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雾化器在现代化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医用雾化器、空气加湿器、微型电子雾化器等等,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对雾化器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2、现在市面的雾化器中,雾化器内部的环境较为封闭,进而使得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壳体内部容易聚集热量。因此,当雾化器在长时间使用时,雾化器的雾化组件会持续发热,以雾化待雾化物,雾化组件发热会导致壳体的外表面发热,当壳体外部的温度过高时,会烫伤用户,进而降低用户的雾化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有利于降低因壳体外部过热而烫伤使用者的风险以及降低雾化组件的热功耗。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3、壳体,具有相连通的容纳腔和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输入气流;以及
4、雾化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发热雾化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内的待雾化物;所述雾化组件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雾化组件内部,以使从所述通孔输入的所述气流流入所述雾化组件内部。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支架和加热部件;所述支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支架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加热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发热以雾化所述待雾化物;所述支架设有进气口和安装口,所述进气口用于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安装口用于供所述待雾化物穿设至所述加热部件。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安装口设置于所述支架的轴向的相对两端,所述安装口相对于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通孔设置;通孔用于供所述待雾化物穿设至所述安装口,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口的开口尺寸,以使所述待雾化物的外壁和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加热管及线圈;所述加热管收容于所述支架内,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支架外,所述线圈用于使所述加热管发热以雾化所述待雾化物。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的外壁与所述支架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加热管具有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用于收容所述待雾化物;所述加热腔体贯穿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腔体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安装口。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有间距。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绕线槽,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绕线槽内。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的外壁上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沿所述支架的轴向延伸。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为螺旋线圈,所述线圈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支架的外壁、所述线圈及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呈螺旋状。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支架外部。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通过加热线绕设而成,所述加热线具有中空腔,所述加热线的一端穿设所述壳体并露出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加热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并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隔热材料。
16、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17、上述的雾化器;以及
18、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以使所述雾化器发热雾化待雾化物。
19、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雾化组件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连通通孔与雾化组件内部,以使雾化器外部的气流经气流通道流入雾化组件内部。一方面,气流在气流通道内流动能够同时对壳体的内壁和雾化组件的外壁进行降温散热,以使雾化器的壳体的外壁上温度较低,有利于降低因壳体外部过热而烫伤使用者的风险,便于用户手持。另一方面,气流流经气流通道和通孔后,气流会吸收雾化组件外壁的温度,当气流进入到雾化组件内部时,不会使得雾化组件的发热中心降温太多,以使雾化组件不需要较多的耗能来提高发热中心的温度,进而有利于降低雾化组件的热功耗。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13.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