11、为了实现精准控制升降气缸的压力,各压板压制时,提供的压力,精准控制压制后豆腐制品的品质,各压板分别对应设置有升降气缸;压制时,通过比例阀实时控制升降气缸的压力,当压框内包裹豆腐脑的纱布和上一层压板或压制层相接触时,升降气缸开始逐步调压加压,设定未接触之前上升时的初始压力值为a,设定加压的最终阈值为b,设定初始压力值到最终阈值用的总时间为c,通过a、b、c得到单位时间之间的压力变化值d;设定每次调压的时间间隔为e,再通过d和e得到每次调压的压力调整值f;并将加压至最高设定压力值后压力保持的时间值定义为g;压制过程中,以a为起始压力值进行调压,每间隔e以f为变化量进行调压,至达到最终阈值b,并保持时间达到g后,完成压制,然后开始降压,并取出压制完成的压框。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一组可升降的压板,并且通过比例阀控制升降气缸的压力,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压板压制过程中的压力值及压力变化,以达到控制压制程度,只需设定相关的压力值参数即可实现全自动动压制,相对传统压制来说,压制程度更容易控制,操作更加简便,操作们康低,劳工强度能够明显降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压制方式,存在的通过千斤顶进行挤压,加压程度无法精准控制,加压方式比较繁琐,劳工强度大,效率低,及压制成型的豆腐无法保证质量,并且容易出现层数越往下的豆腐越硬,品质无法达到需求的问题。

13、2、压制工装设置有两组,能够实现压制工装工作状态的交替进行,提高加工效率。

1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下底板,下底板上设置有压制工装;所述压制工装包括设置在下底板上方的上顶板,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一组可升降的压板;各压块上均设置有可取放的压框,压框用于安置用纱布包裹的豆腐脑;上顶板上端面设置有一组用于控制各压板升降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连接设置有用于实时控制其运行压力的比例阀;所述的压制工装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下底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其特征在于:升降气缸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用于控制上三层压板升降的上三气缸组,及用于控制下三层压板升降的下三气缸组;各压板的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控制孔,上三气缸组的活塞部设置有上三平衡杆,上三平衡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上三升降杆,上三升降杆的底部经控制孔装配在最下层的压板上;下三升降杆的底部经控制孔装配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三块压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其特征在于:上顶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和压板适配的压制层,压制层和压板均为食品级pp板;压板设置有六块,各压板的上下两个端面及压制层的下端面均成型有一组成网格分布的排水槽;下底板上设置有和压板相适配的有集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其特征在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四根导向柱,各压板的四角开设有导向孔;各压板通过导向孔可升降套设在四根导向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其特征在于:各压板及上顶板的四角还成型有一组辅助导向孔,最上层压板至倒数第二层压板的四角均分别设置有一根延伸至上顶板辅助导向孔的辅助导向杆;最下层压板设置有和各导向柱相适配的橡胶导向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其特征在于:各压板上端面位于导向柱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沿y轴向设置的横向限位块,位于同一压板上端面左右两端的两块横向限位块之间构成和压框相适配的导向安置区;各压板的后侧设置有和压框后侧相适配的后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其特征在于:各压板的前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和压框适配的取放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其特征在于:最下层的压板下端面设置有可随其升降的下限位框;机架四角设置有四条可升降的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外接螺栓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豆制品加工用压制机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下底板,下底板上设置有压制工装;所述压制工装包括设置在下底板上方的上顶板,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一组可升降的压板;各压块上均设置有可取放的压框,压框用于安置用纱布包裹的豆腐脑;上顶板上端面设置有一组用于控制各压板升降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连接设置有用于实时控制其运行压力的比例阀;所述的压制工装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下底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本技术有效解决现有豆腐制品压制时,操作不便,压制品质无法保证,同时容易出现层数越往下的豆腐越硬,品质无法达到需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庄全林,蒋光明,罗志敏,罗一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山徽州呈坎罗氏豆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