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17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安全帽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骑乘机车强制戴安全帽是基于对头部的保护作用,因此安全帽的市场具有一定的规模,而推行安全帽强制条款最强有力的理由当然是“流汗总比流血好”的安全考虑。然而,真的必须流汗才有办法保护骑乘者的头部吗?倘若能够同时兼顾“不流血”与“不流汗”,将可提供给使用者更为舒适的安全帽。
对于安全帽而言,其主要诉求便是安全性及实用性,这也是现有技术的功能;因考虑其安全性,所以人的头部与外界之间具有一良好的包覆层,以保护头部免于碰撞的危险,然而一般安全帽的包覆层几乎都为合成树脂、保丽龙发泡体等高分子塑料,而因为保护层本身不具备良好的传热机制,所以使得安全帽会有局部聚热的效应,局部聚热所产生的高温将使人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因考虑其实用性,则该安全帽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构形与衬垫,若进一步考虑通风的舒适性,则在安全帽外壳上增设多个导流孔等等。
但以现有安全帽的专利而言,现有技术的主要功能均无法有效解决散热问题。诸如美国专利US 6,464,369号中以加装灯泡的方式,增加使用者在夜间黑暗处的安全性,使其它来车可注意到骑乘者;美国专利US 6,317,895号中增加缓冲装置,以吸收因碰撞所造成的冲击力,减少直接冲击以保护使用者;美国专利US 6,560,787号中以多层聚合物,如聚胺酯、聚丙烯等中间层介质以吸收震动或冲击,以减低外力碰撞而造成的冲击力。中国台湾专利TW579167号“安全帽通话装置”,是在安全帽中加装通话装置,使骑乘者能于行驶时,同时与他人通话;中国台湾专利TW 578465号“具发光杀菌效果的安全帽”,其上装设有可发出紫光或紫外光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利用紫外光的杀菌效果以清洁安全帽;中国台湾专利TW 564683号“安全帽的发型维持结构”,在安全帽内设有能穿透发层的撑起物件,避免发型因使用安全帽而改变。然而上述专利均未谈及散热或者去除聚热的问题。
为解决当今科技中运算效率日益增加的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已有许多具备高散热效率的散热元件应运而生,如热管、均热片、风扇、散热鳍片等等,上述产品皆已在电子器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倘若能将这些相关的冷却技术结合于日常生活用品,如安全帽,则势必大幅改善发生于日常生活用品上的聚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正是致力于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可应用于安全帽,可利用液气态的双向流场可快速导热的特性,以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可应用于安全帽,可藉由一遮蔽装置避免阳光直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可应用于安全帽,具有特殊构形,且可令安全帽内部的聚热快速导至通风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可应用于安全帽,可调整通风口的通风尺寸,以决定散热与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可应用于安全帽,使安全帽具有舒适使用的功能,进而提高市场接受度及占有率,并提高商业上的利益与发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应用于安全帽,该散热装置包含具有液气态的双向流场的均热单元,藉由一散热鳍片与通风口,使骑乘者头部的热量能由该均热单元传递至该散热鳍片、且由该散热鳍片传导至该通风口散出;该散热鳍片上方进一步设有绝热材料所制成的遮蔽单元以隔绝外部热量,且其前方设有一可调节该通风口的开关单元以控制散热效率。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散热装置应用于安全帽,该安全帽包括有壳体,且该壳体上方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内缘;该散热装置包含均热单元,具有沿该壳体的该内缘设置的构形,且该均热单元具有液气态的双向流场;至少一散热单元,接设于该均热单元,且向外延伸并露出于该壳体;及至少一通风口,位于该散热单元的前方。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该均热单元向外延伸且露出于该壳体处,至少一遮蔽单元铺设于该散热单元的上方。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该通风口处,至少一可调节该通风口的开关单元装设于该散热单元的前方。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均热单元由该壳体后端延伸至前端。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均热单元为热管、平板式热管、或均热片。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散热单元包括设置于该均热单元的多个散热鳍片、以及与散热鳍片相间隔的多条通道,该通道与通风口相连通。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遮蔽单元是由低导热系数的绝热材料所制成。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遮蔽单元为石棉、玻璃纤维、或多孔性材料。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开关单元具有呈两侧对开式的两拉门。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开关单元具有上下推拉的拉门。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散热单元接设于该均热单元的前端。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散热单元设于该均热单元的上方,该均热单元向上延伸有导热部与该散热单元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应用于安全帽时,可具有下列优点1、利用液气态的双向流场可快速导热的特性,可有效提高散热效率;2、可藉由一遮蔽装置避免阳光直射,并隔绝外部热量;3、利用该均热单元沿该安全帽壳体的内缘设置,而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特殊构形,可令安全帽内部的聚热快速导至通风处;4、藉由该开关单元调整通风口的通风尺寸,以在天气、温度等客观条件变化下,仍能获得安全帽使用的舒适性;及5、由上述各构件得到一具有有效散热功能的安全帽,使该安全帽能兼顾“不流血”与“不流汗”,进而增加市场接受度与占有率,并且提高商业利益。
为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实施例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应用于安全帽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应用于安全帽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中开关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启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中开关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的开启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中开关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的开启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应用于安全帽的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应用于安全帽的第四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及图8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应用于安全帽的第四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壳体 2 内缘 11 锁固孔12 开口 3 散热装置 31 均热单元311 导热部 32 散热单元 321 散热鳍片322 通道 33 通风口 34 遮蔽单元35 开关单元 351 拉门 352 下拉式开关353 上拉式开关 4 防风罩 5 螺丝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应用于安全帽,包括一可开关的通风口、以及结合电子器件所发展的散热元件,如热管或均热板等,以使使用者头部的热量能藉由该散热元件传导至该通风口散出,提高该安全帽的舒适性。
请参阅图1所示的侧面剖视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3应用于安全帽的第一实施例。该安全帽包括有壳体1,且该壳体1上方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可包覆骑乘者头部的内缘2。该散热装置3包含均热单元31、接设于该均热单元31的至少一散热单元32、形成于该散热单元32前方的至少一通风口33、铺设于该散热单元32上方的至少一遮蔽单元34、装设于该散热单元32前方的至少一开关单元35。
该均热单元31具有沿该壳体1的该内缘2设置的构形,即人体工学构形,且该均热单元31由该壳体1后端延伸至前端,以传导安全帽内部所产生的热能。该均热单元31为具有液气态的双向流场结构的装置,如热管(heatpipe)、平板式热管、或均热片等。
如同电子器件应用中的热管的工作原理,热管是由下列三要素组成封闭容器(container)、毛细结构(wick structure)、工作流体(working fluid);当电子器件或高热元件与热管的蒸发段(evaporator section)接触后,便将热量传给容器壁面、毛细结构和工作流体;此时工作流体受热后吸收汽化潜热变成蒸汽,且由于蒸发段的蒸汽压力高于冷凝段(condenser section),因此热管两端形成压力差以驱动蒸汽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蒸汽在冷凝段冷凝时放出汽化潜热,将通过毛细结构、容器壁面而传递至外界;而蒸发后的工作流体因毛细结构而再被抽回到蒸发段,于是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样,该均热单元31可运用该蒸发段吸热与该冷凝段放热的特征,使该蒸发段沿该安全帽的该壳体1的该内缘2设置(如图3所示),以吸收安全帽内部所产生的热量,并且使该冷凝段与该散热单元32相连接,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该散热单元32由该均热单元31向外延伸并露出于该壳体1,并通过该通风口33与外部流体接触。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3的第一实施例,该散热单元32接设于该均热单元31的前端,从而该散热单元32位于该安全帽的前端。此外,该散热单元32可包括设置于该均热单元31的多个散热鳍片321、以及与散热鳍片321相间隔的多条通道322,该通道322与通风口33相连通。由公知技术可知,该散热鳍片321的材质与该通道322的深高比,皆息息相关于该散热单元32的散热能力,在此不予赘述。
请参阅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该散热单元32可以组装方式与该均热单元31连接;该壳体1开设有开口12,该散热单元32穿过该开口12接设至该均热单元31,该均热单元31可沿该壳体1的该内缘2呈由后向前延伸、且由中间往两侧延伸,因此可包覆使用者头部的大部分;如图1所示的该安全帽还具有一防风罩4,该防风罩由螺丝5固定至该壳体1的锁固孔11;如图2所示的该均热单元31可藉两侧均有该螺丝5的锁固或抵持而固定于该壳体1内,以使该均热单元31可适合地装设于该安全帽内。
该遮蔽单元34由低导热系数的绝热材料制成,其目的是阻绝外部的热量,以及避免日照造成该均热单元31的冷凝段无法有效散热;该遮蔽单元34的材料为石棉、玻璃纤维、或多孔性材料等等。
如图3所示的该开关单元35的第一实施例,该开关单元35具有呈两侧对开式的两拉门351,该两拉门351可分别向两侧推拉以调整通风口33的尺寸;当无需进行散热操作时,该开关单元35呈关闭状态;当该开关单元35呈开启状态时,该散热单元32得以与外部流体接触并进行热量交换(如图3)。请分别参阅图4与图5所示的该开关单元35的第二与第三实施例,该开关单元35可以具有单片下拉式开关352(如图4),或者该开关单元35可以具有单片上拉式开关353(如图5),两者均可适当地达到调整通风口尺寸以控制散热效率的要求。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3的第三实施例,该散热单元32设于该均热单元31的上方,该均热单元31向上延伸有导热部311与该散热单元32相接触;这样,该均热单元31的该冷凝段与该蒸发段可依该散热单元32所设置的位置而有相应的设计。
请参阅图7与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3的第四实施例,该散热装置3具有两散热单元32,其中一个设于该均热单元31的前方,另一个设于该均热单元31的上方;利用上下设置,相辅相成提高散热效率,增进该安全帽使用时的舒适度。
其中该均热单元31向外延伸且露出于该壳体1处具有至少一遮蔽单元34,铺设于该散热单元32的上方;并且在通风口33处,可具有至少一可调节该通风口33的开关单元35,装设于该散热单元32的前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特征所为的修饰与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装置,其设于安全帽,该安全帽包括有壳体,且该壳体上方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内缘;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含均热单元,具有沿该壳体的该内缘设置的构形,且该均热单元具有液气态的双向流场;至少一散热单元,接设于该均热单元,且向外延伸并露出于该壳体;及至少一通风口,位于该散热单元的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遮蔽单元,铺设于该散热单元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通风口处还包括至少一可调节该通风口的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装设于该散热单元的前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均热单元由该壳体后端延伸至前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均热单元为热管、平板式热管或均热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包括设置于该均热单元的多个散热鳍片、以及与散热鳍片相间隔的多条通道,该通道与通风口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单元是由低导热系数的绝热材料所制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单元为石棉、玻璃纤维、或多孔性材料。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单元具有呈两侧对开式的两拉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单元具有上下推拉的拉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接设于该均热单元的前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设于该均热单元的上方,该均热单元向上延伸有导热部与该散热单元相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装置,其应用于安全帽,包括一以热管形式制作而成的均热单元、连接该均热单元的散热单元、一可开关的通风口、以及铺设于该散热单元上以绝缘材料制成的遮蔽单元。该散热单元可藉由一开关单元调整通风口的尺寸,以决定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并利用该均热单元具有液气态的双向流场可迅速导热的特性,使使用者头部的热量传递至该散热单元,由此提高该安全帽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A42B3/04GK2757624SQ2004200068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0日
发明者叶岚凯, 蔡明杰, 林哲玮, 陈绍文, 徐金城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