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62699发布日期:2023-08-09 01:4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电子雾化器的雾化芯通常采用棉芯加发热丝,其优点是油液雾化充分, 具有雾化量大、油液香味还原度高、击喉感强、口感好等优点,但是在装配时, 往往还需要进行人工包棉、弯折导电引脚和修剪引脚等操作,由于棉芯和发热 丝都是柔软或易变形的材料,在自动化装配上,用机器手抓取难度大,因而难 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 组件的装配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0、提供整版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包括边框以及位于所述边框内的多个发 热体,每个所述发热体至少在其相对两端通过连接点连接于所述边框;

4、s20、将所述整版发热片上的多个发热体同时一一对应固定在多个底部组件 上;其中,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底座以及间隔穿设于所述底座内的两个电极,所 述发热体的两端导电部分别固定于两个电极凸出于所述底座部分的同一侧上;

5、s30、将固定有发热体的底部组件装配到预装有导油体的顶部组件上,此时 所述发热体由两个所述电极压紧贴合到所述导油体上。

6、可选地,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7、s11、提供一整块金属片;

8、s12、通过冲压、化学蚀刻或激光切割方式将所述整块金属片加工成所述整 版发热片。

9、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贯穿开设有两个并排的安装孔,两个所述电极分别穿 设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电极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发热体的两 端导电部分别贴合固定于所述两个电极同一侧的侧面上。

10、可选地,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电极通过焊接方式或冲压卡 紧方式固定,所述发热体与边框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对应的激光切割或冲压方式 切断。

11、可选地,所述顶部组件包括支架和气道件,所述支架的一侧凹陷形成有一 收容空间,所述导油体为沿厚度方向可压缩变形的柔性导油体;所述步骤s30 具体包括:

12、s31、将所述导油体竖直或倾斜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一侧;

13、s32、将固定有发热体的底部组件安装到所述支架上,并使所述发热体相对 所述电极的另一侧贴合到所述导油体上;

14、s33、将所述气道件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使所述气道件将所述电极和所 述发热体向所述导油体方向压紧;其中,所述气道件与所述导油体之间形成有 雾化腔,所述发热体串接于两个所述导电部之间的发热部位于所述雾化腔内。

15、可选地,所述气道件朝向所述导油体的一侧还凸出形成有两个抵持部,所 述两个抵持部分别将所述发热体的两个所述导电部压紧贴设于所述导油体上。

16、可选地,所示支架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为所述导油体提供雾化液的进液口。

17、可选地,所述支架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两侧分别凹陷形成有竖向的定位卡槽, 两个所述定位卡槽分别贯穿延伸出所述支架的底部,且所述定位卡槽内凸设有 定位块;

18、所述底座两端分别向上凸出延伸有两个定位柱,两个所述定位柱上分别开 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卡口;

19、当所述底部组件安装到所述支架上时,两个所述定位柱扣合在两个所述定 位卡槽中,所述定位块卡入所述卡口中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沿竖向固定。

20、可选地,所述底部组件还包括叠置到所述底座顶端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 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分隔件上开设有第一过气孔分别与所述 进气通道和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孔。

21、可选地,所述分隔件上还开设有第二过气孔,所述第一过气孔和第二过气 孔对称设于所述分隔件短轴方向的两端;当所述底部组件安装到所述支架上, 所述第一过气孔和第二过气孔中的其中一个由所述支架封堵,另一个与所述雾 化腔连通。

22、根据本发明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不需要对发热体进行包棉操作,也不需 要折弯导电引脚或者修剪导电引脚,解决了因导油体和发热体柔软而导致机械 手不易操作的问题,可实现自动化、批量化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了成本。另外,可以使发热体不会受到过多的装配拉扯力,让导油体和发热体 结合的一致性更好,保证了发热体的雾化效果,使所产生的气溶胶口感更佳稳 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贯穿开设有两个并排的安装孔,两个所述电极分别穿设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电极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导电部分别贴合固定于所述两个电极同一侧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电极通过焊接方式或冲压卡紧方式固定,所述发热体与边框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对应的激光切割或冲压方式切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组件包括支架和气道件,所述支架的一侧凹陷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导油体为沿厚度方向可压缩变形的柔性导油体;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件朝向所述导油体的一侧还凸出形成有两个抵持部,所述两个抵持部分别将所述发热体的两个所述导电部压紧贴设于所述导油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支架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为所述导油体提供雾化液的进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两侧分别凹陷形成有竖向的定位卡槽,两个所述定位卡槽分别贯穿延伸出所述支架的底部,且所述定位卡槽内凸设有定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还包括叠置到所述底座顶端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分隔件上开设有第一过气孔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上还开设有第二过气孔,所述第一过气孔和第二过气孔对称设于所述分隔件短轴方向的两端;当所述底部组件安装到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过气孔和第二过气孔中的其中一个由所述支架封堵,另一个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提供整版发热片;S20、将所述整版发热片上的多个发热体同时一一对应固定在多个底部组件上;S30、将固定有发热体的底部组件装配到预装有导油体的顶部组件上,此时所述发热体由两个所述电极压紧贴合到所述导油体上。根据本发明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不需要对发热体进行包棉操作,也不需要折弯导电引脚或者修剪导电引脚,解决了因导油体和发热体柔软而导致机械手不易操作的问题,可实现自动化、批量化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可以使发热体不会受到过多的装配拉扯力,让导油体和发热体结合的一致性更好,保证了发热体的雾化效果,使所产生的气溶胶口感更佳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张海波,翟公高,潘世万,别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