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公开了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其特征是,甲鱼饲料由蚕蛹粉、炒香玉米面、面包虫粉、白鱼粉、炒香蝗虫粉、炒香黄豆粉、炒香蚯蚓粉、EM菌和复合维生素;本发明所公开的甲鱼的饲料,含有经过加工的动物饲料成分和植物饲料成分,配方合理,饲料投入水中之后,能够快速的引诱甲鱼到投喂的水域进行吃食,减少饵料在水体存在时间,减少饵料对水体的污染,饲料根据甲鱼的营养需求配制,能够科学合理增加甲鱼的营养,使用本发明饲料还有利于改善甲鱼外观体色及肉质,提高甲鱼的市场认可度。
【专利说明】
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渔业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
【背景技术】
[0002]甲鱼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动物,又称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喜食鱼、虾、贝、昆虫及动物内脏和尸体,动物性料缺乏时,也需吃青草、瓜类和粮食等植物性铒料,性贪食,铒料不足时,常自相残食;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蝌蚪、螺、蚌、水生昆虫;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时食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生长,鳖食蚯蚓、动物内脏等,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效果,鳖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对甲鱼的需求量大,工厂化养殖甲鱼由于生长快速、肉质不佳而不受待见,人们逐渐青睐于生态化养殖的甲鱼,而生态化养殖需要补充诱食性强的饵料,以解决甲鱼生长期间的营养及肉质改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
[0004]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其特征是,甲鱼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混合而成:蚕蛹粉4?8份、炒香玉米面10?20份、面包虫粉I?2份、白鱼粉20?35份、炒香蝗虫粉10?20份、炒香黄豆粉20?30份、炒香蚯蚓粉5?20份、EM菌0.5?2份和复合维生素I?5份。
[0005]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公开的甲鱼的饲料,含有经过加工的动物饲料成分和植物饲料成分,配方合理,饲料投入水中之后,能够快速的引诱甲鱼到投喂的水域进行吃食,减少饵料在水体存在时间,减少饵料对水体的污染,饲料根据甲鱼的营养需求配制,能够科学合理增加甲鱼的营养,使用本发明饲料还有利于改善甲鱼外观体色及肉质,提高甲鱼的市场认可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06]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07]实施例1: 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混合而成:蚕蛹粉5份、炒香玉米面15份、面包虫粉I份、白鱼粉30份、炒香蝗虫粉1份、炒香黄豆粉20份、炒香蚯蚓粉15份、EM菌I份和复合维生素3份。
[0008]实施例2:—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混合而成:蚕蛹粉4份、炒香玉米面20份、面包虫粉2份、白鱼粉30份、炒香蝗虫粉1份、炒香黄豆粉20份、炒香蚯蚓粉10份、EM菌I份和复合维生素3份。
[0009]实施例3:—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混合而成:蚕蛹粉3份、炒香玉米面20份、面包虫粉2份、白鱼粉25份、炒香蝗虫粉10份、炒香黄豆粉25份、炒香蚯蚓粉10份、EM菌2份和复合维生素3份。
[0010]实施例4: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混合而成:蚕蛹粉6份、炒香玉米面20份、面包虫粉I份、白鱼粉30份、炒香蝗虫粉1份、炒香黄豆粉20份、炒香蚯蚓粉10份、EM菌I份和复合维生素2份。
[0011]实施例5:—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混合而成:蚕蛹粉7份、炒香玉米面20份、面包虫粉I份、白鱼粉30份、炒香蝗虫粉1份、炒香黄豆粉20份、炒香蚯蚓粉9份、EM菌I份和复合维生素2份。
[0012]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公开的甲鱼的饲料,含有经过加工的动物饲料成分和植物饲料成分,配方合理,饲料投入水中之后,能够快速的引诱甲鱼到投喂的水域进行吃食,减少饵料在水体存在时间,减少饵料对水体的污染,饲料根据甲鱼的营养需求配制,能够科学合理增加甲鱼的营养,使用本发明饲料还有利于改善甲鱼外观体色及肉质,提高甲鱼的市场认可度。
【主权项】
1.一种能够快速诱食甲鱼的饲料,其特征是,甲鱼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混合而成:香蛹粉4?8份、炒香玉米面1?20份、面包虫粉I?2份、白鱼粉20?35份、炒香幢虫粉1?20份、炒香黄显粉20?30份、炒香?丘顿粉5?20份、EM菌0.5?2份和复合维生素I?5份。
【文档编号】A23K10/18GK106071419SQ201610611809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30日 公开号201610611809.7, CN 106071419 A, CN 106071419A, CN 201610611809, CN-A-106071419, CN106071419 A, CN106071419A, CN201610611809, CN201610611809.7
【发明人】杨成胜
【申请人】杨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