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特别涉及一种北茶的加工方法及北茶。
背景技术:
1、中国北茶亦称五福山岩茶,承德岩茶,燕山岩茶、流苏茶。其以中国北方地方芳香树种——流苏树的新品种“北茶一号”、“北茶二号”、“北茶三号”、“华茗二号”的芽、蕾为原材料,进行系统性研发而成的中国北方原产茶。其制作工艺历经三十余年研发,技术工艺已经成熟。
2、然而,目前现有的技术工艺存在如下问题:一、晾晒茶虽茶叶原生成份保存完整,但未经揉捻、氧化、发酵等提香工艺,口感不佳。二、多数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杀青,杀青的目的在于破坏和降低酶的活性,从而控制茶叶中的内含物化学变化,进而形成茶叶的品质和风味。但是,高温杀青在高温条件下会同时破坏茶叶的茶多酚、维生素、儿茶素、黄酮等有效成份,进而降低茶叶的饮用价值。三、部分茶类现有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中度或深度发酵来提升茶叶的口感和特质,但是,由于过度发酵会破坏茶叶中茶多酚、维生素、儿茶素、黄酮等原生内含物,降低或改变其成份和含量,进而降低养生价值。四、部分茶类发酵时间长,易引起微生物或有害菌类的滋生。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茶的加工方法及北茶;该加工方法既能最大限度保存茶叶的原生有效成份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上激发茶叶的香气,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北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采青:采摘两叶一尖、四叶一尖或四叶一蕾的茶青,确保茶青无病虫、无破损、无污染;
5、s2、摊青凋萎:将采摘的茶青摊晾,直至茶青走水10~15%,叶梗萎蔫变软,叶质柔软梗折不断为止;
6、s3、摇青:将凋萎的茶叶进行摇青处理,获得摇青叶;
7、s4、初揉:将摇青叶进行两次间隔揉捻处理,在间隔期内将茶团解块摊晾,并及时抖青,得初捻叶;
8、s5、复揉:将初捻叶进行复揉捻处理,待成条率达95%以上停止揉捻后,及时摊晾,得揉捻叶;
9、s6、渥青:将揉捻叶渥堆自然慢氧化微发酵,至茶香四溢为止;
10、s7、定香干燥:将发酵好的茶叶在阳光房常温下摊晾,直至茶叶含水率低于5%,制得所述北茶。
11、进一步地,步骤s2中,将采摘的茶青放在竹筛内摊晾,筛内平铺厚度为3~5cm,摊晾时间为8~10h;在摊晾期间翻青、抖青8~15次。
12、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摇青处理过程中,采用摇青机进行三次间隔摇青;第一次摇青,摇青机转速为8~16r/min,摇青时间为5min;间隔0.5h后,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机转速为13~18r/min,摇青时间为5~10min;间隔0.5~1h后,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机转速为8~16r/min,摇青时间为5min。
13、进一步地,步骤s4中,采用轻重交替的结合方式,按照同一个方向进行揉捻,单次揉捻时间为10~15min;在间隔期内将茶团解块平铺3~5cm进行摊晾,摊晾时间为0.5~1h,抖青时间为5~10min。
14、进一步地,步骤s5中,停止揉捻后,及时摊晾3~5h。
15、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所述自然慢氧化微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为5~10h:
16、和/或,所述渥青自然慢氧化微发酵包括将揉捻叶抖入竹编筛内,堆成10~20cm厚,用棉纱布覆盖后慢氧化微发酵,直至茶香四溢为止。
17、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所述渥青发酵期间,翻动5~10次。
18、进一步地,步骤s7中,所述常温温度为30~35℃。
19、进一步地,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将干燥后的茶叶装袋密封后,放入低温冷库存储;所述低温冷库的温度为0~7℃。
20、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北茶,由上述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2、本发明的整套加工工艺均在常温环境下进行,无需经过茶叶的高温杀青和深度发酵,在各个步骤的协同作用下,既能最大限度保存茶叶的有效成份完整性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激发茶叶的香气,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另外,本发明还可通过渥青自然慢氧化微发酵的方式替代传统的深度发酵,有效避免了微生物或有害菌类的滋生。本发明制成的北茶在专业机构进行了茶成份的定量检测,检测报告显示茶的有效成份均能完整保留。
1.一种北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采摘的茶青放在竹筛内摊晾,筛内平铺厚度为3~5cm,摊晾时间为8~10h;在摊晾期间翻青、抖青8~15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摇青处理过程中,采用摇青机进行三次间隔摇青;第一次摇青,摇青机转速为8~16r/min,摇青时间为5min;间隔0.5h后,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机转速为13~18r/min,摇青时间为5~10min;间隔0.5~1h后,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机转速为8~16r/min,摇青时间为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轻重交替的结合方式,按照同一个方向进行揉捻,单次揉捻时间为10~15min;在间隔期内将茶团解块平铺3~5cm进行摊晾,摊晾时间为0.5~1h,抖青时间为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停止揉捻后,及时摊晾3~5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自然慢氧化微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为5~1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渥青发酵期间,翻动5~10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常温温度为30~3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将干燥后的茶叶装袋密封后,放入低温冷库存储;所述低温冷库的温度为0~7℃。
10.一种北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