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00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合/脱离型带扣或者紧固装置,在其中一个凸状部件的插入体插入到一个包容部件的壳体中。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到一个带扣或者紧固装置,它适合在衣物、袋子、手提袋、包以及类似的弯曲表面上使用。
背景技术
一种凸状部件的插入体插入到包容部件的壳体中类型的带扣或者紧固装置被广泛使用的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7-210就公布了一种易于配合所使用产品的表面形状的带扣。这个带扣例如设置了一个凸状部件2',它由一个连结体5 1'和一个接合体5'构成,如图23所示。连结体51'有一个接带件7'、一对侧框架34'以及一个可以可转动地枢轴支在该对侧框架34'之间的基件25'。该接合体5'有一个接合部分29'和一个可转动地轴支在基件25'上的连接部分50'。
包容部件1'由一个接带部分38'和一个壳体4'构成。壳体4'有一个接合部分15',接合部分29'就与之可转动地接合。当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接合时施加拉力,另一些包括一根连接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的带子的部件就可以绕三个方向的轴转动。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8-154711公布了这样一种带扣,其中施加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上的拉伸荷载会变为接合两个部件的压力。如图24所示,这种带扣包括一个包容部件1",它在一端有一个壳体4",在另一端有一个第一接带部分52"以用来连接带子B";以及一个插入体5",它在一端有一个可脱离地插入壳体4"的插入臂部分26",在另一端有一个第二接带部分53"以用来连接带子B"。第二接带部分53"设置在与插入体5"分开的L形可转动接带件54"上。
L形可转动的接带件54"的一个端部与插入体5"可转动地连接。当插入体5"插入到壳体4"并与之接合后,凸状部件2"和可转动接带件54"就相互转动,以使第二接带件53"与导向部分55"相对并横过壳体4"。因此,施加在包容部件1"和凸状部件2"上的拉伸荷载就通过可转动的接带件54"变为接合两个部件的压力荷载。
在所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7-210中所公布的带扣中,凸状部件2"可以相对包容部件1'在三个方向上变动,所以在凸状部件2'前端的接带件7'可以自由的变动。但是,由于连接到壳体4'的带子不能相对壳体4'自由变化,所以这就缺乏对所使用产品表面形状的适应性。
在所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8-154711中公布的带扣中,带有接带部分的L形可转动接带件54"可转动地连接到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端部。但是,带扣通过一个特殊的带扣使用状态将施加在其上的拉伸荷载变为压力荷载,例如通过在凸状部件2"的插入臂部分26"插入到包容部件1"的壳体4"中并与之接合后,相互转动凸状部件2"和可转动的接带件54"。因此,带子B"相对于带扣的拉伸方向不能自由地变化。

发明内容
正是考虑了上述问题,才设计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一凸状部件带有一包容部件的插入型带扣或者紧固装置,其中一根与带扣或者紧固装置相连的带子可以相对带扣或者紧固装置以一个不平整的方式在一个水平表面上自由转动,该带扣或者紧固装置易于适应使用带扣或者紧固装置的产品的表面曲线,因此可以方便且牢固地实现带子的紧固操作。
此外,在该接带部分可以自由转动的插入型的带扣或者紧固装置中,带子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机构和结构来放置在包容部件和凸状部件上。
再有,该插入型带扣或者紧固装置可以形成为这样一种类型,其中放置在包容部件或者凸状部件上的带子长度只相对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可调节;或者形成为这样一种类型,其中两个部件都固定带子。带扣也可以形成为一种类型,其中带子的长度相对两个部件都可以调节。因此,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各种类型产品的插入型带扣或者紧固装置,并且它成形为在拉紧带子时不会被抬起,以实现稳定的带子拉紧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入型的带扣或者紧固装置,其中凸状部件的一个插入体插入到一个包容部件的壳体中,以及其中凸状部件由该插入体和一个接带框架构成,插入体和接带框架是分开成形的,且插入体的基端和接带框架是可自由转动地互相连接的,开且包容部件由该壳体和一个接带框架构成,壳体和接带框架是分开成形的,且壳体的前端和接带框架是可自由转动地互相连接的。为了叙述方便起见,在下文中术语“带扣”所指包括紧固装置。
此外,更好的是凸状部件有一对设在插入体基件两侧的凸出件,且它们朝与从基件上凸出的插入臂部分相反的方向凸出;设置从凸出件的外表面上横向伸出的轴,它们能可自由转动地固定接带框架;以及在U形的接带框架两侧的框架件前端都设置轴孔,它们使轴可自由转动地枢轴接合。
还有,更好的是包容部件有一对在壳体的与插入开口相对的前端两侧处外凸的凸出件;轴从凸出件的外表面上横向伸出,它们能可自由转动地固定接带框架;以及在U形的接带框架两侧的框架件前端都设置轴孔,轴可自由转动地与之枢轴接合。
再有,更好的是构成凸状部件的插入体和接带框架及构成包容部件的壳体和接带框架是用热塑树脂通过整体模制或者热挤压成形的,并且成形为插入体和接带框架、以及壳体和接带框架是分别互相连接的。
再有,更好的是设置在凸状部件和包容部件中的接带框架中的一个有一个带子调节机构,该机构由一个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和一个用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构成,它们是相互平行的,且接带框架中的另一个有一个用来连接带子的接带件。
作为选择,更好的是设置在凸状部件和包容部件中的两个接带框架都只有用来连接带子的接带件。
作为选择,更好的是设置在凸状部件和包容部件中的两个接带框架都有带子调节机构,各机构都由一个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和一个用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构成,它们是相互平行的。
还有,更好的是设置在包容部件和凸状部件的接带框架上的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和用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放置在右/左框架件之间,并使钩住件和夹固件在夹固作用点位于拉伸线上时向带子拉伸荷载的中心线上方偏转。
再有,更好的是在包容部件和凸状部件中的接带框架上设置一个阻碍件,用来在拉紧带子时阻止接带框架的抬起。该阻碍件设在接带框架的右/左框架件之间,并在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和用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的外侧。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带扣的一个包容部件和一个凸状部件分开时的立体图;图2为同一带扣的包容部件的前视图;图3为同一带扣的包容部件的背视图;图4为同一带扣的包容部件的侧视图;图5为同一带扣的凸状部件的前视图;图6为同一带扣的凸状部件的背视图;图7为同一带扣的凸状部件的侧视图;图8为同一带扣凸状部件沿图5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9为同一带扣的一个前视图,所示的是其使用状态;图10为同一带扣在使用状态下沿图9中线X-X的剖面图;图11为凸状部件前视图,所示的是接带框架一种带有一个长度调节机构的修改变型;图12为同一接带框架沿着图11中线XII-XII的剖面图;图13为与图10相应的一个剖面图,所示的是带子连接到同一接带框架时的使用状态;图14为与图12相应的一个剖面图,所示的为同一接带框架的另一个修改变型;图15为表示同一接带框架的再另一个修改变型的凸状部件前视图。
图16为同一接带框架沿图15中线XVI-XVI的剖面图;图1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带扣的包容部件前视图;图18为同一带扣的凸状部件的前视图;图19为表示同一带扣的使用状态的前视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带扣的包容部件的前视图;图21为同一带扣的凸状部件的前视图;图22为表示同一带扣的使用状态的前视图;图23为一个人们所熟知的插入型带扣的立体图;以及图24为表示另一个人们所熟知的插入型带扣的接合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带扣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带扣中,如图1所示,一个包容部件1包括一个壳体4和一个接带框架6,一个凸状部件2包括一个插入体5和一个接带框架7。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插入到包容部件1的壳体4中并与之接合。包容部件1的壳体4和接带框架6以及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用诸如聚酰胺、聚醛、聚丙烯、聚丁烯、三邻苯二甲酸盐、或其它任何这类含有耐磨加强剂的热塑树脂通过注模成形或者热挤压成形。
下面将描述示于图1至10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带扣。包容部件1为一个扁平的壳体4,该壳体包括一片顶板9、一片底板10、侧壁13以及一片前壁17,如图2至4所示。在顶板9和底板10的各自中心处都设置了一个中间分隔物11,它沿着长边方向延伸,以连接顶板9和底板10。壳体4的一端以及侧壁13两侧的一部分都切去了,以在其一端开口处形成一个插入口12,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就可以插入到其中。此外,各侧壁13的一部分切割成曲线形以形成开口14。
当凸状部件2插入到壳体4中,凸状部件2的插入臂部分26通过开口14露出来。如果按下插入臂部分26的外露按压部分28,形成在插入臂部分26前端顶面和底面上的接合凸起29就从设在壳体4顶板9和底板10的内表面上的接合部分15中脱离。
在设置在壳体4顶板9和底板10内表面的中间分隔物11的两侧都设置了用来导向设在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上的导向件30的导向槽18,它们是凹入的。导向槽18形成为穿透壳体4的前壁17。在底板10上设置了两个核心孔16以形成一对设置在顶板9和底板10内表面上的接合部分15。接合部分15形成为向内的钩状,以使它们与设在插入臂部分26前端的钩状接合凸起29相应。
在壳体4的前端或在前壁17的两侧都设置一对凸出件19,它们是向前凸出的。在各凸出件19的一个外侧面上设置了轴21,轴是向外凸出或者说在一个横向的方向上,以可旋转地支承接带框架6。在该对凸出件19每一个的内侧都放置了一个斜角的加强部分20,以加强凸出件19。在另一方面,接带框架6构造成一个细长的U形,并且在其中心处有一个用来接上带子的接带件38。在框架件22的前端其两侧都设有轴孔23,以支承轴21。因此,接带框架6就可以相对壳体4自由旋转。
通过在连接部分放置一个圆柱形的型芯并且用热塑树脂注模或者热挤压,壳体4和接带框架6整体成形为一个连接的状态。因此,壳体4和接带框架6支承成可以自由地转动。当轴21成形为一个小凸起的形式并且轴孔23成形为凹口以使两者压配合时,就允许分别模制壳体4和接带框架6,这样壳体4和接带框架6也可以相互自由转动。这种类型的包容部件1适合于不承受强拉力的小型带扣。
如图5至8所示,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有一对设在其两侧的插入臂部分26,且这对插入臂部分26是向前凸出的。各个插入臂部分26包括一个在中心处的沿其长向延伸的细长凹孔部分27,以使它们可以在一个平面内易于弹性变形。插入臂部分26的外侧部分的中心向侧面弯曲,以形成按压部分28。当插入臂部分26插入到壳体4中时,它们通过壳体4的开口14外露。在插入臂部分26前端的内侧设有一个钩状的接合凸起29,它可以与设在壳体4中的接合部分15接合,并且该接合凸起29的顶面和底面都是凸出的。从基件25的中心处凸出一对凸出导向件30,它们可以接受设在壳体4中的中间分隔物11并在导向槽18中滑动。
在插入体5的基件25的两侧设有一对凸出件31,它们向插入臂部分26相对的方向凸出。在各凸出件31的外侧面上设有一轴33,该轴向外或者横向凸出,以支承接带框架7。一对凸出件3 1的每一个的内侧都设置了一个斜角形的加强部分32,以加强凸出件31。在另一方面,接带框架7一般形成为U形。在接带框架7的内侧设有一个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36,同时在接带框架7的外侧设有一个用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37,它们在框架件34的两侧之间延伸。钩住件36的前端和后端部分形成为带有锋利的刃口部分39。在夹固件34的底面形成有一个防止滑动的不平整面36,以形成一个带子调节机构。然后,在各框架件24的前端两侧都设有一个轴孔35,以支承设在插入体5凸出件31上的轴33,来使接带框架7可相对插入体5自由转动。
如包容部分1的壳体4和接带框架7的模制方法一样,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也是用热塑树脂整体成形,并且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用一个圆柱形的所放置的型芯连接,以使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被可相互自由转动地支承。此外,允许轴21成形为一个小凸起的形式及轴孔23成形为凹口的,并通过压配合将两个部件接合起来,且它们是可方便地转动的。因此,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是可以自由转动的。
至于带扣的使用状态,带子B的一端连接到包容部件接带框架6的接带件38上,如图9所示。带子B的另一端从夹固件37底面的下面穿过,并且缠绕在钩住件36上,然后在夹固件37和先前放置的带子B之间穿过,以拉到外面。在此后,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就插入到包容部件1的壳体4中以使两者相互接合。然后,通过拉动从凸状部件2的接带框架7出来的带子B,就可以将带子B牢固地拉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带子B被拉紧,接带框架7的接带侧就如图10所示的稍稍抬起。
如图11和12所示,接带框架7的框架件34形成为其中间部分从轴孔35向上弯曲。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36和用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37形成在框架件34之间,当在夹固件37上的夹固作用点S位于拉伸荷载的中心线C上时,钩住件36和夹固件37就向拉伸荷载中心线C的上方弯起。如果接上了带子B并拉紧它,带子和接带框架7就能准确且美观地固定带子B,同时也防止了过多的抬起,如图13所示。
如果不将接带框架7的框架件34形成为其侧面为曲线形,也可以使框架件34的侧视形大致为一个鸡蛋形并且底线是直的,如图14所示。因此,框架件34的底面就可以与所使用产品的表面相接触。这样,接带框架7就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拉紧带子。
不仅如此,如图15和16,接带框架7的框架件34也可以形成为其侧视形是直的。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36和用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37从框架件34的内侧向外侧放置。此外,在其更外侧设置了用来阻碍接带框架7抬起的阻碍件41。于是就完成了接带框架7。带子B从阻碍件41上面穿过,然后再在夹固件37下面穿过。于是带子B就从下面缠绕在钩住件36上,并从先前从夹固件37下面引入的带子B和夹固件37之间穿过,然后再从阻碍件41上方释放出去。如果拉紧了带子B,接带框架7的阻碍件41就在带子B的拉伸荷载作用下向下压,以防止接带框架7的上抬。因此,当壳体4和接带框架6,或者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相互自由转动以适应产品表面的形状时,就可能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紧紧地拉紧带子B。
为了释放拉紧的带子B,压下从包容部件1的壳体4中的开口14露出的插入臂部分26的按压部分28,以将插入臂部分26退回到壳体4中。通过释放接合部分15和接合凸起29之间的接合,就可以方便地松开带子B。
同时,用于包容部件1和用于凸状部件2的带子可以是独立的。通过将带子的一端固定在产品上而其另一端接到包容部件1的接带框架6的接带件38上,同时将另一根带子的一端固定到产品上并将其另一端穿入凸状部件2接带框架7的钩住件36和夹固件37形成的调节机构中,就可以为使用而调节带子的长度。
(第二实施例)下文将对图17至1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带扣进行描述。该带扣的包容部件1与第一实施例带扣的包容部件1的结构相同。带有用来连接带子的接带件38的接带框架6与设在壳体4两侧的一对凸起件19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尽管凸状件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带扣的插入体5形状相同,但连接到插入体5上的接带框架7的形状是不同的。用来连接带子的接带件38设置在接带框架7两侧的框架件34的前端之间。该带扣是用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热塑树脂通过注模或者热挤压来整体成形的。
至于带扣的使用状态,设在包容部件1和凸状部件2上的接带框架6、7只有接带件38来连接带子。这种类型的带扣可以用于无需调节带子长度的连接位置上。例如,如图19所示,两根带子固定在一个所使用产品上。包容部件1的接带框架6和凸状部件2的接带框架7连接到带子B的各个端部。在一个用于装小件物体、可携带产品或者类似的物体的包悬挂在一根带子B上后,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就插入包容部件1的壳体4并与之接合。该带扣用来在一个大尺寸的手提袋上挂一个较小的袋子。因此,由于该带扣无需调节带子并且连接在设于带扣上的接带框架6、7的带子可以自由转动,所以该带扣可以制作成较小的尺寸并且易于操作。
(第三实施例)最后将对图20至2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带扣进行描述。凸状部件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带扣凸状部件2的形状相同。一个接带框架7可转动地连接在插入体5的基件25两侧的一对凸出件31上,该接带框架7包含一个在其内侧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36和一个在其外侧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37。尽管包容部件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带扣的壳体4相同,但是连接到壳体4上的接带框架6的结构是不同的。用来在内侧钩住带子钩住件36和用来在外侧夹固带子的夹固件37设置在接带框架6两侧的框架件22之间,以能对带子的长度进行调节。该带扣是用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热塑树脂通过注模或者热挤压来制造的。
至于带扣的使用状态,可转动地连接在包容部件1和凸状部件2上的各接带框架6、7包括用来钩住带子的钩住件36和用来夹固带子的夹固件37。当这种类型的带扣连接到所使用产品上时,可以在任何一侧或者设在包容部件1和凸状部件2上的接带框架6、7中的任何一个来自由调节带子的长度。
本发明的带扣具有上面所述的结构,并且使用该结构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一个插入式的带扣中,凸状部件2是由一个插入体5和一个接带框架7构成,这两个部件是分别成形的,并且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是可自由转动地相互连接的;同时,包容部件1由一个壳体4和一个接带框架6构成,这两个部件是分别成形的,并且壳体和接带框架6是可自由转动地相互连接的。因此,这种凸状部件2插入包容部件1的带扣中,设在带扣两侧的接带框架6、7可以相对包容部件1的壳体4和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自由转动。因此,这种带扣能很容易地配合所使用产品的表面形状,尤其是其曲线的形状,所以紧固操作方便、可靠又美观,且可以实现稳定的拉紧。
此外,凸状部件2的凸出件31在一个与插入臂部分26相反的方向上从插入体5基件25的两侧凸出,同时轴33从凸出件31的外表面凸出,并且在接带框架7两侧前端的框架件具有轴孔35,轴孔35通过宽松地于其中接受轴33,以支承轴33。因此,凸状部件2的接带框架7可以方便且牢固地连接到插入体5上,并且接带框架7可以通过平滑的转动操作来转动。
不仅如此,包容部件1的凸出件19从壳体4的两侧前端凸出,且方向与壳体4的插入开口相对,轴21在凸出件19的外表面上凸出,同时在U形接带框架6两侧的框架件22前端处设置在轴孔23,轴21可以与它们接合并自由转动。因此,接带框架6可以方便且牢固地连接到壳体4上,而且接带框架6可以通过平滑的转动操作来转动。
再有,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以及包容部件1的壳体4和接带框架6是通过用热塑树脂整体浇铸成形的。因此,带扣的凸状部件1和包容部件2是易于制造的。
设置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中的接带框架7、6中的一个带有一个用来钩住带子B的钩住件36和一个用来夹固带子B的夹固件37,两者是设置成相互平行的,同时另一个接带框架7、6具有一个用来连接带子B的接带件38。也可以设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中的接带框架7、6都只有连接带子B的接带件38,或者设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中的接带框架7、6都有一个用来钩住带子B的钩住件36和一个用来夹固带子B的夹固件37,且两者是平行放置的。因此,可以产生以下的效果。
可适应所使用产品的插入型带扣的形式可以包括细长形、微型、或者带子固定到该两个部件上的、或者在两个部件处带子的长度都是可以调节的。因此,带扣的拉紧操作可以平滑进行,以很快达到使用者的要求。
不仅如此,在接带框架6、7之间的用来钩住带子B的钩住件36和用来夹固带子B的夹固件37可以在框架6、7之间放置成当夹固作用点在拉伸作用线上时,它们向拉伸荷载中心线的上方弯起。也可以在用来钩住带子B的钩住件36和用来夹固带子B的夹固件37的外侧设置一个用来阻碍接带框架6、7抬起的阻碍件41。因此,即使设置了带子长度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也决不会在拉紧带子B时由于带子B的拉伸荷载而从产品表面抬起。因此,带子B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可靠且美观地被拉紧。
参考标号1 包容部件2 凸状部件4 壳体5 插入体6 接带框架(包容部件)7 接带框架(凸状部件)12 插入口19 凸出件(包容部件)21 轴(包容部件)22 框架件(包容部件)23 轴孔(包容部件)25 基件26 插入臂部分31 凸出件(凸状部件)33 轴(凸状部件)34 框架件(凸状部件)35 轴孔(凸状部件)36 钩住件37 夹固件38 接带件41 阻碍件C 拉伸荷载的中心线S 夹固作用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扣,其中凸状部件(2)的一个插入体(5)插入到一个包容部件(1)的壳体(4)中,其特征在于凸状部件(2)由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构成,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是分开成形的,同时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是可自由转动地互相连接的;以及包容部件(1)由壳体(4)和接带框架(6)构成,壳体(4)和接带框架(6)是分开成形的,同时壳体(4)和接带框架(6)是可自由转动地互相连接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凸状部件(2)有一对从插入体(5)基件(25)两侧凸出的凸出件(31),且它们是向与插入臂部分(26)相反的方向凸出的;设置从凸出件(31)的外表面伸出的轴(33);以及在接带框架(7)两侧的框架件(34)前端都设置轴孔(35),轴(33)能可自由转动地与之接合,所以轴(33)由轴孔(35)枢轴地支承,接带框架(7)的形状为U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包容部件(1)有一对在壳体(4)的与插入开口(12)相对的前端两侧处外凸的凸出件(19);设置从凸出件(19)的外表面伸出的轴(21);以及在U形的接带框架(6)两侧的框架件(22)前端都设置轴孔(23),轴(21)能可自由转动地与之接合,所以轴(21)由轴孔(23)枢轴地支承,接带框架(6)的形状为U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凸状部件(2)的插入体(5)和接带部件(7)及包容部件(1)的壳体(4)和接带框架(6)是用合成树脂通过整体模制成形的,并且成形是在一个互相连接的状况下进行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中的接带框架(7、6)中的一个有用来钩住带子(B)的钩住件(36)和一个用来夹固带子(B)的夹固件(37),它们是相互平行的,同时接带框架(7、6)中的另一个有一个用来连接带子(B)的接带件(3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中的两个接带框架(7、6)都有用来连接带子(B)的接带件(3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凸状部件(2)和包容部件(1)中的两个接带框架(7、6)都有用来钩住带子(B)的钩住件(36)和用来夹固带子(B)的夹固件(3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接带框架(6、7)上的用来钩住带子(B)的钩住件(36)和用来夹固带子(B)的夹固件(37)放置在框架件(22、34)之间,并使钩住件(36)和夹固件(37)在夹固作用点(S)在拉伸线(C)上时向带子拉伸荷载的中心线(C)上方偏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件(22、34)之间设置一个用来阻止接带框架(6、7)抬起的阻碍件(41),并且它位于接带框架(6、7)处的用来钩住带子(B)的钩住件(36)和用来夹固带子(B)的夹固件(37)的外侧。
全文摘要
在一种一个凸状部件(2)的一个插入体(5)插入到一个包容部件(1)的壳体(4)中的带扣中,凸状部件(2)由一个插入体(5)和一个接带框架(7)构成,插入体(5)和接带框架(7)是分开成形的,且插入体(5)的基端和接带框架(7)是可自由转动地互相连接的;以及包容部件(1)由壳体(4)和一个接带框架(6)构成,壳体(4)和接带框架(6)是分开成形的,且壳体(4)的前端和接带框架(6)是可自由转动地互相连接的。因此,该带扣易于适应所使用产品的表面形状,尤其是在其为曲面的状况下,因此实现了稳定的拉紧。
文档编号A44B11/25GK1398559SQ0212738
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3日
发明者村井隆吉, 川村良次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