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织带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带扣,尤指可直接将二织带以交叉方式于织带扣的松解孔内呈任意滑移的特性,并通过简易的旋动操作来将二织带于织带扣的啮合部处作一啮合定位,即可以此全新的单件式织带扣的设计,来达到操作简易、定位确实且成本低廉的效用。
现今穿设绳带使用的支座大多皆利用于鞋子、袋子及衣物上,而使用方式则先将绳带穿设于各支座的开孔中,并将绳带的二端部以一活结(蝴蝶结)固定,然而如以鞋子而言,当长时间活动或未系紧活结而导致绳带松脱后,便有可能因为鞋子的稳定性不够,进而造成使用者摔跤或脚踝扭伤的意外事故发生。
再有,请参阅
图12所示,为申请人申请的快速系紧用绳带支座,且已公告于第二七九三二四号的新型专利在案可稽,其主要为一种快速系紧用绳带支座,由具有车缝部A2与绳带穿设部A1的座体A,及转动自如地以垂直于该座体A水平面的方向接设于该绳带穿设部A1的滚轮B构成。在收束系紧装设有本创作的物件,由于绳带靠附于滚轮B上移动,绳带的移动与滚轮B的转动具有同向性,使两者间的摩擦力减至最低程度,故束紧绳带的动作能便捷地完成,不费力且能增加绳带使用寿命;由上述得知,其绳带支座乃为解决绳带穿设及束紧时的摩擦力及延长产品寿命上使用,而其本身仅具有转动特性,并无法同时有效固定绳带使用,所以绳带的二端部亦需一活结固定,再请参阅图13所示,其申请人因上述快速紧用绳带支座并无绳带的固定结构,乃另行申请有绳带扣系座的新型专利,且已公告于第三六九八二一号的新型专利在案可稽,其主要于一座体C中设置有基座C1,并以一轴心D将扭力弹簧E及凸轮转把F定位于基座C1中,且凸轮转把F可于基座C1中呈一预定角度的转动,并由扭力弹簧E的复位特性及凸轮转把F的结构,而使凸轮转把F于未动作时,可使已穿入基座C1中的绳带通过凸轮转把F的啮合面F2与基座C1中穿设部C2内壁面形成的间隙,来有效啮合小于此间隙直径的绳带定位,但如需将绳带自座体C中脱出,则需拨动凸轮转把F的拨动部F1即可达成,而此种拨转式设计会造成使用者不易调整其绳带的松紧程度,且因整体具有三个构成元件,所以组装时的加工成本及材料成本皆较为高昂,故申请人特针对前述二新型专利的特性,另行研发出全新型态的单件式织带扣,其不但可轻易调整织带的松紧程度,并可有效节省生产及组装成本。
本发明的使用方式可针对织带末端的绳带支座来置换使用,以利使用者由本发明织带扣的设立,轻易调整或固定鞋子、袋子及衣物等物品上的织带使用,况且本发明的织带扣仅需以模具直接射出成型,毋需利用其他零组件加工装配,故具有极低的制造成本,且本发明并未见诸于任何市售物品或公开资料,实为全新的发明创作。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单件式直接射出成型的织带扣的空间及其构造,便可直接将织带以交叉方式由穿置道穿出于织带扣二侧的松解孔处,并使织带具有任意滑移的特性,而当织带由松解孔处旋动至较小空间的啮合部呈一迫紧状态后,即可由啮合部上所设立预定形状的吃齿来啮入于织带的间隙内定位,便可以此全新的单件式织带扣的设计,来达到操作简易、成本低廉且可有效固定织带上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织带扣,由一组模具直接射出成型,其具有可供织带穿入的中空穿置道,并于穿置道二侧设有柱状限位端,且中央为一分隔柱,并于限位端上方形成有松解孔,松解孔为不具有吃齿的织带穿置空间,另外分隔柱二边则形成有啮合部,其啮合部表面上凸设有可供夹紧织带使用的吃齿。
该限位端内侧及分隔柱二边的松解孔及啮合部的所在位置,亦可呈互换状态使用。
该松解孔为略大于织带外径的容置空间。
该限位端于相对内侧具有一恰可供织带外径贴合的弧面。
该吃齿为复数长条状排列的角锥体,且使其角锥体的方向与织带的径向呈相互交错状。
该吃齿为复数独立阵列或长条状的倒刺、锯齿、尖锥体形状。
该织带扣的底部中央为一定位孔。
该织带扣的下方向外延设出一较宽的车缝部。
本发明由于利用一织带扣可供二织带交叉穿设于其内,并使其织带位于松解孔时,可使织带呈现出放松的调整状态,当欲使织带夹紧固定时,则仅需将二织带旋动至啮合部,并利用啮合部的复数吃齿来迫紧固定织带,便可以此全新的单件式织带扣的具体空间设计,来达到操作简易、成本低廉且可有效固定织带的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构造,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于放松织带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于放松织带时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于束紧织带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于束紧织带时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于束紧织带时的侧视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于束紧织带时的立体动作示意图。
图12为公告第二七九三二四号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公告第三六九八二一号的立体分解图。
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侧视图及俯视剖面图,可由图中清楚了解本发明的织带扣1为单件式塑胶一体成型制成,其中织带扣1的后方具有一中空穿置道11,并于穿置道11的左右二侧形成有垂直的柱状限位端12,且限位端12的内侧为一弧面121,而二侧后方各具有一松解孔13,再由松解孔13向前延伸有较狭窄空间的啮合部14,并于啮合部14的上下表面各凸设有复数吃齿141,且于二啮合部14间则为一分隔柱15,而二侧各形成有一纵向内壁面151,并于接近松解孔13的转折处具有一较大角度的转折角152,而分隔柱15于底侧凹设有一定位孔16,以此构成本发明较佳具体实施的型态。
请参阅图4、5所示,为本发明于放松织带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及俯视状态示意图,当织带扣1于使用时,先以二织带2交叉穿入其穿置道11中,并使织带2由二侧的松解孔13处穿出,且使织带2外侧通过柱状限位端12的限制而不至脱出,此时其织带2便呈现可调整长短距离的放松状态,再请参阅图6、7、8所示,为本发明于束紧织带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俯视状态示意图及侧视状态示意图,当使用者欲将织带2加以固定时,仅需将各织带2由二侧较大直径的松解孔13处朝前方较小空间的啮合部14旋动,并使之贴紧定位于分隔柱15的二侧内壁面151,即可由啮合部14上下相对凸设的吃齿141来使织带2呈一挤压变形的迫紧状态,并辅以分隔柱15位于穿置道11处的转折端151,以增加织带2的抗拉脱力,便可形成本发明的使用状态。
请参阅图9所示,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织带扣1的啮合部14上下相对凸设的预定形状的吃齿141,在本发明中以长条状的角锥体叙述以供了解,但吃齿141仅需具有可迫紧织带2的效用便不因此脱离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所以,亦可将织带扣1的吃齿141设计成复数独立阵列或长条状的倒刺、锯齿、尖锥体等固定结构,以利可轻易啮入于织带2的间隙中,来使迫紧后的织带2具有进一步抗外力拉脱的效用;再有,本发明的松解孔13仅需为不具有吃齿141的平整空间,而其啮合部14的通道亦可呈渐缩状的空间设计。
请参阅图10所示,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其中织带扣1除了可由定位孔16来与鞋子、袋子或衣物等物件上结合,亦可于下方设立一较宽的片状车缝部17来车缝于鞋子、袋子或衣物等物件上。
请参阅图11所示,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于束紧织带时的立体动作示意图,其中织带扣1的松解孔13亦可设置于分隔柱15的二侧,并将啮合部141的凸出吃齿141以纵向设立,使可于织带2于纵向穿入织带扣1的松解孔13后,仅需将织带2朝二侧旋动,即可由啮合部141的吃齿141迫紧啮合定位。
这样,本发明的主要特征乃在于利用织带扣1由一组模具直接射出成型制成,毋需以其他附属组件及装置结合使用,故可有效节省成本,而二织带2于交叉穿设于织带扣1后,便可通过织带扣1较大外径的松解孔13或不具有吃齿141的透空处,来使二织带2可呈任意滑移的调整特性,且仅需将二织带2旋动一角度,即可使二织带2于织带扣1较小空间的啮合部14处作一定位,而因为此种全新的单件式织带扣1的设计,便可广泛运用于鞋子、袋子及衣物等物件上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织带扣,其特征在于由一组模具直接射出成型,其具有可供织带穿入的中空穿置道,并于穿置道二侧设有柱状限位端,且中央为一分隔柱,并于限位端上方形成有松解孔,松解孔为不具有吃齿的织带穿置空间,另外分隔柱二边则形成有啮合部,其啮合部表面上凸设有可供夹紧织带使用的吃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扣,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端内侧及分隔柱二边的松解孔及啮合部的所在位置,亦可呈互换状态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扣,其特征在于该松解孔为略大于织带外径的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扣,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端于相对内侧具有一恰可供织带外径贴合的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扣,其特征在于该吃齿为复数长条状排列的角锥体,且使其角锥体的方向与织带的径向呈相互交错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带扣,其特征在于该吃齿为复数独立阵列或长条状的倒刺、锯齿、尖锥体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扣,其特征在于该织带扣的底部中央为一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扣,其特征在于该织带扣的下方向外延设出一较宽的车缝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带扣,由一组模具直接射出成型,其具有可供织带穿入的中空穿置道,并于穿置道二侧设有柱状限位端,且中央为一分隔柱,并于限位端上方形成有松解孔,松解孔为不具有吃齿的织带穿置空间,另外分隔柱二边则形成有啮合部,其啮合部表面上凸设有可供夹紧织带使用的吃齿。它以全新的单件式织带扣的设计,来达到操作简易、成本低廉且可有效固定织带的目的。
文档编号A44B11/00GK1337192SQ00120870
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3日
发明者赖锦国, 谢云美, 廖宏斌 申请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