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3552发布日期:2023-04-26 20:4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供电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背景技术:

1、卷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焦油等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为了克服卷烟燃烧产生有害物质,出现了烟油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等低危害的卷烟替代品。

2、传统的电子烟包括电芯,电芯是电子雾化装置能量的来源,烟油雾化所需的热量通过电芯的电能转化形成,而电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该有害物质若混杂在气体内被用户抽吸,将对用户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2、一种供电装置,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设备的雾化装置供电,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容置电池的电池仓及与所述电池仓连通的出气孔;及

4、单向透气膜,设于所述出气孔,所述单向透气膜用于供所述电池仓的气体从所述出气孔单向流出。

5、上述供电装置,其可向雾化装置供电以使雾化装置生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电池仓内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热量及有害气体,有害气体积攒还会使电池仓内的气压升高。针对于此,本申请在支架上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孔。出气孔能及时将电池仓内的热量与气体泄出,从而有效消除电池仓内的高温和高压环境,避免电池内的电解液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挥发并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物质,同时还可以防范有害气体与气溶胶混合而被用户抽吸的风险。此外,本申请还在出气孔处增设了单向透气膜,单向透气膜用于供电池仓的气体从出气孔单向流出,换言之,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湿润空气等被单向透气膜所阻隔而无法从出气孔进入电池仓内,可以防止电池仓内的电池及供电装置的其他电子元器件被侵蚀破坏,确保气溶胶生成设备的正常使用及使用安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具有相互远离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底部设有所述出气孔,所述顶部用于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可以将气溶胶生成设备看成是电子烟,则可以供电装置的主体看成是电子烟的烟杆,连接于主体顶部的雾化装置可以生成气溶胶并将气溶胶从吸嘴输出以供用户抽吸。本实施例中将出气孔设置于主体的底部,则可以认为是将出气孔设置于主体远离吸嘴的一端,即出气孔位于主体远离用户脸部的一端。这可以防止电池仓的有害气体从出气孔排出后,因距离用户脸部过近而被用户吸入,更好地保护用户健康。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顶盖、底盖及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相互远离的顶部与底部,所述顶盖设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底盖设于所述管体的底部,所述顶盖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所述底盖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电池仓,所述底盖上贯穿开设有所述出气孔。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单向透气膜固定至所述底盖的出气孔处。当要对气溶胶生成设备进行环保回收时,可以将底盖与管体分离,而后将固定件取下,便可将单向透气膜取下,即有利于底盖、固定件及单向透气膜的分类回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出气孔,所述固定件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孔连通的通孔,所述单向透气膜设于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件之间,且所述单向透气膜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出气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阻液透气膜与用于检测气流变化或气压变化的传感元件,所述传感元件设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所述顶盖上贯穿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与所述传感元件连通,所述阻液透气膜设于所述检测孔且用于防止液体经所述检测孔流至所述传感元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形成有与所述传感元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传感元件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所述检测孔,所述阻液透气膜设于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件之间,且所述阻液透气膜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检测孔。在气溶胶生成设备工作的过程中,雾化装置所生成的气溶胶可能会遇冷凝结而生成冷凝液,还可能会出现烟油等雾化介质泄漏的情况。为了防止冷凝液、烟油等液体从顶盖的检测孔流入,而侵蚀传感元件或影响传感元件的工作灵敏度,本实施例在顶盖的检测口处增设了阻液通气膜,阻液通气膜可以将冷凝液、烟油等液体隔离在外,但能允许气体通过,确保传感元件可以检测到气流变化或气压变化。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电池之间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传感元件电性连接。

13、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其包括雾化装置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雾化装置电性连接。气溶胶生成设备可以是分体式电子烟,即雾化装置可以是指烟弹,供电装置可以是指带有电源的烟杆,对于用户而言,雾化装置与供电装置可以简单拆装,对雾化装置进行更换。气溶胶生成设备还可以认为是一体式电子烟,即一次性电子烟,则雾化装置是内置于管体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被设置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供电装置分离。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设备为可换弹式电子烟时,可直接将雾化装置从供电装置的一端拔出,即将烟弹从烟杆的一端拔出。又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设备为一次性电子烟时,即一体式电子烟,雾化装置内置于管体内的情况,此时可以利用专门的治具将雾化装置与供电装置分离。

15、上述气溶胶生成设备,其内可设置有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供电装置,因此,亦至少包括如下的有益效果:其供电装置可向雾化装置供电以使雾化装置生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电池仓内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热量及有害气体,有害气体积攒还会使电池仓内的气压升高。针对于此,本申请在支架上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孔。出气孔能及时将电池仓内的热量与气体泄出,从而有效消除电池仓内的高温和高压环境,避免电池内的电解液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挥发并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物质,同时还可以防范有害气体与气溶胶混合而被用户抽吸的风险。此外,本申请还在出气孔处增设了单向透气膜,单向透气膜用于供电池仓的气体从出气孔单向流出,换言之,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湿润空气等被单向透气膜所阻隔而无法从出气孔进入电池仓内,可以防止电池仓内的电池及供电装置的其他电子元器件被侵蚀破坏,确保气溶胶生成设备的正常使用及使用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供电装置,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设备的雾化装置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相互远离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底部设有所述出气孔,所述顶部用于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顶盖、底盖及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相互远离的顶部与底部,所述顶盖设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底盖设于所述管体的底部,所述顶盖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所述底盖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电池仓,所述底盖上贯穿开设有所述出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单向透气膜固定至所述底盖的出气孔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出气孔,所述固定件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孔连通的通孔,所述单向透气膜设于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件之间,且所述单向透气膜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出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阻液透气膜与用于检测气流变化或气压变化的传感元件,所述传感元件设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所述顶盖上贯穿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与所述传感元件连通,所述阻液透气膜设于所述检测孔且用于防止液体经所述检测孔流至所述传感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形成有与所述传感元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传感元件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所述检测孔,所述阻液透气膜设于所述限位槽与所述传感元件之间,且所述阻液透气膜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检测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电池之间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传感元件电性连接。

9.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雾化装置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其中,气溶胶生成设备包括包括雾化装置及所述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雾化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主体及单向透气膜,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容置电池的电池仓及与所述电池仓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单向透气膜设于所述出气孔,所述单向透气膜用于供所述电池仓的气体从所述出气孔单向流出。电池仓内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热量及有害气体,有害气体积攒还会使电池仓内的气压升高。单向透气膜用于供电池仓的气体从出气孔单向流出,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湿润空气等被单向透气膜所阻隔而无法从出气孔进入电池仓内,可以防止电池仓内的电池及供电装置的其他电子元器件被侵蚀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