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8191发布日期:2024-12-27 09:2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吸烟者用品,具体涉及一种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


背景技术:

1、申请号为202201668676.9的发明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双雾化芯的电子烟及其热量均衡控制方法,双雾化芯的电子烟包括一烟杆,所述烟杆内的储油仓中设有锂电池、电路板、固定板、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电路板供电,电路板控制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在单芯交替工作和双芯同时工作下进行热量均衡加热;固定板用于固定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并与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其说明书中还记载,第一雾化芯a和第二雾化芯b共用一个大容量的储油仓,两个雾化芯在储油仓内并排设置且左右对称分布。

2、根据上述发明专利文件说明书附图中记载的内容,第一雾化芯a和第二雾化芯b分别设置在雾化通道内,烟杆的上端设置有烟嘴,烟嘴内设置了连通腔,两个雾化通道的上端均直通其上方的连通腔,导致连通腔左右方向的宽度必须大于两个雾化通道相互背离一侧之间的距离才能使第一雾化芯a和第二雾化芯b雾化后产生的烟雾可通过连通腔后扩散出去,使连通腔远远大于雾化通道的截面积。

3、用户含住烟嘴进行抽吸时,第一雾化芯a和/或第二雾化芯b工作并产生烟雾,一定量的烟雾通过雾化通道进入所述连通腔内,由于烟雾由雾化腔流入连通腔内时的截面积突然增大后,导致烟雾在连通腔膨胀后再流入用户口腔中,烟雾膨胀后携带更多的空气进入用户口腔,导致电子烟口感变淡,影响电子烟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2、一种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包括:

3、烟杆,具有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雾化通道,上端具有烟嘴,烟嘴内设有连通腔;

4、导通件,具有相互连通的一个出气通道和两个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烟嘴内,且两个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雾化通道的上端连通,两个进气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所述雾化通道的截面积,所述出气通道与连通腔内的下端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任意一个所述雾化通道的截面积。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通件呈y形。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通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出气通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出气通道的截面积。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腔体呈由下至上依次增大的喇叭形。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雾化通道和导通件之间还设有储油棉,所述储油棉上设有与两个雾化通道相匹配的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的直径小于对应所述雾化通道和进气通道的内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进气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所述雾化通道的截面积,出气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任意一个所述雾化通道的截面积,任意一个雾化通道内的烟雾进入进气通道后通过出气通道流入连通腔内后均不会因为截面积变大而导致烟雾膨胀而散开变淡,以保证烟雾在通过连通腔流入用户口腔前时的浓度,保证电子烟口感。



技术特征:

1.一种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30)呈y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21)包括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12),所述出气通道(31)、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12)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1)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出气通道(31)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212)呈由下至上依次增大的喇叭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通道(11)和导通件(30)之间还设有储油棉(40),所述储油棉(40)上设有与两个雾化通道(11)相匹配的两个通孔(41),两个通孔(41)的直径小于对应所述雾化通道(11)和进气通道(32)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保证口感的双雾化芯电子烟,包括:烟杆,具有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雾化通道,上端具有烟嘴,烟嘴内设有连通腔;导通件,具有相互连通的一个出气通道和两个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烟嘴内,且两个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雾化通道的上端连通,两个进气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所述雾化通道的截面积,所述出气通道与连通腔内的下端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任意一个所述雾化通道的截面积。任意一个雾化通道内的烟雾进入进气通道后通过出气通道流入连通腔内后均不会因为截面积变大而导致烟雾膨胀而散开变淡,以保证烟雾在通过连通腔流入用户口腔前时的浓度,保证电子烟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邱宁波,邹万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恒万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