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0073发布日期:2023-12-29 21:3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热不燃烧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1、在hnb(加热不燃烧)雾化领域,一般采用中心发热体加热或周圈发热体加热等加热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发热体产生热量,然后热量通过热传导直接传递给气溶胶形成基质等介质,介质一般会在350℃以内雾化。这种加热方式的缺点是,发热体直接或通过固态材料间接将热量热传导给气溶胶形成基质等介质,这就要求发热体的工作温度不能过高,否则将引起介质过烧或者固态材料产生异味而影响电子烟的抽吸口感。

2、相关技术中存在通过产生热辐射加热的发热组件,其发热体的工作温度可以达到400℃左右,但是发热体在高温下工作时,其基体材料都会出现氧化问题,导致发热体电阻阻值变化较大,从而影响发热稳定性,为了解决氧化问题,一般采用将密封的安装空间抽真空或者填充惰性气体来解决,其工艺不仅复杂而且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发热组件,进一步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红外光波的发热部以及供所述红外光波透过的套管;

3、所述发热部包括发热基体、设置于所述发热基体外表面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基体氧化的抗氧化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抗氧化层远离所述发热基体一侧的红外辐射层;

4、所述套管内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发热部且非密封设置的容置腔,所述发热部至少部分与套管的管壁之间间隙设置。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化层包括氧化膜,所述氧化膜形成于所述发热基体外表面。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化层的厚度为1um-150um。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与所述发热部留设有空气间隙。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包括中空的管状体;

9、所述容置腔形成于所述管状体中;

10、所述管状体的一端设有开口。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连接有两个导电部;两个所述导电部均从所述开口穿出。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包括尖顶结构,所述尖顶结构设置于所述管状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电部间隔设置;

14、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套管中将两个所述导电部绝缘设置的绝缘件。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所述发热部和所述套管的支撑座;所述套管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支撑座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中设有与所述导电部连接的导电件。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所述套管的支架以及密封件;

18、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套管的部分段上,且密封所述支架的内壁和所述套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内侧形成有供所述套管穿设的通道。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两端贯通设置用于套设于部分所述套管的套体、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套体的外侧壁的第一密封部;

21、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支架卡接固定。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架外周且具有与所述支架配合的套接口的外壳;

23、所述支架包括底壁,所述套接口与所述底壁之间留设有空隙。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可拆卸套设于所述支架上;

25、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所述发热结构部分穿出的通孔。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还包括两端贯通设置用于套设于部分所述套管上的套体、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套体的外侧壁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在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架装配状态下,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外壳之间,用于密封所述支架与所述通孔端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为透红外玻璃、透明陶瓷或金刚石。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整体与所述套管的管壁之间间隔设置。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套管无直接接触设置。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辐射层包括红外层和/或复合红外层,所述复合红外层通过红外层形成基体与用于与所述抗氧化层结合的结合体复合形成。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基体包括金属基体;所述金属基体包括镍铬合金基体、或铁铬铝合金基体。

32、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热组件。

33、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发热组件通过在发热部的发热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抗氧化层,进而可防止发热基体氧化,使得套管中容置发热部的容置腔可非密封设置,也即套管无需密封处理,无需抽真空以及填充惰性气体等,管内空间可与器具外部的大气相连通,简化了发热组件的装配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34、另外,通过在发热基体外表面设置红外辐射层,当发热基体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热量,该热量可激发红外辐射层辐射红外光波,红外光波可透过套管至气溶胶形成基质并对其进行加热,在发热体最高工作温度达到1000℃以上的情况下(传统hnb的发热体工作温度一般不会超过400℃),不会导致气溶胶形成介质过烧,甚至可以极大提升抽吸口感;同时,在高温工作状态下,预热的时间大幅度降低,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红外光波的发热部(1120)以及供所述红外光波透过的套管(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层(1123)包括氧化膜,所述氧化膜形成于所述发热基体(1122)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层(1123)的厚度为1um-15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1)包括中空的管状体(1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120)连接有两个导电部(1121);两个所述导电部(1121)均从所述开口(1110)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1)包括尖顶结构(1112),所述尖顶结构(1112)设置于所述管状体(1111)远离所述开口(1110)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套管(111)中将两个所述导电部(1121)绝缘设置的绝缘件(11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所述发热部(1120)和所述套管(111)的支撑座(12);所述套管(111)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支撑座(12)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2)包括支撑所述套管(111)的支架(121)以及密封件(1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23)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内侧形成有供所述套管(111)穿设的通道(123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23)包括两端贯通设置用于套设于部分所述套管(111)的套体(1231)、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套体(1231)的外侧壁的第一密封部(123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2)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架(121)外周且具有与所述支架(121)配合的套接口(1221)的外壳(12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2)可拆卸套设于所述支架(12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23)还包括两端贯通设置用于套设于部分所述套管(111)上的套体(1231)、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套体(1231)的外侧壁的第二密封部(1233);所述第二密封部(1233)在所述外壳(122)与所述支架(121)装配状态下,位于所述支架(121)与所述外壳(122)之间,用于密封所述支架(121)与所述通孔(1224)端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1)为透红外玻璃、透明陶瓷或金刚石。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120)整体与所述套管(111)的管壁之间间隔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120)与所述套管(111)无直接接触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层(1124)包括红外层和/或复合红外层,所述复合红外层通过红外层形成基体与用于与所述抗氧化层(1123)结合的结合体复合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基体(1122)包括金属基体;所述金属基体包括镍铬合金基体、或铁铬铝合金基体。

2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红外光波的发热部以及供所述红外光波透过的套管;所述发热部包括发热基体、设置于所述发热基体外表面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基体氧化的抗氧化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抗氧化层远离所述发热基体一侧的红外辐射层;所述套管内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发热部且非密封设置的容置腔。该发热组件通过在发热部的发热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抗氧化层,进而可防止发热基体氧化,使得套管中容置发热部的容置腔可非密封设置,即套管无需密封处理,无需抽真空以及填充惰性气体等,简化了发热组件的装配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马磊,周宏明,李日红,杜贤武,张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