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1813发布日期:2024-02-02 20:5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特别涉及一种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


背景技术:

1、坚果类食品其实就是带壳的植物果实或者是种子,坚果类食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树坚果,树坚果通俗的说法就是直接结的果实,而种子类的坚果就是植物的种子,所以把这两种统称为坚果,坚果的炒制通常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翻转,容易造成坚果磕碎影响销售的状况。坚果通常通过炒炉将其翻滚炒熟,通过加入铁砂以增大坚果表皮的受热面积,使坚果更快地变成可以食用的熟食,但是由于铁砂与坚果混合在一起,容易导致坚果与翻炒壁直接接触导致焦化,容易翻炒不均匀,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使用铁砂翻炒坚果存在翻炒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通过循环翻炒实现对坚果均匀翻炒,提高成品口感。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包括下料斗、炒锅本体和底座;所述的下料斗固定设置于炒锅本体顶部并连通至炒锅本体的内部;所述的炒锅本体内部中空;所述的底座与炒锅本体之间通过支撑柱进行连接;

4、所述的炒锅本体底部中央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顶部到炒锅本体侧壁之间为斜面设置的锅体面板,锅体面板到炒锅本体底部设有加热区;炒锅本体内设有螺旋升料机构,螺旋升料机构的旋转杆底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螺旋升料机构的螺旋杆周身环绕设置有螺旋输送扇,螺旋输送扇的周身设置有限位筒;所述的电机设置于第一出料口上的固定板上,固定板到锅体面板之间设有第二出料阀门,且第二出料阀门位于限位筒下方;

5、所述的限位筒外壁到炒锅本体内壁之间螺旋固定有下料板槽,下料板槽的顶部与限位筒的顶部平齐,下料板槽的底部与限位筒的底部平齐;

6、所述的锅体面板上设有通风面板,通风面板的下部设有加热网,加热网位于加热区的顶部;加热区内部设有进风扇,进风扇的出风口正对第一出料口的壁体,进风扇的进风口贯通炒锅本体的壁体连通至加热区的外部;

7、所述的螺旋输送扇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加热板;

8、所述的下料板槽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加热板;

9、所述的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进风扇、加热网均通过炒锅本体外壁设置的控制开关进行电控制。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1、将坚果倒入顶部的下料斗内进行下料,坚果由螺旋输送扇在惯性作用下掉入锅体面板的上方,将坚果填充至与限位筒相持平的位置之后,启动进风扇和加热网板对炒锅本体的内部进行加热,同时启动螺旋升料机构,实现螺旋输送扇转动,螺旋状的输送扇将炒锅本体底部的坚果向上输送,实现对坚果的搅动及上升,坚果由底部升至上方后从限位筒顶部掉入至下料板槽行螺旋下降,最后再落入锅体面板上,再由螺旋升料机构继续进行上升实现循环滚动,在坚果循环滚动翻炒的过程中打开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对坚果进行加热,实现坚果边循环输送边加热翻炒,从而达到均匀的翻炒效果;炒制完成后打开第一出料阀门,坚果掉落进第一出料口最后输出炒锅本体外。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料斗与炒锅本体的连接处设有下料阀门。

13、下料阀门可以控制下料速度,避免下料过快过多造成炒锅本体内堵塞,影响翻炒效率;同时也可以将生坚果存放在下料斗中,等炒锅本体内翻炒完一锅坚果之后再打开下料阀门下料进行第二锅坚果翻炒,避免翻炒一锅后需要重新从其他地方加料,节约劳动力。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出料口下方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第二出料阀门,第二出料阀门正对底座上设置的下料斜槽。

15、在第一出料口下方设置第二出料口,并在第二出料口设置第二出料阀门,通过第二出料阀门可以将炒熟的坚果存放于第一出料口内进行保温,需要时再打开第二出料阀门按量从第二出料口取出炒熟的坚果,避免坚果全部倒出后因冷却过快而影响口感。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风扇与加热网之间设有挡板。

17、挡板保护进风扇不被加热网高温熏烤,提高进风扇的使用寿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炒锅通过在炒锅本体内设置螺旋升料机构和螺旋下料机构,实现将坚果从炒锅底部旋转输送至炒锅顶部后再从螺旋下料机构送至炒锅底部,在输送过程中通过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对坚果均匀加热翻炒,从而使坚果翻炒均匀,提高坚果翻炒口味,避免翻炒不均的问题。

20、2、本实用新型在炒锅本体底部设置第一出料口并在其出口设置第二出料阀门,用于将暂不需要输出但已经炒熟的坚果存放于第一出料口内进行保温,等需要输出后再打开第二出料阀门将坚果输出,使炒熟后的坚果口味保存更久。



技术特征:

1.一种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斗(20)、炒锅本体(1)和底座(14);所述的下料斗(20)固定设置于炒锅本体(1)顶部并连通至炒锅本体(1)的内部;所述的炒锅本体(1)内部中空;所述的底座(14)与炒锅本体(1)之间通过支撑柱(4)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斗(20)与炒锅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下料阀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料口(8)下方设有第二出料口(22),第二出料口(22)处设有第二出料阀门(23),第二出料阀门(23)正对底座(14)上设置的下料斜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扇(25)与加热网(24)之间设有挡板(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坚果食品加工用搅拌炒锅,包括炒锅本体、设置于炒锅本体上方的下料斗和设置于炒锅本体下方的底座,所述的炒锅本体内设有螺旋升料机构和螺旋下料机构,螺旋升料机构设置于炒锅本体内部中心,螺旋下料机构设置于螺旋升料机构周身并通过限位筒与螺旋下料机构隔开,螺旋下料机构的下方的出料口设有阀门用控制坚果输出。本技术实现将坚果从炒锅底部旋转输送至炒锅顶部后再从螺旋下料机构送至炒锅底部,在输送过程中通过加热板对坚果均匀加热翻炒,从而使坚果翻炒均匀,提高坚果翻炒口味,避免翻炒不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銮斌,吴延,李銮清,梁道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诚杨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