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82576发布日期:2024-05-09 21:2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电子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子雾化设备中,咪头(也称为电子空气开关)和气道连通,电子雾化设备的气道包括主气道和/或感应气道,由于抽吸时在雾化组件的加热作用下主气道和/或感应气道中的温度升高,当停止抽吸时雾化组件停止加热主气道和/或感应气道中的温度降低,在主气道和/或感应气道中由于温度的变化会产生冷凝液。冷凝液进入咪头后会导致咪头失效,为了降低冷凝液进入咪头的风险,通常是在气道中设置吸油棉吸收冷凝液。但是由于气道的体积限制,吸油棉的体积也对应的较小,导致不能完全收集锁住冷凝液,冷凝液还是有进入咪头的风险,从而导致咪头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设备。

2、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包括主体部和咪头,所述主体部形成有气道;所述咪头设于所述气道中,所述咪头包括外壳、电极板、电路板和第一干燥件,所述外壳内部沿气道方向上形成与所述气道连通的腔体,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电路板间隔设于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一干燥件设于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电路板沿气道方向上均设有通气孔,当所述气道内的冷凝液从外壳流经所述通气孔进入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电路板的间隔处时,所述第一干燥件能够吸收冷凝液使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电路板保持干燥。

3、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咪头还包括膜片,所述第一干燥件为环形件,所述膜片套设于所述第一干燥件内,所述第一干燥件能够吸收冷凝液使所述膜片保持干燥。

4、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气道中的第二干燥件,所述第二干燥件抵接于所述气道的内壁,所述第二干燥件相对于所述咪头靠近所述气道的出气口设置。

5、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气道包括连通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中转腔,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在所述中转腔的两侧反向延伸,所述第二干燥件设于所述中转腔内,所述咪头设于所述第二气道,能够感应在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和所述中转腔中流通的气体。

6、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错位设置。

7、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用于储油的储油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油件远离所述气道的出气口一侧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气道穿设于所述储油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气道穿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中转腔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中转腔设于所述第二气道靠近所述第一气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于所述储油件时,所述第一气道、所述中转腔和所述第二气道依次连通。

8、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储油件朝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朝向所述储油件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中转腔设于所述凸起部,所述第二气道穿设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中转腔连通,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凹槽中使所述第一气道、所述中转腔、所述第二气道依次连通。

9、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具有第一侧壁,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干燥件抵顶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10、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气道内设有雾化组件,所述气道连通出烟口和进气口,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加热雾化基质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形成气溶胶并从所述出烟口排出,所述咪头设于所述气道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当所述气道和所述雾化组件内的冷凝液进入所述咪头时,所述第一干燥件能够吸收冷凝液。

11、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气道中的第二干燥件,所述第二干燥件设于所述咪头和所述雾化组件之间,以吸收所述气道和所述雾化组件内的冷凝液。

12、本申请方案的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咪头设于气道中能够感应气道中的气流控制雾化组件是否与电源接通,外壳内部沿气道方向上形成与气道连通的腔体,电极板和电路板间隔设于腔体中,第一干燥件设于电极板和电路板之间,电极板和电路板沿气道方向均上设有通气孔,当气道内的冷凝液从外壳流经通气孔进入电极板和电路板的间隔处时,第一干燥件能够吸收冷凝液使电极板和电路板保持干燥,相对于在气道中设置吸油棉能够进一步吸收进入咪头内的冷凝液,减少冷凝液在咪头内部对电极板和电路板的干扰,降低咪头失效的风险。

13、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头还包括膜片,所述第一干燥件为环形件,所述膜片套设于所述第一干燥件内,所述第一干燥件能够吸收冷凝液使所述膜片保持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气道中的第二干燥件,所述第二干燥件抵接于所述气道的内壁,所述第二干燥件相对于所述咪头靠近所述气道的出气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包括连通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中转腔,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在所述中转腔的两侧反向延伸,所述第二干燥件设于所述中转腔内,所述咪头设于所述第二气道,能够感应在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和所述中转腔中流通的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用于储油的储油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油件远离所述气道的出气口一侧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气道穿设于所述储油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气道穿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中转腔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中转腔设于所述第二气道靠近所述第一气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于所述储油件时,所述第一气道、所述中转腔和所述第二气道依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件朝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朝向所述储油件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中转腔设于所述凸起部,所述第二气道穿设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中转腔连通,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凹槽中使所述第一气道、所述中转腔、所述第二气道依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具有第一侧壁,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干燥件抵顶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内设有雾化组件,所述气道连通出烟口和进气口,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加热雾化基质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形成气溶胶并从所述出烟口排出,所述咪头设于所述气道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当所述气道和所述雾化组件内的冷凝液进入所述咪头时,所述第一干燥件能够吸收冷凝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气道中的第二干燥件,所述第二干燥件设于所述咪头和所述雾化组件之间,以吸收所述气道和所述雾化组件内的冷凝液。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包括主体部和咪头,主体部形成有气道,咪头设于气道中能够感应气道中的气流控制雾化组件是否与电源接通,外壳内部沿气道方向上形成与气道连通的腔体,电极板和电路板间隔设于腔体中,第一干燥件设于电极板和电路板之间,电极板和电路板沿气道方向上均设有通气孔,当气道内的冷凝液从外壳流经通气孔进入电极板和电路板的间隔处时,第一干燥件能够吸收冷凝液使电极板和电路板保持干燥,相对于在气道中设置吸油棉能够进一步吸收进入咪头内的冷凝液,减少冷凝液在咪头内部对电极板和电路板的干扰,降低咪头失效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