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尤指提供应用于人为提携装纳物品的袋具,具有物纳空间变换及多功能操作的设计。
背景技术:
一般装载物品提供人为行动过程中同步运送的载具,简易的有手提包、背包或是具有伸缩杆提供拖拉作用的行李箱等。
目前少许行李箱(袋)为了变换其容置空间,而在其箱(袋)体相关部位,设计变换的空间,其主要是在箱(袋)体加设公母对向拉链及利用该对向拉链之间变形空间的伸展而改变行李箱(袋)体积,进而获得其容纳空间的加大,但目前相关的箱(袋)变换空间设计仅限于单一用途,例如,某些行李箱(袋)虽然具有变换空间设计,但仅限于地面的托拉运送而不适于背驮、肩挑或手提;或者,某些背包及肩包仅适合人体的背负,而不适用于地面的托拉运送。以上所述的载具产品受限于单一用途的原因,主要可归纳如下1.用于地面托拉运送的轮式行李箱(袋)主要为装运较多行李或物品的目的而设计,即使设有变换空间功能,其所能变换的空间有限,仍局限于大型运送载具的范围;如用于背驮、肩挑或手提,必然造成人体负重的困难。
2.用于肩挑或手提的袋具主要为日常生活简便置物用途而设计,由于是以轻便为目的,因而无须考虑加设轮具用于地面托拉运送。
3.用于背驮的载具,其用途则介于前述两者之间,由于其使用背驮的方式对于人体负重平均而较不费力,因此近年来普遍用于登山、郊游、旅行或日常外出。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贩售的背驮载具,并不具有足以变换容置空间的设计,其产品的类型仍仅止于考虑特定使用者的需要,例如登山或旅行用途使用大容积载具,日常外出则使用小容积的载具。而目前已知产品的难以突破原有设计的主要原因在于(a)无法大面积变换容置空间;(b)轮式拉载具设于背驮的背负侧时,造成人体接触面不舒适;(c)使用轮式拉载具于地面托拉运送时,背带下垂可能拖行地面造成污损。
本发明有鉴于已知产品的缺失,以创新突破的设计提供一种具有物纳空间容积倍数变化的装载具,其特别的功能设计兼具人为背驮、肩挑、手提或轮式拖拉等多功能操作,同时解决背驮时造成人体不舒适及地面托拉运送时产生背带下垂等等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是在一基础袋体的左右侧边或上侧边分别连结具有空间变化的变形部,使所背负的装载具得以倍数增加或减少其物纳空间及装载容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于基础袋体人体背负侧以外的任一侧以分离式活设方式设置一轮式拉载具,当袋体展放且容纳较多物品时,可由拉载具所设的轮部于地面以拖拉方式运送;当运送物体积过大时可将该拉载具分离使用进行载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于基础袋体人体背负侧的相对侧设一轮式拉载具,当使用者背驮使用时,该拉载具不会接触人体的背负侧而产生不适感;该基础袋体开口上方设有一盖部,该盖部的结合部可对拉载具覆盖及定位。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以拉载具所设伸缩拉杆连扣点及背带的下放端形成连动及复位结构,当使用拉载具于地面以拖拉方式运送时,可利用伸缩拉杆的把手上拉位移作用,使背带贴合于基础袋体的表面;而当拉杆向下收合时,背带的下放端因而松开后可让出足够长度,使背带得以轻易拉开后受背驮操作使用;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以背带所设的卡扣件经由一弹性恢复组件的伸缩作用,拉掣背带下放端依据扣固座结构而形成的穿绕收放动作,当不使用背带时,可使背袋平整贴附于基础袋体的复位结构;当使用在人体背驮时,可将背带上端拉出,则其卡扣件即会向下移并受扣固座所止挡,使背带整体获得最大张力负荷。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将该背带的下放端连设一插接件,该背带一端设于在基础袋体固定端,而下放端所设的插接件可选择插接于的第一插接座,使提袋可提供背驮操作,或反向插接在基础袋体的另一侧第二插接座,则其下放端向上回绕过袋体,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表面不同位置,以提供肩挑或手提操作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至少包括一基础袋体、一开口、一背带、一变形部,其中该基础袋体与该变形部相互连接形成物纳空间;该开口设于基础袋体上方;该背带设于基础袋体一侧形成背负侧。
该基础袋体形成背负侧以外的任一侧设有一拉载具。
该拉载具包括一拉杆、一把手、一轮部。
该拉载具采用分离式活设于基础袋体。
该基础袋体一侧设有一覆盖体以固定该拉载具。
该变形部进一步设有相对的结合边以形成空间变换。
该结合边由基础袋体两侧向背负侧相对面的另一侧中央结合。
该变形部包括一挠性围体,以形成横向扩大或直向延伸功能。
该挠性围体设有一辅助拉链,以作为该挠性围体内部的物纳空间开口。
该背带包括一下放端、一卡扣件及一恢复元件;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扣固座,相对于扣固座上方设有固定件;该下放端连结卡扣件及恢复元件回向穿设于扣固座并对接于固定件以使背带得以弹性收放定位使用。
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及一下放端;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脚枳座,该脚枳座的相对侧设有下角端;该拉杆与把手之间设有一连扣部;该下放端穿设于脚枳座并穿接过相对侧的下角端,再进一步连结于连扣部以使背带受拉杆连动拉掣得以贴附定位于袋体表面。
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一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的背负侧表面,提供背驮使用。
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二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上方表面,提供肩背或手提使用。
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至少包括一基础袋体、一开口、一背带,其中该开口设于基础袋体上方;该背带设于基础袋体一侧形成背负侧;该背负侧的相对侧设有一拉载具。
该拉载具包括一拉杆、一把手、一轮部。
该基础袋体接设至少一变形部;该基础袋体与该变形部相互连接形成物纳空间。
该拉载具采用分离式活设于基础袋体。
该基础袋体一侧设有一覆盖体以固定该拉载具。
该变形部进一步设有相对的结合边以形成空间变换。
该结合边系由基础袋体两侧向背负侧相对面的另一侧中央结合。
该变形部包括一挠性围体,以形成横向扩大或直向延伸功能。
该挠性围体设有一辅助拉链,以作为该挠性围体内部的物纳空间开口。
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一卡扣件及一恢复元件;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扣固座,相对于扣固座上方设有固定件;该下放端连结卡扣件及恢复元件回向穿设于扣固座并对接于固定件以使背带得以弹性收放定位使用。
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及一下放端;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脚枳座,该脚枳座的相对侧设有下角端;该拉杆与把手之间设有一连扣部;该下放端穿设于脚枳座并穿接过相对侧的下角端,再进一步连结于连扣部以使背带受拉杆连动拉掣得以贴附定位于袋体表面。
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一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的背负侧表面,提供背驮使用。
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二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上方表面,提供肩背或手提使用。
一种背带结构,设于一装载具基础袋体的背负侧,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一卡扣件及一恢复元件;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扣固座,相对于扣固座上方设有固定件;该下放端连结卡扣件及恢复元件回向穿设于扣固座并对接于固定件以使背带得以弹性收放定位使用。
一种背带结构,设于一具有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基础袋体的背负侧,包括一固定端及一下放端;该拉杆与把手之间设有一连扣部;该下放端连结于连扣部以使背带受拉杆连动拉掣得以贴附定位于袋体表面。
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脚枳座,该脚枳座的相对侧设有下角端;该下放端穿设于脚枳座并穿接过相对侧的下角端,再进一步连结于连扣部。
一种背带结构,设于一具有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基础袋体的背负侧,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一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的背负侧表面,提供背驮使用。
一种背带结构,设于一具有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基础袋体的背负侧,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二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上方表面,提供肩背或手提使用。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另一侧立体图。
图3为图2实施覆盖示意图。
图4、5、6为本发明整收操作变形部变形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收合后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内部实施有隔板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隔板应用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背带收合的元件关系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背带藉由拉杆同步操作收合的结构关系图。
图13为本发明背带的插接件与分别与第一插接座及第二插接座连结时的操作关系图。
图14为本发明拉杆与基础袋体组卸关系图。
图15为本发明横向扩展容积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往上延伸扩展容积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加长布盖及扣结部对拉载具整体覆盖示意图。
附图标号基础袋体............1展放袋体............10下角端.............11开口..............12脚枳座..............13扣固座.............14内侧对合扣件..........141夹层..............140第一插接座............15第二插接座............16托抱带体............162固定端.............161扣接件.........171、172变形部............2、3角边线..........21、31第一侧围面.......211、311第二侧围面.......212、312第三侧围面.......213、313顶面..........214、314底面..........215、315结合边..........22、32拉杆..............4把手..............40覆盖体.............41
着地轮体............42轮座.............420拉载具.............43轮部..............44盖部..............20布盖..............5头端..............50扣结部.............51布盖口.............52底盘..............6栈板..............60隔板...........61、62凹口...........63、64黏扣面..........65、66背带..............7固定端.............71下放端.............72连结部.............73卡扣件.............74恢复元件............75固定件.............751扩大部.............8侧封面.............81挠性围体............82环围拉链............83横向链齿........831、832
延伸部.............9盖体..............90托带..............91挠性围体............92直向链齿..........931、932辅助拉链............830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内容,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一基础袋体1,二侧各连结有变形部2、3,基础袋体1上端形成有开口12以提供收纳物进出操作,开口12的上方由一盖部20所盖合,而该盖部20的具体实施可采用挠性布盖5,该布盖5向背带7的方向设有扣结部51,以扣固在基础袋体1的上端,由扣结部51位于背驮一侧,则提供使用背驼的时候,可防止他人打开布盖5。
将该二变形部2、3扩展后形成展放袋体10(最大容纳空间),在该变形部2、3的同侧相对角端,各别设有公母互对的结合边22、32。
请再参阅图2所示,基础袋体1的宽度若设为L,则二变形部2、3的宽度各别为二分之L,总合后形成2L的宽度,也就是大于基础袋体1二倍的容积量,(前述条件容积量的变换为基础袋体1的厚度及高度不变的情况之下),由其宽度的变换可直接决定其内容积的改变,本实施例所主张1/2空间变换为最佳值,除此之外,任何在接近1/2值的范围;且可让二结合边22、32结合的尺度范围内,皆有实施变换的可能。
有关变形部2、3的变换情况,展开成一最大容积的展放袋体10,若要缩小其容积量可选择单侧变形部2或3取其一作收合,或将二变形部2、3互对缩合,但基本上建议以互对缩合较具实质应用意义。
相关本发明的缩合变小容积量,可利用变形部2、3各别形成的角边线21、31设有公母对合的结合边22、32,以徒手拉掣的方式,将二公母互对的结合边22、32拉扣结合,即可达成其缩合目的,如以拉链结构的方式。
又基础袋体1具有相对结合边22、32的一侧设有拉杆4,拉杆4可受一覆盖体41所盖覆并使之定位,拉杆4就近基础袋体1的下角端11位置,外露出有着地轮体42,拉杆4为可伸缩结构,另该拉杆4除本发明图式所示,以两根杆体结合成“ㄇ”形外,也可利用单根杆体的伸缩拉杆为之。
上述拉杆4及覆盖体41,在二结合边22、32结合时,即形成被该二结合边22、32所包封的状态。
覆盖体41所覆盖的基础袋体1的内侧表面,也即由着地轮体42的位置往上延伸,介于拉杆4与基础袋体1之间的部位,可形成有一具有容纳薄状物的夹层140,该夹层140可由设于夹层内侧的对合扣件141扣合形成内侧封口。
利用内侧对合扣件141的实施,基础袋体1所设的挠性布盖5的头端50,直接连结在基础袋体1的相关上方腾出拉杆4的把手40位置,但若如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以覆盖体41上方直接连设布盖5,则可免除图2的对合扣件141实施。
再者,利用布盖5直接连结在覆盖体41上端,可同步对夹层140和拉杆把手40及基础袋体开口12作同步封盖。
开口12的周缘与布盖5的结合方式,可利用黏扣带实施在开口12的周圆,和布盖5相对的边缘,或利用钮扣扣结或拉链拉合等方式,所述这些方式为一般的技艺,于此不再赘述。变形部2、3由挠性的材料,如布匹材料为之,可轻易受徒手操作变形,该变形部2、3由五个围面所构成,主要由一第一侧围面211、311,第二侧围面212、312及第三侧围面213、313围成ㄇ字型,上下二端各别由顶面214、314和底面215、315所围构而成,其相对于基础袋体1所构成的连结侧则形成透空连接中央内部空间,而该变形部2、3结合基础袋体1成为具有一开口盒状贯通整体内部的容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的缩合操作过程中,除了第一侧围面211、311,第二侧围面212、312,第三侧围面213、313的平面变形之外,更在顶底面214、314、215、315等四个端面同步变形,该四个端面的变形由于使用挠性材料,其变形许可范围极大,因此在缩合过程当中几乎可不用考虑到顶面214、314和底面215、315的变形样态,如纠结、积叠。
有关其变形操作请参阅图3、4、5、6所示;欲将变形部2、3作缩合时,则利用变形部2、3各别角边线21、31所形成的结合边22、32作相对结合,该结合边22、32可利用拉链、扣件,或以黏扣带等公母互对或其它方式达成。
其操作步骤,首先将结合边22、32往基础袋体1一侧向中央方向收拉,收拉过程中第一侧围面211、311则往中央缩合,同步连动第二侧围面212、312和第三侧围面213、313产生位移变化。
请再参照如图6所示的状态,结合边22、32以最外端的位置拉扯,并使第三侧围面213、313贴着在基础袋体1的假想侧面101、102,再将结合边22、32往基础袋体1一侧的中央作集合扣结,以形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在该缩合状态下,形成基础袋体1的基础宽度L,因此二结合边22、32集结在基础袋体1的一侧(拉杆4的位置),得形成相较于本实施例最大展放空间的1/2容积的缩小,该缩小的形态可利于人体背驮或手提,形成轻便的袋体利于携带外出,若外出购物量增加,则可以反向方式操作,将结合边22、32对开,则可形成最大的展放袋体10使其宽度达成2L,提供最大容置量运用。
请再参阅图8所示,若将袋体展放到最大容纳较多物品时,其重量自然会增加,如此则可由伸缩拉杆4及轮部44的作用将拉杆4的把手40提出并将之打斜具有一角度θ,则可形成于地面以轮部44着地,类似拖拉行李箱操作的运送方式,施力于把手40以进行袋体托拉。
又基础袋体1的里部与拉杆4之间,以垂直关系固定设有一底盘6,该底盘6可承托内容物的重量,使袋体不至于变形下垂;该底盘6与拉杆4之间形成机械性的垂直连结关系,整体重力则经由轮部44所设的轮体42传递于地表。
请再参阅图9所示,该基础袋体1的里部,可置放有二隔板61、62,二隔板于袋体缩合状态时,可推靠在二侧围面212、312的边缘,形成侧向的拱张,而仿真出一具平整明确形状体。
如图10所示,该袋体于展放状态时,得将该隔板61、62打平后,叠置在位于底盘6上方的袋体内部,以形成栈板60的作用,上方承托所有的内容物,也因为其展放袋体10形成最大空间,容纳最多物品时会增加重量,而由于该底盘6宽度介于二着地轮体42的相对距离所形成的边线幅面条件所限制,所以本实施例底盘6原本的宽度即为展放袋体10的二分之一,因此可利用二隔板61、62的对叠形成展放状态下的栈板60,以达到辅助承托的功能。
又如图10俯视图所示,在该隔板61、62相对着地轮体42的位置,设有凹口63、64,该凹口63、64的设计为让开轮体42所形成的空间,而让隔板61、62可有效贴着在底盘6的上方,该凹口63、64考虑轮体42占用部分袋体10的内部空间时的需求开设,否则隔板61、62基本上为一长方板形状。
再者,展放袋体10整体宽度W大于其高度H的尺度为先决条件,因此隔板61、62得以轻易平铺在袋体10的横面底部。
请再参阅图11及图1所示,本发明除了前述由伸缩拉杆4的托拉操作之外,更可提供人体背驮操作,该背驮的方式是利用背带7的复位结构,以基础袋体1所设的背带7及固定端71所形成的固定结构。
该袋体1所设背带7的下端为下放端72,穿进设于袋体1的扣固座14后,再反向进入袋体1的相对表面,该下放端的末端连结有卡扣件74;卡扣件74经由一弹性恢复元件75,而对向连结在一安装于袋体同一侧面的固定件751,利用该恢复元件75的伸缩作用,则可拉掣下放端72依据扣固座14结构而形成的穿绕收放动作,以利用恢复元件75的弹性恢复力量,在未使用时可将下放端72拉回,使提袋7可平整贴附在袋体1的表面(如图1所示);使用在人体背驮的时候,则只要徒手将背带7上端拉出,则其卡扣件74即会向下移降到达扣固座14,并受该扣固座14所止挡,因此背带7整体的张力前后二端即在固定端71及穿扣座14之间形成,可获得最大张力负荷。
请再参阅图12所示,有关该背带7的复位结构,另可利用伸缩拉杆4位移作用的方式,将提背带7的下放端72穿过脚枳座13及基础袋体1的下角端11之后,反向回绕连结到拉杆4的上端介于把手40位置所形成的连扣部73;当拉杆4向下收合时,背带7的下放端72因而松开后可让出足够长度,使背带7得以轻易拉开后受背驮操作使用;当拉杆4由把手40往上伸拉出的时候,则由连扣部73的扣结作用,得以同步拉动下放端72,使背带7整体收合附着于袋体1的相对表面。
该背带7上端由固定端71固定在基础袋体1一侧的表面上方,该张力的传递为由固定端71贯通到连扣部73,因此整个背带7的张力前后发生点,在固定端71及连扣部73位置,而依背带7的材质强度,可形成最大的张力提供背驮使用。
请再参阅图13所示,有关背带7除前述可提供背驮拉开及收合作动外,另可将该背带7的下放端72连设一插接件74,该插接件74可直接组合在基础袋体1的固定端71同侧下方所设的第一插接座15,使提袋7可提供背驮操作,或将该卡扣件74拉出,反向在基础袋体1的另一侧连结第二插接座16,则其下放端72即形成向上回绕过袋体1的上方的型态,以上的背带7实施方式可供使用者选择以插接件74穿设于第一插接座或第二插接座,使背带7定位于基础袋体1表面不同位置,以提供肩挑或手提操作使用。
请再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的基础袋体1相对拉杆4之间可形成组卸作用,该拉杆4以穿置方式组合在基础袋体1并受覆盖体41所形成的夹层140所包封固定,该拉杆4为长状的结构物,因此可采任何脱开方式使拉杆4与基础袋体1形成脱开,脱开的拉杆4下方经由其轮部44所设轮座420而得以水平垂直延伸取出底盘6,轮座420角端处设有轮体42,得是经由该脱离动作可让基础袋体1独立提供使用者背驮,而所脱开的拉杆4形成一拉载具43,而可提供拖拉其它物品的另类实施样态,由拉杆4组卸在基础袋体1的双向操作,而可使本发明达成分离式或组合式多功能的使用,非常利于外出购物或旅游远行,可依据不同情况下所携带物数量及型体的变化而多功能应对使用。
有关拉杆4与基础袋体1之间的组合,利用拉杆4穿置过夹层140而得到纵向的固定,而底盘6与基础袋体1之间的瞬时结合,可由设于底盘6上表的黏扣面65,相对黏合在基础袋体1里部相对所设的黏扣面66,由该黏扣方式而达成瞬时结合。
为了让底盘6能瞬时活设而结合在基础袋体1,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之外,另可采由一托抱带体162,以抱合的方式抱合底盘6,其中该托抱带体162一端为固定端161,固定在基础袋体1的底部,另一端形成扣接件171,相对扣接在基础袋体1底部相对所设的扣接件172。
于是,当拉杆4穿置过夹层140之后,底盘6的下底部则由托抱带体16的抱合,并由其自由端所设扣接件171相对扣合在基础袋体1的扣接件172形成瞬时抱扣的活设方式,使底盘6与基础袋体1结合。
请再参阅图15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可在基础袋体1侧向设变形部2、3以形成扩大容积的实施方式,该变形部2、3的实施方式是在基础袋体1的二侧,形成有扩大部8,扩大部8由侧封面81相对基础袋体1的一侧,连设挠性围体82,及在该围体82的相对端口设有环形围状的拉链83;于缩小状态下,将环围拉链83所包括的直向链齿831、832结合后,可形成基本的基础袋体1;而于扩展状态下,将环围拉链83拉开后,于直向链齿831、832形成对开状,中间经由挠性围体82的连结,可将侧封面81与基础袋体1之间形成横向扩大以增加内容积。此外,为便利使用者置放及拿取挠性围体82内的物品,可于侧封面81的另一侧设一辅助拉链830,由于该辅助拉链830可以直向环状设于直向链齿831的外侧,因此不论当直向链齿831、832结合前或结合后,该环状辅助拉链830皆便于开启;该辅助拉链830除了可以直向环状方式设置之外,也可以横向方式设置于挠性围体82上方(如图15虚线示意图所示),以作为该挠性围体82物纳空间的开口。上述基础袋体1所连设的挠性围体82,可以采用内部物纳空间连通的实施方式,也可将基础袋体1与挠性围体82分隔以使其各具独立物纳空间,而该辅助拉链830的设置对于具有独立物纳空间的实施方式可有效解决其置放及拿取物品的问题。
除了前述横向扩展之外,请再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另提供在基础袋体1设直向变形部2、3以形成向上延伸扩展的实施方式,其主要是将基础袋体1的上方,经由挠性围体92接设一盖体90,在盖体90相对于基础袋体1的上端口,各别设有对向的链齿931、932,依据挠性围体92的扩展状态下,该变形部2、3可形成往上延伸的延伸部9。
盖体90上方上端口由一盖部5所盖封,以及盖体90位于拉杆4一侧形成有一托带91,使拉杆4得以固定,而利用二对向链齿931、932的结合与对开,带动挠性围体92形成直向缩合和展放容积双向功能。
当将链齿931、932形成对开操作时,盖体90可往上延伸,而往上延伸过程中,该拉杆4可相对提高并由托带91的内部间隙穿过,使把手40得以附着于盖体90上端,此外,因拉杆4杆身受制于托带91攀附,而间接提供盖体90可得机械性依附,使延伸部9展放之后,整体上端可得有效依附力量,避免延伸部9晃动或因外力而偏移。
上述的链齿931、932基本上为拉链的结构,由环形围构的链齿931、932的结合与对开,可提供挠性围体92形成间隔连接,提供容积量大小变换实施。
盖体90与基础袋体1缩合时,由于挠性围体92本身为挠性材质有利于于变形操作,而被挤收在基础袋体1的内部空间,该挠性围体92的材质可采柔软的薄状材质,因此收合后对基础袋体1的内部空间,并不会造成过大的空间占用,由往上扩展的延伸部9,可得往上垂直放大其容积需求,相对并不占据地表面积,而利于挟小步道托带,如机舱里部的走道。
本发明如图16所示以基础袋体1形成直向延伸扩展的延伸部9结构,可进一步结合图15所示于基础袋体1侧向形成横向扩展的扩大部8结构,其具体实施是于基础袋体1同时以横向链齿831、832的结合与对开方式连结挠性围体82以及直向链齿931、932的结合与对开方式连结挠性围体92,以达到同时横向及直向相乘的内容积扩大功能。
本发明利用布盖5的头端50连结基础袋体1,并以扣结部51定位的实施方式,除了图3所示之外,请参阅图17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基础袋体1以加长的挠性布盖5及头端50,直接由基础袋体1的上方起始端向下全面且完整地覆盖拉载具43,并以扣结部51将加长的挠性布盖5及头端50定位于拉载具43下端。至于该加长的挠性布盖5及头端50始于覆盖拉杆4及把手40的位置上方设有一布盖口52,当需要使用拉载具43进行托拉运送时,可于该挠性布盖5及头端50闭合状态下将把手40及拉杆4由该布盖口52拉出,将拉载具43处于拉开打斜状态,以提供使用者得以施力于把手40(如图8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基础袋体、一开口、一背带、一变形部,其中该基础袋体与该变形部相互连接形成物纳空间;该开口设于基础袋体上方;该背带设于基础袋体一侧形成背负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基础袋体形成背负侧以外的任一侧设有一拉载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拉载具包括一拉杆、一把手、一轮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拉载具采用分离式活设于基础袋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基础袋体一侧设有一覆盖体以固定该拉载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进一步设有相对的结合边以形成空间变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结合边由基础袋体两侧向背负侧相对面的另一侧中央结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包括一挠性围体,以形成横向扩大或直向延伸功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挠性围体设有一辅助拉链,以作为该挠性围体内部的物纳空间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包括一下放端、一卡扣件及一恢复元件;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扣固座,相对于扣固座上方设有固定件;该下放端连结卡扣件及恢复元件回向穿设于扣固座并对接于固定件以使背带得以弹性收放定位使用。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及一下放端;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脚枳座,该脚枳座的相对侧设有下角端;该拉杆与把手之间设有一连扣部;该下放端穿设于脚枳座并穿接过相对侧的下角端,再进一步连结于连扣部以使背带受拉杆连动拉掣得以贴附定位于袋体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一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的背负侧表面,提供背驮使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二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上方表面,提供肩背或手提使用。
14.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基础袋体、一开口、一背带,其中该开口设于基础袋体上方;该背带设于基础袋体一侧形成背负侧;该背负侧的相对侧设有一拉载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拉载具包括一拉杆、一把手、一轮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基础袋体接设至少一变形部;该基础袋体与该变形部相互连接形成物纳空间。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拉载具采用分离式活设于基础袋体。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基础袋体一侧设有一覆盖体以固定该拉载具。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进一步设有相对的结合边以形成空间变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结合边系由基础袋体两侧向背负侧相对面的另一侧中央结合。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包括一挠性围体,以形成横向扩大或直向延伸功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挠性围体设有一辅助拉链,以作为该挠性围体内部的物纳空间开口。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一卡扣件及一恢复元件;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扣固座,相对于扣固座上方设有固定件;该下放端连结卡扣件及恢复元件回向穿设于扣固座并对接于固定件以使背带得以弹性收放定位使用。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及一下放端;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脚枳座,该脚枳座的相对侧设有下角端;该拉杆与把手之间设有一连扣部;该下放端穿设于脚枳座并穿接过相对侧的下角端,再进一步连结于连扣部以使背带受拉杆连动拉掣得以贴附定位于袋体表面。
2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一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的背负侧表面,提供背驮使用。
2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背带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二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上方表面,提供肩背或手提使用。
27.一种背带结构,设于一装载具基础袋体的背负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一卡扣件及一恢复元件;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扣固座,相对于扣固座上方设有固定件;该下放端连结卡扣件及恢复元件回向穿设于扣固座并对接于固定件以使背带得以弹性收放定位使用。
28.一种背带结构,设于一具有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基础袋体的背负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端及一下放端;该拉杆与把手之间设有一连扣部;该下放端连结于连扣部以使背带受拉杆连动拉掣得以贴附定位于袋体表面。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背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础袋体下方设有一脚枳座,该脚枳座的相对侧设有下角端;该下放端穿设于脚枳座并穿接过相对侧的下角端,再进一步连结于连扣部。
30.一种背带结构,设于一具有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基础袋体的背负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一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的背负侧表面,提供背驮使用。
31.一种背带结构,设于一具有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基础袋体的背负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端、一下放端及一插接件;该基础袋体位于背带固定端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插接座,相对于该固定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插接座;该插接件与背带的下放端连结,穿设于第二插接座以使背带定位于基础袋体上方表面,提供肩背或手提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空间及功能变换的装载具,具有物纳空间变换,提供人为背驮、肩挑、手提或手拉等操作,是在一基础袋体,不同侧边连结有变形部,可因不同情况装载物品的多少,随时变化为各种不同的扩展或收合样态,以达成调整袋具内容积的功能。该袋体设有背带的背负侧的相对一侧活设有一拉载具,该拉载具包括一把手、一伸缩拉杆及一轮部,当装载物过多而造成重量增加时,可将拉载具把手由伸缩拉杆拉出,以轮部着地托拉方式运送;由于拉载具采用分离式活设于基础袋体,当运送物体积过大时,也可将该拉载具与基础袋体分离使用,以分离后的拉载具运送大体积物品;本发明结合背带复位结构,当不使用背带时,得使背带与袋体随时保持贴合状态。
文档编号A45C7/00GK1817264SQ20051000769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7日
发明者林哲文 申请人:林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