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改进绿碎茶制造工艺的方法。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制造的绿茶多为条状整形茶,我国也不例外。唯独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有关单位协作,于1971-1982年,进行了绿碎茶生产试验,共试制绿碎茶106.5吨。并用此茶制成颗粒茉莉花茶103吨,体形细小,色泽绿润、汤色绿明、香味鲜爽纯正、叶底柔软、投入北就、天津、济南等城市试销,受到消费者的好评。其工艺流程是筛面茶回切 鲜叶-杀青-初揉-揉切-解块筛分-筛底茶烘干。由于选用705型转子机将杀青叶揉切。杀青叶含水量以58-60%为宜。不仅工艺复杂,需要反复回切,而且中低档原料生产的绿碎茶颗粒欠佳。从1978-1981年的成品制率来看,四年来各花色组成比例如下1号茶占46.49%,2号茶占18.19%,3号茶占8.28%,4号茶占19.81%,6号茶占3.27%,灰末占2.46%,茎梗毛衣占2.81%。1号茶是以10孔底为主,部分24孔面茶拼和的;2号茶是以7孔底-10孔面茶拼和的;3号茶是以24孔底,部分80孔面茶拼和的,是呈砂粒形的末茶;4号茶大部分是7孔底24孔面的轻身茶拼和,该号茶类似片茶,略带茎梗;6号茶是较粗大的头子轻身茶为主。从上述可见,片末茶和头子茶,以及灰末和茎梗毛衣共占36.65%。显而易见,这大大影响了绿碎茶的经济效益,因此至今该工艺未能得到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选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工效高、易于维修、使用寿命长的锤切机,锤切杀青叶,以制得体形细小、颗粒紧实匀称的绿碎茶,从而减少片末茶的比例,提高绿碎茶的经济效益,为绿碎茶生产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揉切方法。
本发明的工艺路线是,鲜叶-杀青-锤切-干燥。
为了提高锤切效果,得到粒径均匀的绿碎茶颗粒,可采用以下两种技术措施一是使杀青叶保持适度含水量,杀青叶含水量在60%以上均可,但以68-72%最佳。当杀青叶含水量过高时,采用自然蒸发或加温鼓风失水均可,尤以连续离心脱水为佳;当杀青叶含水量过低时,应在杀青叶出锅时及时用清水冲洗或喷淋适量水分,这既可降低叶温,保持清汤绿叶,又能使茶叶清洁卫生。二是把适度含水量的杀青叶进行冻结。让杀青叶冻到变硬变脆的程度,及时锤切,对于中低档原料采用冻结杀青叶,进行低温锤切,效果更好。
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绿碎茶,可以提高精制率,发挥和挖掘原料的潜力,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制造的绿碎茶,与用转子机揉切而制造的绿碎茶相比,精制率要提高10%以上。中低档原料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还能为制造茶花提供良好的茶坯,这是因为绿碎茶的吸香能力比传统的烘青强;也有利于适应袋泡茶市场发展的需要。
下面是依照本发明列举几个实施例实施例一将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的凌云白毛茶鲜叶采用蒸汽杀青一分半钟,摊凉后经锤切机锤切,然后将锤切了的茶叶进行解块筛分,最后用烘干机干燥。
实施例二将一芽二、三叶占30%以下的云南大叶种鲜叶放入沸水中杀青二分钟,取出后马上用冷水冲洗降温,然后用离心脱水机将表面水脱去,再经锤切机锤切,将锤切了的茶叶进行解块筛分,最后用烘干机干燥。
实施例三将一芽二、三叶占40%以上的福云6号鲜叶用锅式杀青机杀青,杀青时间为八分钟,出锅后马上用冷水冲洗降温,然后用离心脱水机将表面水脱去,再经锤切机锤切,将锤切后的茶叶进行解块筛分,最后用烘干机干燥。
实施例四将一芽二、三叶含量低于20%的云南大叶种鲜叶放入沸水中杀青二分半钟,取出后迅速用冷水冲洗降温,然后用离心脱水机将表面水脱去,放进冷柜冻结到变硬变脆的程度后取出,立即用锤切机锤切,然后将锤切了的茶叶进行解块筛分,最后用烘干机干燥。
权利要求
1.一种绿碎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锤切机,将杀青叶锤切成细小的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碎茶制造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适度含水量的杀青叶进行冻结,冻到变硬变脆的程度,在没有解冻前立即进行锤切。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绿碎茶制造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杀青叶直接锤切,或是经冻结后再进行锤切,杀青叶含水量掌握在60%以上,而以68-72%为最佳范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改进绿碎茶制造工艺的方法。其工艺路线是,鲜叶——杀青——锤切—干燥。为了提高锤切的效果,形成体形细小,颗粒紧实匀称的绿碎茶,杀青叶含水量要控制在68—72%的最佳范围。若将杀青叶进行冻结,使其变硬变脆,锤切效果更佳。采用该工艺制造的绿碎茶,形小,味醇;用来制花茶,吸香力强,具有香高味鲜的特点。该方法是一种制造绿碎茶有效的简便的新方法。
文档编号A23F3/12GK1078100SQ8710483
公开日1993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87年7月7日
发明者陈学良, 梁贵文, 林朝赐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