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981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医用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是指一种医用面料。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医学发展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但医务人员由于所处环境 的原因,可能会接触到有毒有害气体或气溶胶,有害的血液或者体液以及有害的传染性病 毒等,如果其所使用的防护服不佳的话,可能会导致感染得病。所以对于长期在这种易感染 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来说,一种好的医用防护服则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现有的医用 防护服材质主要有如下三种普通无纺布、橡胶或涂层涂料、闪蒸发一次成型滤材。其中采 用普通无纺布制作的医用防护服防护效率较低,一般只有40%左右,不能满足国标的最低 要求;而采用橡胶或涂层面料制成的防护服虽然防护效率有提高,但是该种防护服透气透 湿性能很差,而且异味重,因此不能很好满足穿着者的要求;而采用闪蒸发一次成型制作的 滤材,则面料防护均勻性不够,透气透湿性能也很差,无法满足医务人员穿着需要,尤其在 夏季酷热条件下更是难以适应需要。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医用面料用于制作医用防护 服,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面料,该 面料具有防血液渗透、防水、抗菌及透湿等多项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医用面料,其至上而 下依次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薄膜构成的隔离层、聚丙烯纤维织物构成的防护层、聚四氟乙烯 膜构成的保护层以及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的纬编及经编织物构成的底层。其 中隔离层及防护层厚度均设置为0. 02-0. 04mm,保护层厚度设置为0. 02-0. 03mm,而底层则 设置为0. l-2mm。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隔离层中采用热塑性聚 氨酯薄膜,该种材料具有物理性交联点,使其不含增塑剂,却具有优异的韧性、耐磨性及弹 性回复性,伸缩率高,且热塑性聚氨酯薄膜上分布有无数个疏水透气的微孔,使得该薄膜能 阻止液体通过,但却能让水蒸气通过,因此具有较好的防血液渗透、防水、透湿功效;其次, 由于采用保护层的聚四氟乙烯与与底层的纤维织物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面料耐水压相 较于常规涂层制品更高,透湿量也增大,同时还可阻隔各种微小病毒,具有抗菌作用。本实 用新型的医用面料制成的防护服不仅可应用于医疗救护、药品生产、医学研究等医用领域, 亦可为诸如高精度电子生产等其他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科研时做防护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08]附图标识说明1、隔离层2、防护层3、保护层4、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 新型的一种新型医用面料,其至上而下依次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薄膜构成的隔离层1、聚丙烯 纤维织物构成的防护层2、聚四氟乙烯膜构成的保护层3以及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再生 纤维的纬编及经编织物构成的底层4。其中隔离层1及防护层2厚度均设置为0. 03mm,保 护层3厚度设置为0. 02mm,而底层4则设置为1. 5mm。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首先隔离层1中采用热塑性聚氨酯薄膜,该种材料具有 物理性交联点,使其不含增塑剂,却具有优异的韧性、耐磨性及弹性回复性,伸缩率高,且热 塑性聚氨酯薄膜上分布有无数个疏水透气的微孔,使得该薄膜又能阻止液体通过,但却能 让水蒸气通过,因此具有较好的防血液渗透、防水、透湿功效;其次,由于采用保护层3的聚 四氟乙烯与与底层4的纤维织物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面料耐水压相较于常规涂层制品 更高,透湿量也增大,同时还可阻隔各种微小病毒,具有抗菌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面料 制成的防护服不仅可应用于医疗救护、药品生产、医学研究等医用领域,亦可为诸如高精度 电子生产等其他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科研时做防护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 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医用面料,其特征在于其至上而下依次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薄膜构成的隔离层、聚丙烯纤维织物构成的防护层、聚四氟乙烯膜构成的保护层以及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的纬编及经编织物构成的底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面料,该面料具有防血液渗透、防水、抗菌及透湿等多项功能。其至上而下依次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薄膜构成的隔离层、聚丙烯纤维织物构成的防护层、聚四氟乙烯膜构成的保护层以及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的纬编及经编织物构成的底层。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面料制成的防护服不仅可应用于医疗救护、药品生产、医学研究等医用领域,亦可为诸如高精度电子生产等其他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科研时做防护使用。
文档编号A41D31/02GK201634942SQ20102010812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许维蓄 申请人:晋江万兴隆染织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