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透气鞋底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21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透气鞋底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弹性透气鞋底构造,具有气体流通及吸震、按摩功效,可保持 脚部干燥、舒适且兼具保健的鞋底结构,适用于各种鞋子或类似结构。
背景技术
鞋子是一种设计来保护脚部的重要产品,人除了坐着或躺下双脚不需承受身体重量以 外,人在活动时体重均落至双脚上,为了保护双脚鞋子已由单纯的行走功能外,演变成更 具有透气干爽效果的健康鞋。
常用的的弹性透气鞋底结构设计技术,如图8所7F,其为由鞋垫层a、中底层b及鞋 底层c所组成,强调特征在于鞋垫层a设有数个通气孔d,而中底层b上设有对应的中空 状弹性粒e,并于该弹性粒e中心处设有一贯孔f,且将中底层b及鞋垫层a逐一垫设于鞋 底层c上,藉此,以构成一具弹性且透气的鞋底结构,但由于该等设计于组装时,为将中 底层b及鞋垫层a分别垫设于鞋底层c上,又因中底层b及鞋垫层a皆为柔软材质所制成, 所以于组装时相当不易,仍不甚理想,除此之外,由于现代人相当注重保健功效,故如何 开发一种组装容易,且兼具按摩效果,并使鞋内空气可流通、改善鞋内潮湿、闷热的鞋底 结构设计,为消费者企盼的新型产品。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根据上述组装不 易的缺点乃积极研究改进,期能开发出一种使鞋内空气可流通、改善鞋内潮湿、闷热的鞋 底结构设计,达到具有弹性、透气且兼具按摩效果的鞋底结构设计,使人体脚部于穿鞋后 仍感干爽舒适,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是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弹性透气鞋底构造,于人体行走时,得到良好的 缓冲吸震效果,并于踩踏动作间,使鞋底自然造成一种简易的空气挤压吸排对流效应,令鞋内脚部保持干爽、不潮湿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弹性透气鞋底构造,令鞋底结构易于组装,且兼 具脚底按摩的保健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透气鞋底构造在设计上主要为设有一鞋垫、 一中底以及一 大底所组成;鞋垫于底层设有一垫体,该垫体为硅胶或发泡等材质所制成,并于该垫体顶 部黏合一面层,而该面层则可由皮革或布料等的材质所制成,且于鞋垫的板体上设多个透 孔;鞋中底于板体上凸设有多个与上述透孔相对应的中空状弹力体,于弹力体顶部则设有 可微凸于鞋垫表面的柱状体,并将鞋垫的透孔对准套置于该柱状体,使鞋垫与鞋中底可先 行结合,再将其垫设于鞋大底上层,令该鞋底构造于组装时更加方便、容易,且可藉由微 凸于鞋垫表面呈按摩凸粒状的柱状体顶部,达到脚底按摩保健的功效,并当人体于行走时, 利用脚部行进间的踩踏动作,使中底的弹力体向下挤压,而达到良好的缓冲吸震效果,同 时藉由挤压所产生的空气吸排对流效应,使脚部保持干爽、不潮湿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后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后横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组合后横剖示图。 图5 A为本实用新型弹力体挤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柱状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柱状体的再一实施例。 图8为常用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参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构造主要为设有一片鞋垫l 0、 一片鞋中底2 0及一 片鞋大底3 0所组成;该鞋垫l 0为由垫体1 l及面层l 2所构成,而该垫体l l为硅胶或发泡等的材质所制成,并于垫体l 0顶部黏合面层1 2,而该面层l 2则可由皮革或布 料等的材质所制成,且于鞋垫l 0的板体上设多个透孔1 3。该鞋中底2 Q为由弹性材质 一体成型所制成,于板体上凸设有多个与上述透孔l 3相对应的中空状弹力体2 1,并于 弹力体2 l顶部设有可微凸于鞋垫l 0表面的柱状体2 2,且该柱状体2 2顶端部则呈圆 顶部2 3,并将鞋垫l 0的透孔1 3对准套置于该柱状体2 3上结合,再将其垫设于鞋大 底3 O上层,藉此以构成一弹性透气鞋底构造,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鞋垫l 0与鞋中底2 0 可先行结合,再垫设于鞋大底3 Q内,令该鞋底构造于组装时更加方便、容易,且可藉由 微凸于鞋垫l 0表面的柱状体2 2的圆顶部2 3,如图3,呈具按摩作用的凸粒状,而达 到脚底按摩保健的功效,并当人体于行走时,利用脚部行进间的踩踏动作,使中底2 0的 弹力体2 l向下挤压,如图5A,而达到良好的缓冲吸震效果,同时藉由挤压所产生的空气 吸排对流效应,使脚部保持干爽、不潮湿的舒适感。
请同参图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主要为于鞋大底3 O上承面设有多个 凹穴3 1,并于各凹穴3 1的四周则设有相连通的沟槽3 2,并将组设完成的鞋垫l 0及 鞋中底2 0—起同时垫设于该大底3 O上层,并利用脚部行进间的踩踏动作,使中底2 0 的弹力体2 l向下挤压,而将气体排至鞋大底3 0各凹穴3 l内,如图5A,又藉由四周相 互连通的沟槽3 2,使各凹穴3 l内的空气可相互对流。另亦可于弹力体2 l顶端所设的 柱状体2 2轴心设有一贯通气孔2 4 ,如图6,令鞋内空气上、下对流更加顺畅,藉此, 可加强空气对流的效果,使脚部更可保持干爽,不易因鞋内闷热、潮湿而产生异味。
请参图7,本实用新型鞋中底2 Q的弹力体2 l顶端所凸设的柱状体2 2,其顶端亦 可设为一平顶部2 5,藉此,可令使用者脚底达到具有不同程度的按摩效果,以增加本实 用新型的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 凡精于本业的人士所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创作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可保持脚部干爽,同时又 兼具缓冲吸震及按摩效果的弹性透气鞋底结构,具有实用价值无疑,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透气鞋底构造,为由鞋垫、鞋中底及鞋大底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鞋垫于底层由硅胶或发泡材质所制成的垫体,顶层则黏合一由皮革或布料所制成的面层,并于该垫体上设有多个透孔;鞋中底于板体上凸设有多个与上述透孔相对应呈中空状的弹力体,并于弹力体顶部设有可微凸于鞋垫表面的柱状体,并将鞋垫的透孔对准套置于该柱状体上结合,再垫设于鞋大底上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透气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鞋大底于上承面设有多 个凹穴,并于凹穴四周设有相互连通的沟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透气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鞋中底的柱状体轴心设 有一贯通气孔。
4.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弹性透气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柱状体顶端可设为 一圆顶部。
5.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弹性透气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柱状体顶端可设为 一平顶部。
专利摘要一种弹性透气鞋底构造,主要为设有一鞋垫、一中底及一大底所组成。而该鞋垫底部为由硅胶或发泡材质所制成的垫体,顶部则黏合一层由皮革或布料所制成的面层,并于该垫体及面层上设有多个贯穿的透孔;鞋中底于板体凸设有多个对应上述透孔呈中空状的弹力体,并于该弹力体顶端设有可微凸于鞋垫表面的柱状体,并将鞋垫的透孔对准套置于该柱状体,再垫设于鞋大底上层,并藉由脚部行进间的踩踏动作,使中底的弹力体向下挤压,进而达到空气对流效应,同时可得到良好的缓冲吸震效果,并兼具脚底按摩的功效。
文档编号A43B7/06GK201139123SQ200720198898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
发明者赖金池 申请人:赖金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