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01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纳米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纳米材料的纳米鞋垫。
背景技术
中医理论认为足部有丰富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双足的穴位对人体的心、脾、胃等脏器有很大影响。双足离心脏最远,代谢功能不好,经常按摩足底,能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养料和氧气供应增多,新陈代谢旺盛。
人们每走一步,脚就要承受近乎两倍人体的重量,跑步时承受的压力更高,受到的震荡也更大,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人的头部、肘部、脊椎和膝盖等因受到反作用力和震动的影响,而容易造成伤害。
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硅的纳米微粒能够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在国外被称为“阳光生命线”。该射线具有强烈的渗透力,能渗入皮肤及皮下组织深层处与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吸收,从而激发肌体细胞活性,有效地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细胞供养,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银、氧化银和银、铜、锌离子具有广谱性的抑菌和抗菌作用,其纳米微粒则抑菌、抗菌作用更强。纳米级银系微粒对大肠杆菌、金黄色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都有强烈的抑菌和杀灭作用。它且具有广谱、无耐药性、不受酸碱度影响、亲水、环保等多种功能。特别是银离子是一种集安全性、广谱性为一体的新型无机抗菌抑杀菌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提供一种具有抑菌、抗菌,按摩、减振,吸收和反射远红外线功能的纳米鞋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纳米鞋垫由下至上的层次结构依次是弹性材料层和织物层,在织物层与弹性材料层之间还具有一层纳米材料层,或所述的织物层含有纳米材料,所述的纳米材料含有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
作为优化,所述纳米材料还含有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
作为优化,所述的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是选自银、氧化银和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也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含铜离子和或锌离子的纳米微粒。
作为优化,所述的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优选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银离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耐热性,耐药性,耐候性及优异的添加性能。
作为优化,所述的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选自溴化银、氯化银、硝酸银、硅酸银、磷酸银和硫酸银。
作为优化,所述的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硅。纳米级氧化锌也具有杀菌和除臭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的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优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
作为优化,所述的纳米材料涂在织物层的下面。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材料层的上面制有用于按摩和减振的多个凸起和凹槽。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材料层为聚氨酯海棉层,其下面制有用于防滑的凸棱,其上面制有的全部或部分凸起和凹槽与足部反射区相对应全部或部分凹槽内制有或不制有贯通海棉层和织物层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纳米鞋垫的底基采用开放性的聚氨酯海棉,上面布满了流通微孔,几乎能完全的透气排汗,再加上鞋垫表面的凸起、凹槽和通孔的防回渗设计,所以能确保脚部干燥清爽。
其弹性材料层及凹槽、凸起可提供随身按摩,只要走路不停它就按摩不止。并且与足部反射区对应的凹槽和凸起可方便地实现对人体心、脾、胃等脏器的保健。
本发明纳米鞋垫具有极佳的弹性,能有效吸震,减少震动对身体各部位的伤害。其高弹性来自基层的高弹抗压材料以及用于强化弹性的凸起设计,弹性远远超过普通封闭性材料的鞋垫,再辅以止滑的下表面设计,确保脚、垫与鞋最优化匹配,使双脚在步行、跑步或长时间站立时得到更妥善的保护。
本发明纳米鞋垫具有超强的抑菌、抗菌能力,首先它以高透气、高吸水性来改善鞋内温热、潮湿的环境,使细菌失去滋生的温床。同时,银离子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鞋垫中的银离子纳米材料可发挥强吸附和光催化作用,细菌一旦接触其表面便被牢牢地吸附住,一方面,银离子或其它重金属离子迅速进入细菌内部,破坏其蛋白质,抑制细菌的生长;纳米材料的光催化作用,还可以释放活性氧,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经中国预防医学会检测,本发明纳米鞋垫4小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均达100%。
本发明纳米鞋垫还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在使用时纳米级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能够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在国外被称为“阳光生命线”,该射线具有强烈的渗透力,能渗入皮肤及皮下组织深层细胞与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吸收,有效地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细胞供养,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因此,本发明纳米鞋垫具有抑菌、抗菌,按摩、减振,吸收和反射远红外线的优点,具有预防足病,保健足部、脏器、大脑、关节和其它人体组织及除臭的功能。


图1是本发明纳米鞋垫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纳米鞋垫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纳米鞋垫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纳米鞋垫由下至上的层次结构依次是聚氨酯海棉层1和织物层2,在织物层2与聚氨酯海棉层1之间还具有一层纳米材料层3,所述的纳米材料涂在织物层2的下面。所述纳米材料含有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线纳米材料微粒。所述纳米材料还含有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所述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可以是溴化银、氯化银、硝酸银、硅酸银、磷酸银和硫酸银。所述的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所述聚氨酯海棉层1的上面制有用于按摩和减振的多个凸起4和凹槽5。所述聚氨酯海棉层1的下面制有用于防滑的凸棱;所述聚氨酯海棉层1的上面制有的部分凸起4和凹槽5与足部各反射区相对应;部分凹槽5内制有贯通聚氨酯海棉层1和织物层2的通孔6。注所述的银离子也可以是以沸石、磷酸盐、复合陶瓷为载体的银盐纳米微粒。
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纳米鞋垫由下至上的层次结构依次是聚氨酯海棉层1和织物层2,所述织物层2含有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含有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所述纳米材料还含有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所述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可以是溴化银、氯化银、硝酸银、硅酸银、磷酸银和硫酸银。所述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所述聚氨酯海棉层1的上面制有用于按摩和减振的多个凸起4和凹槽5。所述聚氨酯海棉层1的下面制有用于防滑的凸棱;所述聚氨酯海棉层1的上面制有的部分凸起4和凹槽5与足部各反射区相对应;部分凹槽5内制有贯通聚氨酯海棉层1和织物层2的通孔6。纳米微粒的添加方法可以是直接加入聚酯切片前的合成体系中,添加量为3%左右;母料添加纺丝(有效成份含量为40%),添加量为6-8%左右。
所述的织物层可以是涤纶、丙纶、锦纶、腈纶、粘胶纤维等。所述纳米微粒的粒径大部分在25nm左右,分布范围在10-100nm。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鞋垫,其由下至上的层次结构依次是弹性材料层和织物层,其特征在于在织物层与弹性材料层之间还具有一层纳米材料层,或所述织物层含有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含有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还含有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是选自银、氧化银和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也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含铜离子和或锌离子的纳米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优选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选自溴化银、氯化银、硝酸银、硅酸银、磷酸银和硫酸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优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涂在织物层的下面。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的上面制有用于按摩和减振的多个凸起和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是聚氨酯海棉层,其下面制有用于防滑的凸棱,其上面制有的全部或部分凸起和凹槽与足部各反射区相对应全部或部分凹槽内制有或不制有贯通聚氨酯海棉层和织物层的通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鞋垫。为解决现有鞋垫不具备保健功能的问题,其由下至上的层次结构依次是弹性材料层和织物层,在织物层与弹性材料层之间还具有一层纳米材料层,或所述织物层含有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含有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因此,其具有抑菌、抗菌,按摩、减振,吸收和反射远红外线的优点,具有预防足病,保健足部、脏器、大脑、关节和其它人体组织及除臭的功能。
文档编号A43B17/00GK1395895SQ0212901
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6日
发明者王晓喜 申请人:王晓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