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及回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28042发布日期:2023-10-06 00:2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及回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子雾化装置是通过雾化组件将雾化液进行加热后形成气溶胶,使用者通过对其抽吸,从而将气溶胶从电子加热装置内抽出。雾化液可以为香精香料或者药液等。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壳体、雾化芯、控制组件、电池及底盖,雾化芯、控制组件及电池均位于壳体内,雾化芯的导线与控制组件通过焊接相连,以实现电连接,电池与控制组件焊接相连,以给雾化组件供电,底盖盖设在壳体的底端外部。

2、当用户使用完雾化液后,将整支电子雾化装置丢弃,而丢弃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将电池与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改为抵接方式,以在当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雾化液全部消耗完毕之后,在将电子雾化装置丢弃之前,将底盖从壳体上抠出后,便可以将电池从壳体内取出,从而可以回收电池。然而,该种结构不便于将控制组件等零件取出,以进行分类回收。因此,如何开发一种便于将零件进行分类回收的电子雾化装置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将零件进行分类回收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2、第一方面,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构造一种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吸嘴及底盖,所述壳体内收纳有储液管、雾化芯、控制组件及电池,所述储液管用于存储雾化液;所述雾化芯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储液管内,用于雾化所述雾化液;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储液管与所述电池之间,并与所述储液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内,以在当所述底盖受到朝所述吸嘴方向的推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底盖驱动吸嘴及位于壳体内的零件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推出。

3、优选地,所述储液管背向所述吸嘴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及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槽口面向所述控制组件设置;所述雾化芯包括多孔导液件、电热件及导线,所述多孔导液件位于所述储液管内,以吸附所述雾化液;所述电热件与所述多孔导液件接触,用于雾化所述雾化液;所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热件连接,所述导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进气孔并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槽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及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导电柱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壁共同夹持所述导线。

4、优选地,所述储液管包括套管部及端壁部,所述多孔导液件及所述电热件均位于所述套管部内,所述端壁部盖设在所述套管部面向所述电池的一端端面处,所述端壁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孔,所述端壁部朝所述电池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连接柱部,所述连接柱部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槽。

5、优选地,所述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电池套管,所述电池套管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储液管同轴设置,所述端壁部朝所述电池套管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池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活动插设在所述电池套管内。

6、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包括连接环部及扣接凸部,所述连接环部由所述端壁部朝所述电池套管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扣接凸部位于所述连接环部的外周面处;

7、所述电池套管包括管体部及阻隔壁部,所述阻隔壁部位于所述管体部内并将所述管体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容纳腔及第二连接槽,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槽壁设置有扣接孔,所述连接环部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槽内,所述扣接凸部与所述扣接孔扣接相连。

8、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电柱贯穿所述阻隔壁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槽内。

9、优选地,所述电路板连接有导电管,所述导电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池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电池的电极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导电管内,所述电池的电极与所述导电管可拆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导电管面向所述电池的管口设置有缺口。

11、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气流感应器,所述气流感应器固定在所述电路板面向所述电池的一侧;

12、所述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之间,所述密封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气流感应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13、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首先,固定所述壳体在预设位置处;其次,在底盖施加朝所述吸嘴方向的推力,使吸嘴及位于壳体内的零件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推出;第三,将储液管及电池从控制组件上拔除,并分别置于相应的目标收纳装置上。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储液管与所述电池之间,并与所述储液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内,以在当所述底盖受到朝所述吸嘴方向的推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底盖驱动吸嘴及位于壳体内的零件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推出。因此,在当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雾化液全部消耗完毕之后,在底盖施加朝所述吸嘴方向的推力,使吸嘴及位于壳体内的零件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推出,然后将储液管及电池从控制组件上拔除,并分别置于相应的目标收纳装置上即可实现分类回收,其拆卸时无需特别的拆卸治具,具有便于拆卸,拆卸较省力,便于分类回收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吸嘴(2)及底盖(3),所述壳体(1)内收纳有储液管(4)、雾化芯(5)、控制组件(6)及电池(7),所述储液管(4)用于存储雾化液;所述雾化芯(5)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储液管(4)内,用于雾化所述雾化液;所述控制组件(6)位于所述储液管(4)与所述电池(7)之间,并与所述储液管(4)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7)与所述控制组件(6)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2)与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3)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内,以在当所述底盖(3)受到朝所述吸嘴(2)方向的推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底盖(3)驱动吸嘴(2)及位于壳体(1)内的零件从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4)背向所述吸嘴(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401)及第一连接槽(402),所述第一连接槽(402)的槽口面向所述控制组件(6)设置;所述雾化芯(5)包括多孔导液件(51)、电热件(52)及导线(53),所述多孔导液件(51)位于所述储液管(4)内,以吸附所述雾化液;所述电热件(52)与所述多孔导液件(51)接触,用于雾化所述雾化液;所述导线(5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热件(52)连接,所述导线(53)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进气孔(401)并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槽(402)内;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电路板(61)及导电柱(63),所述导电柱(63)固定在所述电路板(61)上,所述导电柱(63)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槽(402)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槽(402)的内壁共同夹持所述导线(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4)包括套管部(41)及端壁部(42),所述多孔导液件(51)及所述电热件(52)均位于所述套管部(41)内,所述端壁部(42)盖设在所述套管部(41)面向所述电池(7)的一端端面处,所述端壁部(42)设置有所述进气孔(401),所述端壁部(42)朝所述电池(7)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连接柱部(43),所述连接柱部(43)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槽(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电池套管(83),所述电池套管(83)位于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储液管(4)同轴设置,所述端壁部(42)朝所述电池套管(83)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44),所述延伸部(44)与所述电池套管(83)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7)活动插设在所述电池套管(8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44)包括连接环部(441)及扣接凸部(442),所述连接环部(441)由所述端壁部(42)朝所述电池套管(83)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扣接凸部(442)位于所述连接环部(441)的外周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位于所述容纳腔(833)内,所述导电柱(63)贯穿所述阻隔壁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槽(83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1)连接有导电管(64),所述导电管(6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池(7)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电池(7)的电极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导电管(64)内,所述电池(7)的电极与所述导电管(64)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管(64)面向所述电池(7)的管口设置有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还包括气流感应器(62),所述气流感应器(62)固定在所述电路板(61)面向所述电池(7)的一侧;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可回收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吸嘴及底盖,壳体内收纳有储液管、雾化芯、控制组件及电池,雾化芯至少部分插设于储液管内;控制组件位于储液管与电池之间,并与储液管可拆卸连接;电池与控制组件可拆卸连接;吸嘴与壳体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底盖可拆卸设置于壳体的第二端内,以在当底盖受到朝吸嘴方向的推力大于预设值时,底盖驱动吸嘴及位于壳体内的零件从壳体的第一端推出。本发明具有便于拆卸,便于分类回收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