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7461发布日期:2023-04-29 17:2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雾化,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能够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作用下,将存储于雾化器内的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当前,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单元以及雾化单元,储液单元与雾化单元通过进液孔直接导液连通,储存于储液单元中的雾化液通常会通过进液孔直接流入雾化单元,容易造成雾化器出现漏液的现象,不仅导致雾化液浪费,而且会造成雾化液污染电子元器件,引起电子元器件失灵。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液单元与雾化单元通过进液孔直接导液连通,储液单元中的雾化液会通过进液孔直接流入雾化单元,容易造成雾化器出现漏液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3、储液单元,内部设置有雾化腔和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

4、雾化单元,用于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所述雾化单元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以及

5、引流单元,用于吸附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并将吸附和/或储存的雾化液传输至所述雾化腔中的所述雾化单元;

6、其中,所述储液单元内部还设置有供液缓冲腔,所述供液缓冲腔位于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腔之间,所述储液单元上还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供液缓冲腔的进液孔和连通所述供液缓冲腔与所述雾化腔的导液孔,所述引流单元容置于所述供液缓冲腔中,以限定并减缓所述储液腔向所述雾化腔中的所述雾化单元的供液速率。

7、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临近所述储液腔的底端设置,所述导液孔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进液孔的设置高度。

8、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单元填充所述供液缓冲腔,所述引流单元覆盖所述进液孔和/或所述导液孔。

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单元包括储液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储液件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套管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储液件内部于所述第一套管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二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中,所述第一套管内部于所述第二套管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供液缓冲腔;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形成有所述雾化腔,所述第二套管上开设有所述导液孔,所述第一套管上开设有所述进液孔。

10、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单元包括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发热件和用于将雾化液传输至所述发热件的第一导液件,所述发热件和所述第一导液件设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第一导液件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周壁贴合以覆盖所述导液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包括缩颈管段和与所述缩颈管段相连的收容管段,所述第二套管容置于所述收容管段中,所述缩颈管段与所述第二套管相连,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收容管段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所述收容管段内部于所述第二套管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供液缓冲腔,所述收容管段上开设有所述进液孔,所述储液件上分别设有用于供气溶胶流出的出气口、用于将所述雾化腔中的气溶胶引入所述出气口的导气通道,以及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所述雾化腔的进气孔,所述缩颈管段的管道构成所述导气通道。

12、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单元呈柱状,所述引流单元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套孔,所述第二套管插设于所述套孔中,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引流单元的内周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液件,所述引流单元与所述第二导液件接触,所述第二导液件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壁贴合以覆盖所述导液孔。

13、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单元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导液孔的设置高度,所述雾化单元的设置高度与所述导液孔的设置高度保持一致。

14、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单元为棉、海绵、玻璃纤维、多孔陶瓷和多孔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15、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雾化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所述雾化器。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雾化器结构中,在储液单元内部设置有容置雾化单元的雾化腔和可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并在储液腔和雾化腔之间设置有容置供液缓冲腔,在储液单元上分别设有连通储液腔与供液缓冲腔的进液孔和连通供液缓冲腔与雾化腔的导液孔。则在使用时,仅需在供液缓冲腔中设置引流单元,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便可通过进液孔稳定地传输至引流单元,利用引流单元的多孔结构具有的导液性能与锁液性能,将雾化液缓慢均匀地通过导液孔传输至雾化腔中的雾化单元。这样,供液缓冲腔中的引流单元作为进液孔与导液孔之间液体传输的隔离缓冲区域,可限定并减缓储液腔向雾化腔中的雾化单元的供液速率,有效防止储液腔中的雾化液直接通过进液孔快速流入雾化腔,从而有效降低漏液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临近所述储液腔的底端设置,所述导液孔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进液孔的设置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填充所述供液缓冲腔,所述引流单元覆盖所述进液孔和/或所述导液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单元包括储液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储液件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套管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储液件内部于所述第一套管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二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中,所述第一套管内部于所述第二套管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供液缓冲腔;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形成有所述雾化腔,所述第二套管上开设有所述导液孔,所述第一套管上开设有所述进液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单元包括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发热件和用于将雾化液传输至所述发热件的第一导液件,所述发热件和所述第一导液件设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第一导液件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周壁贴合以覆盖所述导液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包括缩颈管段和与所述缩颈管段相连的收容管段,所述第二套管容置于所述收容管段中,所述缩颈管段与所述第二套管相连,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收容管段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所述收容管段内部于所述第二套管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供液缓冲腔,所述收容管段上开设有所述进液孔,所述储液件上分别设有用于供气溶胶流出的出气口、用于将所述雾化腔中的气溶胶引入所述出气口的导气通道,以及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所述雾化腔的进气孔,所述缩颈管段的管道构成所述导气通道。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呈柱状,所述引流单元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套孔,所述第二套管插设于所述套孔中,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引流单元的内周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液件,所述引流单元与所述第二导液件接触,所述第二导液件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壁贴合以覆盖所述导液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导液孔的设置高度,所述雾化单元的设置高度与所述导液孔的设置高度保持一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为棉、海绵、玻璃纤维、多孔陶瓷和多孔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雾化器结构中,在储液单元内部设有容置雾化单元的雾化腔和可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并在储液腔和雾化腔之间设有容置供液缓冲腔,在储液单元上分别设有连通储液腔与供液缓冲腔的进液孔和连通供液缓冲腔与雾化腔的导液孔。则在使用时,仅需在供液缓冲腔中设置引流单元,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便可通过进液孔稳定地传输至引流单元,利用引流单元便可将雾化液缓慢均匀地通过导液孔传输至雾化腔中的雾化单元。这样,引流单元作为进液孔与导液孔之间液体传输的隔离缓冲区域,可限定并减缓储液腔向雾化腔中的雾化单元的供液速率,有效防止雾化液直接通过进液孔快速流入雾化腔而降低漏液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韦俊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尔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