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衣型制板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13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似衣型制板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似衣型制板尺,尤其是便于以该尺中衣型轮廓为模板,方
便制作与此是相似的其它各种规格衣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服装制板尺的基本外轮廓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构成,尺面 标示刻度,在服装制板中作为量取线段长度、确定角度大小和画直线、弧线之用。"衣片縮放 模型制板尺(ZL200620008908. 8)"的外形是一块不规则的任意图形,上面据正比例原理用 纵横交织的格度标示上衣衣片主控部位有直接关系的多条斜线,在服装制板操作中,用平 行放大方法能不用计算直接方便地画出所需规格的模型。但是,由于"衣片縮放模型制板尺 (ZL200620008908. 8)"是不规则的图形,作为服装制板的工具来说,体现出使用不方便的问 题,加之该尺的轮廓既不是衣片框架,又不是衣片的轮廓,况且模型中体现纵横比例的五条 斜线只有后衣片,没有前衣片,因此,该尺所表现的模型功能性及制板工具规范性不利于在 实际服装制板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服装制板尺的功能性局限及制板工具基本的规范性要求,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相似衣型制板尺,该尺不仅外形是规范的矩形,符合使用习惯,而且能在常规服 装制板中作为量取线段长度、画直线、弧线,特别是取直角和直接画出胸围规格96厘米、80 厘米、64厘米的衣型前片、后片轮廓之用,而且能方便地实现不需计算就能画出与以上三个 衣型规格是相似形的其它不同大小规格的所需衣型;结构简单规范,操作快速,不用记忆和 计算各部位与主控部位结构关系的比值系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相似衣型制板尺外轮廓是矩 形,长度为42厘米、宽度为24厘米;尺中的斜线斜度,体现了衣型包括前、后片的相关点横 向与竖向比值;制作相似衣型便是通过各斜线上的点与所对应横向和竖向相应数量实现 的。尺内体现的衣型分别是胸围96厘米、80厘米、64厘米,三个规格的衣型轮廓的前、后片 各个结构点都在相应斜线上;下面分别介绍各条斜线的斜度和作用。尺中确定衣型前、后 片的斜线共10条,前后各有5条,前片的每条斜线都是以尺的右上角顶点为起点,以不同的
斜度向左下方发散,后片的每条斜线都是以尺的左下角顶点为起点,以不同的斜度向右上 方发散;前片第一条斜线是确定前袖笼底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12/ll",前片第二条 斜线是确定前胸宽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ll",前片第三条斜线是确定前冲肩点的 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2",前片第四条斜线是确定前肩端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 5/1 ",前片第五条斜线是确定前领口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1/1";后片第一条斜线是 确定后袖笼底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IA",后片第二条斜线是确定后背宽点的斜线, 斜度是"横/直是3/4",后片第三条斜线是确定后冲肩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2",后 片第四条斜线是确定后肩端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5/l",后片第五条斜线是确定后领口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3/1 "。该尺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衣型相似的,第一步作所需
衣型前片,在前片第一斜线上找到所需衣型胸围四分之一宽度位置,该点是前片袖笼底点,
由该点向右作水平线与前第二斜线相交,交点是前片胸宽点,又从该点竖直向上作直线,这
是胸宽线,从胸宽线竖直向上作直线与第三斜线相交,交点是前冲肩点,过前冲肩点向左作
水平直线与前第四斜线相交,该点是前片肩端点,从前片肩端点向右作与尺中肩斜线的平
行线,该线与尺上边线相交的交点,该点是前片颈肩点,过颈肩点向下作竖直线与前片第五
斜线相交,该交点是前开领口点,过前开领口点向右作水平直线,与尺右边线相交,该交点
是前领口深点,把这些点据尺中衣型前片轮廓做成相似,这样就完成了所需的衣型前片。第
二步作所需衣型后片,在后片第一斜线上找到所需衣型胸围四分之一宽度位置,该点是
后片袖笼底点,由该点向左作水平线与后第二斜线相交,交点是后片背宽点,又从后片背宽
点竖直向下作直线与后第三斜线相交,交点是后冲肩点,过后冲肩点向右作水平直线与后
第四斜线相交,该点是后片肩端点,从后片肩端点向左作与尺中后肩斜线的平行线,该线与
尺下边线相交的交点,该点是后片颈肩点,过后颈肩点向上作竖直线与后片第五斜线相交,
该交点是后开领口点,过后开领口点向左作水平直线,与尺左边线相交,该交点是后领口深
点,把这些点据尺中衣型后片轮廓做成相似,这样就完成了所需的衣型后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在常规服装制板中作为量取线段长度、画直线、
弧线、特别是取直角和直接画出胸围规格96厘米、80厘米、64厘米的衣型之用,而且能方便
地实现不需计算就能画出与该衣型是相似型的其它不同大小规格的所需衣型;结构简单规
范,操作快速,不用计算和记忆构成衣型中相关点的比值、公式或系数。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的衣型图。 图3是第二个实施例的衣型图。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中1.前片基点,2、3、4、8.前开领点,5、6、7.前领深点,9、10、
33. 后镂空三角顶点,11、12、13.后袖笼底点,14、15、16.后肩端点,17.后第三斜线右端点, 18.后第四斜线右端点,19.尺右下角顶点,20.胸围96厘米的冲肩点,21.后第三斜线起始 点,22、23、24、26.后开领点,25、27、28.后片颈肩点,29.后片基点,30、31、32.后领深点,
34、 35、39.前镂空三角顶点,36、37、38.前袖笼底点,40.前第三斜线左端点,41.前第四斜 线左端点,42、45、46.前肩端点,43.尺左上角顶点,47.前第三斜线起始点,48、49、50.前片 颈肩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相似衣型制板尺外轮廓是矩形,(1 19)长度为42厘米、(1 43)宽 度为24厘米;其中尺内(36、42、48、7、19)是衣型胸围96厘米前片的相关点,(37、45、49、 6、19)是衣型胸围80厘米前片的相关点,(38、46、50、5、19)是衣型胸围64厘米前片的相关 点;下面分别介绍各条斜线的斜度和作用。尺中确定衣型前、后片的斜线共IO条,前后各 有5条,前片的每条斜线都是以尺的右上角顶点(1)为起点,以不同的斜度向左下方发散,后片的每条斜线都是以尺的左下角顶点(29)为起点,以不同的斜度向右上方发散;前片第 一条斜线(38 36)是确定前袖笼底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12/ll",前片第二条斜线 (39 35)是确定胸宽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ll",前片第三条斜线(47 40)是 确定前冲肩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2",前片第四条斜线(46 41)是确定前肩端点 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5/l",前片第五条斜线(2 8)是确定前领口点的斜线,斜度是 "横/直是1A";后片第一条斜线(13 11)是确定后袖笼底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 1/1',,后片第二条斜线(33 10)是确定背宽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3/4",后片第三 条斜线(21 17)是确定后冲肩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2",后片第四条斜线(14 18)是确定后肩端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5/l",后片第五条斜线(26 22)是确定后 领口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3/1 "。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制作胸围是112厘米的与尺中衣型是相似的前片;从尺的 左侧加出4厘米(胸围线宽共28厘米)作竖线与前第一斜线(38 36)的延长线相交于 (51),过(51)向右作水平线与前第二斜线(39 35)的延长线相交于(52),过(52)向上作 竖直线与前第三斜线(47 40)相交于(54),过(54)向左作水平线与前第四斜线(46 41)相交于(53),过(53)向右上方作前肩斜线(42 48)的平行线与上边线交于(55),过 (55)向下作竖线与前第五斜线(2 8)相交于(56),过(56)向右作水平线与右边线相交 于(57),然后画出前袖笼弧线(51 53)和前领口弧线(55 57),这样就完成胸围是112 厘米的衣型前片粗虚线(51、53、55、57)轮廓。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制作胸围是112厘米的与尺中衣型是相似的后片;从尺的 右侧加出4厘米(胸围线宽共28厘米)作竖线与后第一斜线(13 11)的延长线相交于 (58),过(58)向左作水平线与后第二斜线(33 10)的延长线相交于(59),过(59)向下作 竖直线与后第三斜线(21 17)相交于(61),过(61)向右作水平线与后第四斜线(14 18)相交于(60),过(60)向左下方作后肩斜线(16 25)的平行线与下边线交于(63),过 (63)向上作竖直线与后第五斜线(26 22)相交于(62),过(62)向左作水平直线与左边 线相交于(64),然后画出后袖笼弧线(58 60)和后领口弧线(63 64),这样就完成胸围 是112厘米的衣型后片粗虚线(58、60、63、64)轮廓。
权利要求一种相似衣型制板尺,尺面画有衣型胸围分别是96厘米、80厘米、64厘米的前后片衣型轮廓,其衣型轮廓中各相关点都在以下各条斜线上,前片第一条斜线(38~36)是确定前袖笼底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12/11”,前片第二条斜线(39~35)是确定前胸宽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11”,前片第三条斜线(47~40)是确定前冲肩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2”,前片第四条斜线(46~41)是确定前肩端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5/1”,前片第五条斜线(2~8)是确定前领口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1/1”,后片第一条斜线(13~11)是确定后袖笼底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1/1”,后片第二条斜线(33~10)是确定后胸宽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3/4”,后片第三条斜线(21~17)是确定后冲肩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9/2”,后片第四条斜线(14~18)是确定后肩端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5/1”,前片第五条斜线(26~22)是确定后领口点的斜线,斜度是“横/直是3/1”,其特征是作其它所需衣型后片是用胸围的1/4宽度作竖线与后第一斜线的延长线的交点,过该点向左作水平线与后第二斜线的延长线的交点,过该点向下作竖直线与后第三斜线的交点,过该点向右作水平线与后第四斜线的交点,过该点向左下方作肩斜线的平行射线与下边线的交点,过该点向上作竖线与后第五斜线的交点,过该点向左作水平线与左边线的交点,然后画出后袖笼弧线和后领口弧线,这样就完成所需衣型胸围后片的相似形。
专利摘要一种相似衣型制板尺,其外轮廓是矩形,长度为42厘米、宽度为24厘米;尺中的十条斜线斜度,体现了该制板尺中衣型胸围96厘米、80厘米、64厘米的前片和后片相关点的横向与竖向比值,据其衣型各规格的前后片互为相似性,该尺能方便地实现不需计算就能画出与该尺中衣型是相似形的其它不同大小规格的所需衣型;结构简单规范,操作快速,不用计算和记忆任何结构关系间的比值、公式或系数,该尺还能在常规服装制板中作为量取线段长度、画直线、弧线,特别便于取直角和直接画出胸围规格96厘米、80厘米、64厘米的基本衣型之用。
文档编号A41H3/00GK201468092SQ2009201499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益正 申请人:王益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