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5625发布日期:2023-09-09 19:3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子雾化,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瓶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雾化装置是使用电子雾化器雾化待雾化物质而产生烟雾的电子产品。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电池仓及电池盖,电池盖通常与电池仓螺纹连接以便更换电池。

2、电子雾化装置作为日常使用品,经常放置于方便获取的地方,不可避免地,会被儿童接触并把玩,儿童在把玩时容易随手旋拧电池盖、打开电池仓并取出电池,具有导致电池丢失以及儿童误食电池而中毒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盖组件以及雾化装置,以解决电子雾化装置中存在的儿童在把玩时容易随手旋拧电池盖、打开电池仓并取出电池,从而导致电池丢失以及儿童误食电池而中毒的隐患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瓶盖组件,该瓶盖组件包括:

3、内盖,所述内盖包括第一顶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部周缘的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4、外盖,所述外盖罩设在所述内盖的外部,所述外盖包括第二顶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部周缘的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顶部具有朝向所述内盖的内端面,所述第一顶部具有朝向所述外盖的外端面;

5、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内盖的所述外端面和所述外盖的所述内端面之间,所述外盖能够随着所述弹性件的收缩或者伸长而相对所述内盖进行轴向移动;

6、凹槽,所述第一顶部和所述第二顶部中的一者沿所述瓶盖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条凹槽,各所述凹槽沿所述瓶盖组件的径向延伸设置,各所述凹槽具有分别沿所述瓶盖组件的径向延伸并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7、凸起部,所述第一顶部和所述第二顶部中的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至少一个,所述凸起部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数量,所述凸起部具有分别沿所述瓶盖组件的径向延伸并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各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与各所述第四侧壁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三侧壁分别与各所述第一侧壁对应设置,当所述弹性件不断被压缩且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内盖朝所述瓶盖组件的旋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四侧壁能够在所述凸起部逐渐进入所述凹槽后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瓶盖组件的周向发生相对滑动直至各所述凸起部脱离各对应的所述凹槽。

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还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瓶盖组件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110°~160。

10、进一步地,当所述弹性件不断被压缩且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内盖朝所述瓶盖组件的旋紧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三侧壁能够在所述凸起部逐渐进入所述凹槽后阻止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瓶盖组件的周向发生相对滑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还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瓶盖组件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呈直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40°~90°。

13、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的所述外端面和/或所述外盖的所述内端面的中心区域设有容纳腔,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14、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的所述外端面设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下壁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盖的所述内端面相抵接,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在所述瓶盖组件的径向上的长度相等。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二环形部中的一者设有环状凸起,另一者设有对应的环状槽,所述环状槽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环状凸起的轴向高度,所述环状凸起间隙配合于所述环状槽内,其中,当所述凸起部进入所述凹槽并使得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紧密接触时,沿所述瓶盖组件的轴向,所述环状凸起靠近所述凹槽的外壁面与所述环状槽靠近凹槽的内壁面滑动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当各所述凸起部脱离各对应的所述凹槽时,沿所述瓶盖组件的轴向,所述环状凸起背离所述凹槽的外壁面与所述环状槽背离凹槽的内壁面相抵接或者两者之间存在间隙。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仓以及如前述的瓶盖组件,所述内盖与所述电池仓螺纹连接。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弹性件设于内盖的外端面和外盖的内端面之间,在外盖相对内盖朝瓶盖组件的旋开方向转动且外盖受到的轴向按压力不足以使得弹性件压缩至凸起部进入凹槽时,外盖不能驱动内盖转动;在外盖相对内盖朝瓶盖组件的旋开方向转动且外盖受到的轴向按压力使得弹性件压缩至凸起部进入凹槽时,第四侧壁能够在凸起部逐渐进入凹槽后与第二侧壁沿瓶盖组件的周向发生相对滑动直至凸起部脱离各对应的凹槽,也即外盖和内盖之间会出现打滑;只有在外盖相对内盖朝瓶盖组件的旋开方向转动且外盖受到的轴向按压力较大时,才能使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静止,因此,增加了外盖驱动内盖朝瓶盖组件的旋开方向转动的难度,从而避免儿童轻易将瓶盖组件从电池仓拧下而出现电池丢失以及儿童误食电池而中毒的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瓶盖组件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110°~1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性件不断被压缩且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内盖朝所述瓶盖组件的旋紧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三侧壁能够在所述凸起部逐渐进入所述凹槽后阻止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瓶盖组件的周向发生相对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瓶盖组件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呈直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40°~90°。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所述外端面和/或所述外盖的所述内端面的中心区域设有容纳腔,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所述外端面设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下壁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盖的所述内端面相抵接,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在所述瓶盖组件的径向上的长度相等。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二环形部中的一者设有环状凸起,另一者设有对应的环状槽,所述环状槽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环状凸起的轴向高度,所述环状凸起间隙配合于所述环状槽内,其中,当所述凸起部进入所述凹槽并使得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紧密接触时,沿所述瓶盖组件的轴向,所述环状凸起靠近所述凹槽的外壁面与所述环状槽靠近凹槽的内壁面滑动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当各所述凸起部脱离各对应的所述凹槽时,沿所述瓶盖组件的轴向,所述环状凸起背离所述凹槽的外壁面与所述环状槽背离凹槽的内壁面相抵接或者两者之间存在间隙。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瓶盖组件,所述内盖与所述电池仓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其中,瓶盖组件包括内盖、外盖和弹性件;弹性件设于内盖的外端面和外盖的内端面之间;内盖的外端面和外盖的内端面中的一者设置有至少一条凹槽,且各凹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内盖的外端面和外盖的内端面中的另一者设有与凹槽对应的凸起部,凸起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各第二侧壁分别与各第四侧壁对应设置;当弹性件不断被压缩且外盖相对于内盖朝瓶盖组件的旋开方向转动时,第四侧壁能够在凸起部逐渐进入凹槽后与第二侧壁沿瓶盖组件的周向发生相对滑动直至各凸起部脱离各对应的凹槽。本技术公开的瓶盖组件,能够避免儿童轻易将瓶盖组件从电池仓拧下。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威普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