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炒松机

文档序号:37791644发布日期:2024-04-30 17:0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炒松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炒松机。


背景技术:

1、鱼松是一种营养健康食品,使用鱼类肌肉制成,呈金黄色绒毛状,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和、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无机盐,可溶性蛋白多,脂肪熔点低。鱼松制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儿童和病人的营养摄取很有帮助。鱼松加工设备主要包括煮制锅和炒松机。

2、现有技术中的炒松机包括翻炒筒和筒盖,翻炒筒下部设置可加热翻炒筒内鱼松的加热设备,翻炒筒内设置翻炒组件,翻炒组件在翻炒筒内不断旋转而使鱼松被均匀翻炒,筒盖的作用是避免炒制过程中鱼松溢出翻炒筒。

3、现有技术中炒松机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炒制过程中需要频繁开盖加油以避免一次性加油过多引起鱼松粘块;二是炒制完成后,筒底残留的鱼松难以收集;三是炒制完成后,筒内清洗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炒松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炒松过程中加油不便、炒松完成后筒底鱼松难以收集、难以清洗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炒松机,包括机壳、翻炒筒和筒盖,所述筒盖上设置有滴油壶,所述滴油壶的底部设置有滴加口,所述滴加口与所述翻炒筒内空间连通以将食用油一滴一滴地滴入翻炒筒中。

4、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一侧设置有气泵和喷头,喷头下端设置有软管,软管下端设置有管路接头。

5、进一步地,所述管路接头为三通管,包括用于连接软管的软管连接端、用于连接气泵出气口的气泵连接端和用于外接水龙头的水龙头连接端。

6、进一步地,所述气泵连接端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朝向所述气泵、出口远离所述气泵。

7、进一步地,所述水龙头连接端与所述水龙头之间连接有管路。

8、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擎住所述喷头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面开槽以供所述喷头经侧面取出或卡入。

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筒盖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放置孔,所述滴油壶置于所述放置孔中。

11、进一步地,所述滴油壶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尺寸大于所述放置孔的尺寸以避免所述滴油壶与所述筒盖脱开。

12、进一步地,所述滴油壶的上端设置加油口,所述加油口处密封塞有油壶盖。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筒盖上固定的滴油壶可将食用油逐滴滴入翻炒筒中,避免一次性加油过多造成的鱼松结块,在炒制过程中也不需要频繁地加打开筒盖添加食用油。食用油不足时,还可以打开滴油壶上方塞入的油壶盖向滴油壶中倒入食用油。油壶盖塞上时可密封加油口以防打开筒盖时食用油撒漏。

15、2.炒制结束后,刮铲可将大部分物料经出料口送出,锅底残余的少量鱼松及翻炒组件下方残留的鱼松可被连接气泵的喷头吹起,手持喷头使锅底残余的少量鱼松聚集于出料口附近,再借助刮铲可轻易地收集残余鱼松,避免鱼松浪费。

16、3.清洗时,打开水龙头,使水流进入与水龙头连接的喷头中,手持喷头可方便地清洗翻炒筒和翻炒筒盖需要清洁处。

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炒松机,包括机壳、翻炒筒和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上设置有滴油壶,所述滴油壶的底部设置有滴加口,所述滴加口与所述翻炒筒内空间连通以将食用油一滴一滴地滴入翻炒筒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一侧设置有气泵和喷头,喷头下端设置有软管,软管下端设置有管路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接头为三通管,包括用于连接软管的软管连接端、用于连接气泵出气口的气泵连接端和用于外接水龙头的水龙头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连接端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朝向所述气泵、出口远离所述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连接端与所述水龙头之间连接有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擎住所述喷头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面开槽以供所述喷头经侧面取出或卡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放置孔,所述滴油壶置于所述放置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壶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尺寸大于所述放置孔的尺寸以避免所述滴油壶与所述筒盖脱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炒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壶的上端设置加油口,所述加油口处密封塞有油壶盖;所述滴油壶上设置有多个滴加口,不同滴加口位于所述筒盖的不同径向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炒松机,包括机壳、翻炒筒和筒盖,筒盖上设置有滴油壶,滴油壶的底部设置有滴加口,滴加口与翻炒筒内空间连通以将食用油一滴一滴地滴入翻炒筒中。机壳上还设置有喷头及用于擎住喷头的支架。筒盖上固定的滴油壶可将食用油逐滴滴入翻炒筒中,避免一次性加油过多造成的鱼松结块,在炒制过程中也不需要频繁地加打开筒盖添加食用油。食用油不足时,不需开盖即可向滴油壶中补入食用油。炒制结束后,锅底残余的少量鱼松及翻炒组件下方残留的鱼松可被连接气泵的喷头吹起,从而便于收集残余鱼松,避免鱼松浪费。清洗时,打开水龙头,使水流进入与水龙头连接的喷头中,手持喷头可方便地清洗翻炒筒和翻炒筒盖需要清洁处。

技术研发人员:焦文娟,张业辉,张友胜,赵甜甜,周升阳,刘俊,刘伟峰,周芳,黄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