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浆锅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771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腐竹浆锅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腐竹浆锅底板,应用于制作大尺寸平底浆锅的锅底。
【背景技术】
[0002]现行腐竹生产利用蒸汽热能给平底浆锅提供热能。这种利用蒸汽热能的生产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和燃料消耗严重的缺点。
[0003]放弃使用蒸汽工作介质提供热能的方式,通过技术革新,做到清洁化生产是腐竹生产企业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大尺寸平底浆锅锅底的腐竹浆锅底板,它以导热油为热传递工作介质,由供油栗通过管道输送导热油,让导热油从燃料锅炉处吸热,在流经腐竹浆锅底板内部时放热。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来是:腐竹浆锅底板,其特征是由合金型材制作,内部开彼此相间的相互平行的导热油流动孔;正面平整,背面在导油流动孔侧面带去料直凹槽或去料梯形槽;两侧面分别带相互配接的连接件I和连接件II。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07]1、锅底由相同材料的合金型材拼合而成,保证了大口径锅底锅壁在物质材料上做到处处相同,求得热学性能的统一均匀;
[0008]2、背面去料直凹槽或去料梯形槽,减小了热惯性,有利于做到温控精准;有利于避免穿过其中的螺检引起过多的热桥损失。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I是连接件I,2是正面,3是连接件II,4是导油流动孔I,5是去料梯形槽I,6是导热油流动孔II,7是去料梯形槽II,8是导热油流动孔III,9是去料直槽。
[0011]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互拼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是10是腐竹浆锅底板I,11是腐竹浆锅底板II,12是腐竹浆锅底板II1.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腐竹浆锅底板,由合金型材制作,内部开彼此相间的相互平行的导热油流动孔(8、6、4);正面(2)平整,背面在导油流动孔侧面带去料直凹槽(9)或去料梯形槽(7、5);两侧面分别带相互配接的连接件I (I)和连接件11(3)。合金型材,可以采用铝合金。正面平整有利于同一个周期内同步用完锅内所有数量的豆浆。去料有两个作用:一是减少热惯性;二是供螺检穿过,减少热桥损失。
[0014]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制作任意面积大小的平底浆锅锅底。方法是批量制作出相同规格尺寸的腐竹浆锅底板,然后将它们通过侧面的连接件I (I)和连接件II (3)相互拼合起来。如图2中腐竹浆锅底板II(Il)两侧各拼一块相同规格尺寸的腐竹浆锅底板I(1)和腐竹浆锅底板III (12)就得到三块面积大小的平底浆锅锅底。去料直凹槽(9)或去料梯形槽(7、5)供螺栓穿过,螺栓则用于将拼合出的平底浆锅锅底及其正面上的固定件和背面上的固定件紧固在一起,防止拼合出的锅底产生机械变形。使用时,只要将高温导热油同步通入彼此相间的相互平行的导热油流动孔(8、6、4)中向锅底正面上的豆浆提供热量即可。
【主权项】
1.腐竹浆锅底板,其特征是由合金型材制作,内部开彼此相间的相互平行的导热油流动孔(8、6、4);正面(2)平整,背面在导油流动孔侧面带去料直凹槽(9)或去料梯形槽(7、5);两侧面分别带相互配接的连接件I (I)和连接件II (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腐竹浆锅底板,应用于制作大尺寸平底浆锅的锅底。腐竹浆锅底板,其特征是由合金型材制作,内部开彼此相间的相互平行的导热油流动孔;正面平整,背面在导油流动孔侧面带去料直凹槽或去料梯形槽;两侧面分别带相互配接的连接件I和连接件II。具有如下优点:锅底由相同材料的合金型材拼合而成,保证了大口径锅底锅壁在物质材料上做到处处相同,求得热学性能的统一均匀;背面去料直凹槽或去料梯形槽,减小了热惯性,有利于做到温控精准;有利于避免穿过其中的螺栓引起过多的热桥损失。
【IPC分类】A23C20/02
【公开号】CN204796646
【申请号】CN201520484587
【发明人】郭全胜
【申请人】福建省南平市盛源食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