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8638发布日期:2023-03-08 15:0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烤烟调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运用中红外光谱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红外光谱装烟室及工艺。


背景技术:

2.多年以来,在烤烟调制过程中,“牛皮烟”是很难调制的烤烟烟叶之一。“牛皮烟”具备5个特征:

烟叶营养物质过分充足;

烟叶中大分子化合物分解转化不充分;

烟叶叶片厚实;

烟叶颜色浓绿;

烟叶调制过程,变黄慢,升温定色变成褐色。烟叶调制质量明显下降。这一问题成为烤烟调制发展的瓶颈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及其加工工艺,运用中红外光谱,在装烟室合理的进行间歇性使用,具有提升烟叶调制质量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建立上下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在现有烤房装烟室的上层顶部和下层底部,分别安装10kw的电辅热;上层顶部电辅热的下面,安装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下面;下层底部电辅热的上面,安装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的上面;中红外线涂料钢板,上下光谱面对面。
6.作为优选,上述的上层顶部是指距离顶面20cm,上述的下层底部是指距离底面20cm。所述的中红外线涂料钢板为一层,且厚度为3mm。
7.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加工工艺,间歇性使用光谱,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根据不同的干球温度选择对应的电辅热时长。
8.作为优选,上述的间歇性使用光谱具体是指,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分别在干球温度37℃、43℃、48℃、53℃时,依次使用电辅热11-13h、11-13h、17-19h、17-19h。
9.作为优选,上述的间歇性使用光谱具体是指,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分别在干球温度37℃、43℃、48℃、53℃时,依次使用电辅热12h、12h、18h、18h。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1.1、本发明与常规烤烟烟叶调制工艺技术相比,缩短烟叶调制时间20%~30%,烟叶调制时间120~134h;提高烟叶变黄均匀度20%~30%。
12.2、本发明与常规烤烟烟叶调制工艺技术相比,降低烤烟烟叶调制过程能源消耗15%~30%,单位初烤烟叶耗电量1.20~2.00kw
·
h/kg。
13.3、本发明与常规烤烟烟叶调制工艺技术相比,初烤烟叶中上等烟比例提高4.0%~6.8%,均价增加1.00~2.00元/kg。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5.实施例1
16.本实施的具体时间和环境为,2022年,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实施一种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及其加工工艺,包括需要建立上下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同时间歇性使用光谱,以提高牛皮烟调制质量。
17.建立上下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在现有烤房装烟室的上层顶部(距离顶面20cm)、下层底部(距离底面20cm),分别安装10kw的电辅热;上层顶部电辅热的下面,安装1层3mm的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下面;下层底部电辅热的上面,安装1层3mm的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的上面;中红外线涂料钢板,上下光谱面对面。
18.作为优选,上述的间歇性使用光谱具体是指,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分别在干球温度37℃、43℃、48℃、53℃,依次使用电辅热12h、12h、18h、18h。
19.测定“牛皮烟”调制过程烟叶调制时间、变黄均匀度、能源消耗,烤后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均价,见表1所示。
20.常规技术(ck),选取符合烟草行业标准〔国烟办综(2009)418号文件〕热风循环密集烤房1座,烟叶与发明技术处理的烟叶相同,即同一品种、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
21.表1本发明技术和常规技术对照表
[0022][0023]
在本实施例中,与常规技术对照相比,烟叶调制时间129.00h,缩短烟叶调制干筋时间16.23%;烟叶变黄均匀度96%,提高23.08%;烟叶调制用电947.89kw
·
h,降低烤烟烟叶调制能源消耗19.99%,单位初烤烟叶耗电量1.49kw
·
h/kg;中上等烟比例提高5.99%;均价增加1.02元/kg;实施成效显著。
[0024]
实施例2
[0025]
本实施的具体时间和环境为,2022年,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实施一种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及其加工工艺,包括需要建立上下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同时间歇性使用光谱,以提高牛皮烟调制质量。
[0026]
建立上下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在现有烤房装烟室的上层顶部(距离顶面20cm)、下层底部(距离底面20cm),分别安装10kw的电辅热;上层顶部电辅热的下面,安装1层3mm的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下面;下层底部电辅热的上面,安装1层3mm的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的上面;中红外线涂料钢板,上下光谱面对面。
[0027]
间歇性使用光谱: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分别在干球温度37℃、43℃、48℃、53℃,依次使用电辅热12h、12h、18h、18h。
[0028]
测定“牛皮烟”调制过程烟叶调制时间、变黄均匀度、能源消耗,烤后烟叶中上等烟
比例、均价,见表2所示。
[0029]
常规技术(ck),选取符合烟草行业标准〔国烟办综(2009)418号文件〕热风循环密集烤房1座,烟叶与发明技术处理的烟叶相同,即同一品种、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
[0030]
表2本发明技术和常规技术对照结果
[0031][0032]
在本实施例中,与常规技术对照相比,烟叶调制时间132.00h,缩短烟叶调制干筋时间15.92%;烟叶变黄均匀度97.33%,提高22.17%;烟叶调制用电1000.90kw
·
h,降低烤烟烟叶调制能源消耗16.63%,单位初烤烟叶耗电量1.54kw
·
h/kg;中上等烟比例提高4.94%;均价增加1.36元/kg;实施成效显著。
[0033]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其特征在于:建立上下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在现有烤房装烟室的上层顶部和下层底部,分别安装10kw的电辅热;上层顶部电辅热的下面,安装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下面;下层底部电辅热的上面,安装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的上面;中红外线涂料钢板,上下光谱面对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顶部是指距离顶面20cm,所述的下层底部是指距离底面20cm,所述的中红外线涂料钢板为一层,且厚度为3mm。3.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间歇性使用光谱,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根据不同的干球温度,选择对应的电辅热时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歇性使用光谱具体是指,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分别在干球温度37℃、43℃、48℃、53℃时,依次使用电辅热11-13h、11-13h、17-19h、17-19h。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歇性使用光谱具体是指,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分别在干球温度37℃、43℃、48℃、53℃时,依次使用电辅热12h、12h、18h、18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烤烟调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牛皮烟”调制质量的中红外光谱组合。包括内容:建立上下中红外光谱装烟室、间歇性使用光谱。本发明在现有烤房装烟室的上层顶部(距离顶面20cm)、下层底部(距离底面20cm),分别安装10kW的电辅热;上层顶部电辅热的下面,安装1层3mm的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下面;下层底部电辅热的上面,安装1层3mm的中红外线涂料钢板,红外线涂料在钢板的上面;中红外线涂料钢板,上下光谱面对面。在中红外光谱装烟室内,分别在干球温度37℃、43℃、48℃、53℃,依次使用电辅热12h、12h、18h、18h。本发明具有提升烟叶调制质量的特点。发明具有提升烟叶调制质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民 李天福 杨雪彪 飞鸿 张晓海 杨春江 钱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3/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