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伞的固定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285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遮阳伞的固定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伞的结构技术,是一种遮阳伞的固定夹结构。
已有的遮阳伞业已广泛应用,但其固定结构都是与地面相结固的,或是插入地下,或是以底盘安置于地面,这在许多场合不适用,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遮阳伞的固定夹结构,使该结构可组设于婴儿车、老人电动车或者轮椅的适当处,因为该结构可夹掣不同外径杆件定位,无论受夹掣的杆件设为垂直向的、水平向的或任一斜方向的,该固定夹皆可借由适当枢转调整固伞件,达到稳固撑立遮阳伞定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于该遮阳伞的固定夹结构是由左夹件、左胶片、弹性元件、右胶片、右夹件、固伞件、穿杆及锁固件等组成;其中左夹件,是内端面设有凹槽的杆件夹持构造,其内端面二侧分别设有弧凹部及枢扣凸条,于枢扣凸条的中心处设一枢合孔及枢杆导槽,另于凹槽的内部二侧对称凸设具有内孔的套筒,凹槽的中段凸设一具有跑道形穿孔的套杆环,左夹件的外端面对应穿孔的位置设一矩形嵌槽;左胶片,是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片体,其对应左夹件的弧凹部偏侧设一弧曲段,左胶片的中段对应左夹件的穿孔设一跑道形穿孔,左胶片的外端面对应左夹件二侧套筒的位置设以凸块;弹性元件是一可适当压缩的构件;右胶片是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片体,其偏侧设一弧曲段,其中段设一穿孔,右胶片的外端面二侧适当位置设以凸块;右夹件,是内端面设有凹槽的杆件夹持构造,其内端面二侧分别设有弧凹部及枢杆,于凹槽的内部二侧对称凸设具有内孔的套筒,凹槽的中段凸设一具有穿孔的套杆环,并右夹件的外端面连贯穿孔的位置设一套件槽,此套件槽的底面设有诸多呈圆形排列的棘齿;固伞件,是由连结片、弯折段及伞杆定位筒组成,其连结片由柱段及弧形延伸板一体成型,该延伸板的前、后端面分别设一凸环及一嵌件槽,于凸环的环面设有诸多呈圆形排列的棘齿,凸环的中心处设一穿孔;穿杆,是一端设有矩形头、另端外部设置螺纹段的杆体;锁固件,是外端面突设操作板的中空环体,其内端面设一具有螺纹孔的凸环;借由上述构件组成的固定夹,可组设于婴儿车、老人电动车及轮椅等的杆件适当处,以供遮阳伞的主杆下端插固,以利乘坐者遮蔽阳光。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越性在于1、该固定夹可组设婴儿车、老人电动车或者轮椅的适当杆件a处,因为该结构可夹掣不同外径杆件定位,无论受夹掣的杆件设为垂直向的、水平向的或任一斜方向的,该固定夹皆可借由适当枢转调整固伞件16,达到稳固撑立遮阳伞定位的目的(如图3所示)。
2、该固定夹1可夹掣不同外径尺寸杆件定位(如图4、5所示),且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左、右片体12、14的弧曲段121、141,可产生防止固定夹11夹掣杆件不当滑动的功效;3、该固定夹,其构件精简、产生制造成本低廉、组立程序极为节省人力工时,且夹持杆件定位有利撑持遮阳伞的功效增进;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构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供遮阳伞定位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供遮阳伞定位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供遮阳伞定位的A’---A’剖视示意图。
图号说明1固定夹 11左夹件 111、151凹槽 112、152弧凹部113枢扣凸条 114枢合部 115枢杆导槽 116、154内孔 117、155套筒118、122、142、156、1616穿孔 119套杆环 110矩形嵌槽 12左胶片121、141弧曲段 123、1613、183凸环 13弹性元件 14右胶片 143凸块15右夹件 153枢杆 157套件槽 158、1615棘齿 16固伞件161连结片1611柱段 1612延伸板 1614嵌件槽 163伞杆定位筒17穿杆 18锁固件 181操作板 182螺纹孔 a杆件如
图1、2所示,固定夹1是由左夹件11、左胶片12、弹性元件13、右胶片14、右夹件15、固伞件16、穿杆17及锁固件18等组成;其中左夹件11,是内端面设有凹槽111的杆件夹持构造,其内端面二侧分别设有弧凹部112及枢扣凸条113,于枢扣凸条113的中心处设一枢合孔114及枢杆导槽115,另于凹槽111的内部二侧对称凸设具有内孔116的套筒117,凹槽111的中段凸设一具有跑道形穿孔118的套杆环119,左夹件11的外端面对应穿孔118的位置设一矩形嵌槽110;左胶片12,是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片体,其对应左夹件11的弧凹部112偏侧设一弧曲段121,左胶片12的中段对应左夹件11的穿孔118设一跑道形穿孔122,左胶片12的外端面对左夹件11二侧套筒117的位置设以凸块123;弹性元件13是一可供17穿贯的可适当压缩的构件;右胶片14是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片体,其偏侧设一弧曲段141,其中段设一穿孔142,右胶片12的外端面二侧适当位置设以凸块143;右夹件15,是内端面设有凹槽151的杆件夹持构造,其内端面二侧分别设有弧凹部152及枢杆153,于凹槽151的内部二侧对称凸设具有内孔154的套筒155,凹槽151的中段凸设一具有穿孔156的套杆环157,并右夹件15的外端面连贯穿孔156的位置设一套件槽158,此套件槽158的底面设有诸多呈圆形排列的棘齿159;固伞件16,是由连结片161、弯折段162及伞杆定位筒163组成,其连结片161由柱段1611及弧形延伸板1612一体成型,该延伸板1612的前、后端面分别设一凸环1613及一嵌件槽1614,于凸环1613的环面设有诸多呈圆形排列的棘齿1615,凸环1613的中心处设一穿孔1616;穿杆17,是一端设有矩形头171、另端外部设置螺纹段172的杆体;锁固件18,是外端面突设操作板181的中空环体,其内端面设一具有螺纹孔182的凸环183;组设该固定夹1时,请参阅图2、4,首先将右夹件15的枢杆153,经由枢杆导槽115进入左夹件11侧部枢扣凸条113的枢合孔114内部,则左、右夹件11、15可枢合连结;续将左胶片12外端面二侧凸块123迫推进入左夹件11二套筒117的内孔116中,则左胶片12可定位于左夹件11的凹槽111的外缘;再将右胶片14外端面二侧凸块143迫推进入右夹件15二套筒155的内孔154中,则右胶片14可定位于右夹件15的凹槽151外缘;再将穿杆17依序穿贯左夹件11的穿孔118、左胶片12的穿孔122、弹性元件13的中心、右胶片14的穿孔142、右夹件15的穿孔156、固伞件16的延伸板1612的中心穿孔1616,穿杆17穿贯端的螺纹段172与锁固件18的螺纹孔182对应螺合,则固定夹1的构件组设完成。
当该固定夹1与婴儿车、老人电动车或轮椅的适当杆件a夹合时,如图3、4所示,其左、右夹件11、15可呈V型开启,而杆件a的外径可嵌合于左、右夹件11、15的弧凹部112、152及左、右胶片12、14的弧凹段121、141内部,且穿杆17的螺纹段172与锁固件18的螺纹孔182对应螺合及弹性元件13的压缩弹力,可使左右夹件11、15夹掣杆件a的定位功效确实;另外,当所夹固的杆件a外径越大时(如图5所示)其左、右夹件11、15呈V型开启的角度则加大。
当操作该固定夹1时,其右夹件15的棘齿159与固伞件16的棘齿1615相互齿合,可产生左右夹件11、15与固伞件16连结稳固的功效,当左、右夹件11、15因杆件的设置角度非垂直向或水平向时,使用者可转动锁固件18致使棘齿159、1615的齿合脱离,随后枢转固伞件16以调整撑伞的角度,另当固伞件16调整确实时,使用者再转动锁固件18,使棘齿159、1615的齿合再次齿合或脱离,随后枢转固伞件16,以调整撑伞的角度。
权利要求一种遮阳伞的固定夹结构,是由左夹件、左胶片、弹性元件、右胶片、右夹件、固伞件、穿杆及锁固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左夹件,是内端面设有凹槽的杆件夹持构造,其内端面二侧分别设有弧凹部及枢扣凸条,于枢扣凸条的中心处设一枢合孔及枢杆导槽,另于凹槽的内部二侧对称凸设具有内孔的套筒,凹槽的中段凸设一具有跑道形穿孔的套杆环,左夹件的外端面对应穿孔的位置设一矩形嵌槽;左胶片,是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片体,其对应左夹件的弧凹部偏侧设一弧曲段,左胶片的中段对应左夹件的穿孔设一跑道形穿孔,左胶片的外端面对应左夹件二侧套筒的位置设以凸块;弹性元件是一可适当压缩的构件;右胶片是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片体,其偏侧设一弧曲段,其中段设一穿孔,右胶片的外端面二侧适当位置设以凸块;右夹件,是内端面设有凹槽的杆件夹持构造,其内端面二侧分别设有弧凹部及枢杆,于凹槽的内部二侧对称凸设具有内孔的套筒,凹槽的中段凸设一具有穿孔的套杆环,并右夹件的外端面连贯穿孔的位置设一套件槽,此套件槽的底面设有诸多呈圆形排列的棘齿;固伞件,是由连结片、弯折段及伞杆定位筒组成,其连结片由柱段及弧形延伸板一体成型,该延伸板的前、后端面分别设一凸环及一嵌件槽,于凸环的环面设有诸多呈圆形排列的棘齿,凸环的中心处设一穿孔;穿杆,是一端设有矩形头、另端外部设置螺纹段的杆体;锁固件,是外端面突设操作板的中空环体,其内端面设一具有螺纹孔的凸环。
专利摘要一种遮阳伞的固定夹结构,是由左夹件、左胶片、弹性元件、右胶片、右夹件、固伞件、穿杆及锁固件等组成;左夹件,是内端面设有凹槽的杆件夹持构造,其内端面二侧分别设有弧凹部及枢扣凸条,左胶片,是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片体,右胶片是由软质塑胶一体成型的片体,右夹件,是内端面设有凹槽的杆件夹持构造,固伞件,是由连结片、弯折段及伞杆定位筒组成,穿杆一端设有矩形头、另端有螺纹段的杆体;锁固件外端面突设操作板的中空环体。
文档编号A45B25/08GK2497594SQ0123348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世卿 申请人:李世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