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板栗用炒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9798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炒板栗用炒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栗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炒板栗用炒货机。
【背景技术】
[0002]炒货机是用于炒栗子、炒花生、瓜子、核桃等几十种炒货食品,一般的炒货机都只采用一种加热烘炒方式,且板栗在炒货机内部容易出现烘炒不充分、贴近加热装置附近的板栗受热过度等造成的板栗质量的受到影响的现象,板栗在烘炒过程中会产生的粉尘,一般的炒货机都不带有粉尘吸收的功能,污染了环境,并且一般的炒货机不能进行自由的移动,实用性和便捷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炒板栗用炒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冋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炒板栗用炒货机,包括炒货机主体、烘炒筒、转轴、第一旋转电机、电机外罩、电器控制柜、烘炒筒底座、机体底座、万向轮、电加热层、保温材料层、搅拌转轴、加热棒、第二旋转电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出气管、抽风机、干燥层和吸尘器,所述炒货机主体内部设有烘炒筒,烘炒筒左端连接转轴,转轴左端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外侧设有电机外罩,电机外罩下侧设有电气控制柜,烘炒筒下侧设有烘炒筒底座,烘炒筒底座下侧设有底座,底座下侧四周都设有万向轮,烘炒筒外侧包裹有电加热层,炒货机主体外壁上覆盖有保温材料层,所述炒货机主体内部轴心处设有搅拌转轴,搅拌转轴上由左至右均匀设有加热棒,搅拌转轴右端伸出炒货机主体外侧并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第二旋转电机外侧也设有电机外罩,所述烘炒筒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烘炒筒右端上侧内壁上设有湿度传感器,烘炒筒右端上侧连接出气管,出气管上侧连接抽风机,抽风机左端通过管道连接干燥层,干燥层左端通过管道连接吸尘器。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炒筒为筛网筒。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外罩由消音海绵制成。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材料层为石棉层。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棒共设有五个。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层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加热层工作,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烘炒筒转动,使得烘炒筒内部的板栗收到均匀的加热,避免了烘炒筒底部板栗长期受热对板栗质量产生的影响,保证了烘炒的效果,万向轮使得炒货机能够更为方便快捷的移动,提高了炒货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炒货机工作过程中,第二旋转电机带动搅拌转轴旋转,加热棒一方面对板栗进行加热烘炒,另一方面对板栗进行搅拌,使得加热更为充分,提高了炒货机的烘炒效果和烘炒效率,电机外罩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减小了污染,改善了操作工的工作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对炒货机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进一步的保证了烘炒板栗成品的质量,抽风机工作将炒货机内部的废气抽出,干燥层进行除湿,保证了烘炒的效果,吸尘器对炒货机内部的粉尘进行吸收,保护了环境,避免了污染。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炒板栗用炒货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炒板栗用炒货机,包括炒货机主体1、烘炒筒2、转轴3、第一旋转电机4、电机外罩5、电器控制柜6、烘炒筒底座7、机体底座8、万向轮9、电加热层10、保温材料层11、搅拌转轴12、加热棒13、第二旋转电机14、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出气管17、抽风机18、干燥层19和吸尘器20,所述炒货机主体I内部设有烘炒筒2,所述烘炒筒2为筛网筒,烘炒筒2左端连接转轴3,转轴3左端连接第一旋转电机4,第一旋转电机4外侧设有电机外罩5,所述电机外罩5由消音海绵制成,电机外罩5下侧设有电气控制柜6,烘炒筒2下侧设有烘炒筒底座7,烘炒筒底座7下侧设有底座8,底座8下侧四周都设有万向轮9,烘炒筒2外侧包裹有电加热层10,炒货机主体I外壁上覆盖有保温材料层11,所述保温材料层11为石棉层,装置工作时,电加热层10工作,第一旋转电机4带动烘炒筒2转动,使得烘炒筒2内部的板栗收到均匀的加热,避免了烘炒筒2底部板栗长期受热对板栗质量产生的影响,保证了烘炒的效果,万向轮9使得炒货机能够更为方便快捷的移动,提高了炒货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所述炒货机主体I内部轴心处设有搅拌转轴12,搅拌转轴12上由左至右均匀设有加热棒13,所述加热棒13共设有五个,搅拌转轴12右端伸出炒货机主体I外侧并与第二旋转电机14连接,第二旋转电机14外侧也设有电机外罩5,炒货机工作过程中,第二旋转电机14带动搅拌转轴12旋转,加热棒13 —方面对板栗进行加热烘炒,另一方面对板栗进行搅拌,使得加热更为充分,提高了炒货机的烘炒效果和烘炒效率,电机外罩5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减小了污染,改善了额操作工的工作环境;所述烘炒筒2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5,烘炒筒2右端上侧内壁上设有湿度传感器16,烘炒筒2右端上侧连接出气管17,出气管17上侧连接抽风机18,抽风机18左端通过管道连接干燥层19,所述干燥层19内部填充有干燥剂,干燥层19左端通过管道连接吸尘器20,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6分别对炒货机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进一步的保证了烘炒板栗成品的质量,抽风机18工作将炒货机内部的废气抽出,干燥层19进行除湿,保证了烘炒的效果,吸尘器20对炒货机内部的粉尘进行吸收,保护了环境,避免了污染。
[00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置工作时,电加热层10工作,第一旋转电机4带动烘炒筒2转动,使得烘炒筒2内部的板栗收到均匀的加热,避免了烘炒筒2底部板栗长期受热对板栗质量产生的影响,保证了烘炒的效果,万向轮9使得炒货机能够更为方便快捷的移动,提高了炒货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炒货机工作过程中,第二旋转电机14带动搅拌转轴12旋转,加热棒13 —方面对板栗进行加热烘炒,另一方面对板栗进行搅拌,使得加热更为充分,提高了炒货机的烘炒效果和烘炒效率,电机外罩5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减小了污染,改善了操作工的工作环境;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6分别对炒货机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进一步的保证了烘炒板栗成品的质量,抽风机18工作将炒货机内部的废气抽出,干燥层19进行除湿,保证了烘炒的效果,吸尘器20对炒货机内部的粉尘进行吸收,保护了环境,避免了污染。
[001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炒板栗用炒货机,包括炒货机主体、烘炒筒、转轴、第一旋转电机、电机外罩、电器控制柜、烘炒筒底座、机体底座、万向轮、电加热层、保温材料层、搅拌转轴、加热棒、第二旋转电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出气管、抽风机、干燥层和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货机主体内部设有烘炒筒,烘炒筒左端连接转轴,转轴左端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外侧设有电机外罩,电机外罩下侧设有电气控制柜,烘炒筒下侧设有烘炒筒底座,烘炒筒底座下侧设有底座,底座下侧四周都设有万向轮,烘炒筒外侧包裹有电加热层,炒货机主体外壁上覆盖有保温材料层,所述炒货机主体内部轴心处设有搅拌转轴,搅拌转轴上由左至右均匀设有加热棒,搅拌转轴右端伸出炒货机主体外侧并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第二旋转电机外侧也设有电机外罩,所述烘炒筒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烘炒筒右端上侧内壁上设有湿度传感器,烘炒筒右端上侧连接出气管,出气管上侧连接抽风机,抽风机左端通过管道连接干燥层,干燥层左端通过管道连接吸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板栗用炒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炒筒为筛网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板栗用炒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罩由消音海绵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板栗用炒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层为石棉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板栗用炒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共设有五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板栗用炒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层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板栗用炒货机,包括炒货机主体、烘炒筒和加热棒,炒货机主体内部设有烘炒筒,烘炒筒左端连接转轴,转轴左端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外侧设有电机外罩,烘炒筒下侧设有烘炒筒底座,烘炒筒底座下侧设有底座,烘炒筒外侧包裹有电加热层,炒货机主体外壁上覆盖有保温材料层,炒货机主体内部轴心处设有搅拌转轴,搅拌转轴上由左至右均匀设有加热棒,搅拌转轴右端伸出炒货机主体外侧并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炒板栗用炒货机,可对板栗进行充分的加热烘炒,成品板栗质量高,烘炒效果好、效率高,且炒货机移动方便,实用性、便捷性高,可对烘炒过程中的粉尘进行吸收,且可有效的降噪,保护了环境。
【IPC分类】A23N12-12, A23N12-10
【公开号】CN204519282
【申请号】CN201520216488
【发明人】阮霞伟, 黄河
【申请人】阮霞伟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