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3332发布日期:2023-04-29 16:0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供电组件。其中雾化组件主要包括气溶胶生成基质和加热件,加热件设置在气溶胶生成基质上并与供电组件电连接,通过供电组件对加热件进行供电,使加热件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进而生成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2、现有的供电组件大多包括电池和与电池电连接的控制模块,雾化组件的加热件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上的引脚连接,进而与电池电连接。其大致结构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1910565958.8”的中国专利,其电池通过电池支架固定在外壳内部,无法进行拆卸。这导致当供电组件发生损坏后,用户只能将供电组件连同外壳一并扔掉,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底壳;

4、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

5、第一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设置在所述雾化组件上,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

6、两个弹性导电组件,所述弹性导电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且所述弹性导电组件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

7、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其底部与所述底壳抵接,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池和第二线路板,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第二线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线路板的上表面具有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当所述底壳与所述外壳处于装配状态时,两个所述弹性导电组件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抵接,当所述底壳与所述外壳处于分离状态时,两个所述弹性导电组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分离。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外周面上套设有柔性壳,所述柔性壳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周面抵接。

9、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柔性壳增强电池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弯折单元和第二弯折单元,所述第一弯折单元的纵截面为方形,且所述第一弯折单元的底面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弯折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口的第二端间具有间隙。

11、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分别通过第一弯折单元和第二弯折单元与第一线路板和供电组件进行连接,使第一线路板和供电组件间可电连接,同时通过使第二弯折单元的一端与第一弯折单元连接,另一端不与第一折弯单元连接,使得第二弯折单元与第一弯折单元的连接处可发生形变,进而使弹性导电组件在受到压力时可发生形变,缩短第一线路板和供电组件间的距离,提高弹性导电组件的抵接效果。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单元和安装单元,所述雾化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的顶面上,所述第一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的底面上,所述安装单元上设有供导线通过的安装通道。

13、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安装单元辅助雾化单元和第一线路板进行连接,并对导线进行合理收纳。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咪头,所述咪头位于所述雾化单元和所述安装单元之间。

15、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咪头对气流进行检测,以使供电组件给雾化组件供电,同时通过将咪头设置在雾化单元和安装单元之间,既可对咪头进行保护,又可提高结构紧密性。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单元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安装单元上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气流通道。

17、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安装单元的外周面与容纳腔的内周面抵接,使安装单元可将容纳腔分为两部分,进而使两部分的气体只通过气流通道进行流通,保证咪头的灵敏度。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密封体,所述雾化单元和所述第二密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体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第一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体的底面上,所述咪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体和所述第二密封体之间。

19、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雾化单元设置在第一密封体上,避免雾化单元发生漏油现象,通过将咪头设置在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密封体之间,既可对咪头进行保护,又可保证咪头的灵敏度。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单元包括玻纤管、储油件、导油件和加热件,所述玻纤管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上,所述导油件和所述储油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纤管的内外两侧,所述玻纤管上设有导油孔,且所述导油件和所述储油件通过所述导油孔抵接,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导油件上,且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

21、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储油件将烟油导入导油件内,并通过加热件对导油件进行加热,使烟油雾化产生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通过将玻纤管设置在与容纳腔的内周面抵接的安装单元上,使安装单元可有效对烟油进行隔绝,避免烟油泄漏。

22、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直接在雾化组件上设置第一线路板,便于使雾化组件通过导线与第一线路板进行电连接,由于连接后的雾化组件与第一线路板为一整体结构,因此雾化组件与第一线路板间的导线不会影响雾化组件和供电组件在外壳内的装配过程,使得雾化组件既可节省在外壳内的占用空间,又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外壳内;此外可通过将外壳分为两部分,并通过弹性导电组件使第一线路板和供电组件电连接,使供电组件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外壳内部,以便单独对供电组件进行替换,节省维修替换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51)的外周面上套设有柔性壳(13),所述柔性壳(13)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包括底座(111)、套壳(112)和垫片(113),所述底座(111)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固定环(114),所述固定环(114)顶部设有凹槽(115),所述凹槽(115)的侧面设有固定槽(116),所述套壳(112)的内周面上设有卡环(117),所述套壳(112)的底部插入至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卡环(117)位于所述凹槽(115)或所述固定槽(116)内,所述套壳(112)的内周面与所述固定环(114)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套壳(112)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周面以及所述外壳的(1)内周面抵接,所述垫片(113)设置在所述底座(111)内,且所述垫片(113)的顶部与所述供电组件(5)的底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组件(3)包括第一弯折单元(31)和第二弯折单元(32),所述第二弯折单元(32)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单元(31)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弯折单元(31)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弯折单元(32)和底面均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单元(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折单元(3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单元(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弯折单元(31)间具有间隙(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单元(31)的纵截面为方形,且所述第一弯折单元(31)的底面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弯折单元(32)设置在所述开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单元(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和第三连接部(323),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口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32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3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322)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部(32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连接部(323)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口的第二端间具有间隙(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4)包括雾化单元(41)、安装单元(42)和咪头(43),所述雾化单元(41)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42)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线路板(2)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42)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安装单元(42)上设有供导线通过的安装通道,所述咪头(43)位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和所述安装单元(4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单元(41)包括玻纤管(411)、储油件(412)、导油件(413)和加热件(414),所述玻纤管(411)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42)上,所述导油件(413)和所述储油件(412)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纤管(411)的内外两侧,所述玻纤管(411)上设有导油孔,且所述导油件(413)和所述储油件(412)通过所述导油孔抵接,所述加热件(414)设置在所述导油件(413)上,且所述加热件(414)与所述第一线路板(2)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42)包括第一密封体(421)和第二密封体(422),所述雾化单元(41)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体(421)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密封体(422)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体(421)的底面上,所述第一线路板(2)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体(422)的底面上,所述咪头(43)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体(421)和所述第二密封体(422)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雾化组件,第一线路板,两个弹性导电组件和供电组件,外壳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底壳,弹性导电组件设置在第一线路板上,供电组件包括电池和第二线路板,第二线路板的上表面具有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当底壳与吸嘴壳处于装配状态时,两个弹性导电组件的底部分别与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抵接,当底壳与吸嘴壳处于分离状态时,两个弹性导电组件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分离;上述电子雾化装置,通过直接在雾化组件上设置第一线路板,并通过弹性导电组件使第一线路板和供电组件电连接,使供电组件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外壳内部,以便单独对供电组件进行替换,节省维修替换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郭永录,冷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