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及带有该腕带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18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腕带及带有该腕带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带有腕带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装置如随身听、手机等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因而人们出行时通常会随身携帯这些电子装置。人们通常会将这些电子装置放置在ロ袋中或是随身携帯的包中。而为方便使用,也有人通过在腕带上设置一个锁扣装置,而后将电子装置锁扣在腕带上,直接在手腕上对电子装置进行操作,而当需要使用时再将电子装置从腕带上取下来。然而,由于电子装置只是简单锁扣在腕带上,不仅使得电子装置容易与外界相碰撞而成为人们活动的障碍,并且,当受到外界作用力时电子装置亦容易从腕带上掉落下来,给使用者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携带电子装置并使电子装置不易掉落的腕带。ー种腕带,与ー电子装置相配合,该腕带包括带状主体,该主体具有两端部,该腕带还包括ー个连接该主体两端部并用于收容该电子装置的收容件。本发明通过设置收容件,使得电子装置可收容于腕带上,使用者要携带电子装置时只要将腕带佩戴上即可而无需手持,方便快捷;并且,由于电子装置收容于腕带上,其与腕带之间达到稳定配合而不至于外露在腕带上,既减少了腕带所占用的体积并且电子装置也不至于受碰触而轻易掉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装置及与该电子装置配合的腕帯,该腕带包括帯状主体,该主体具有两端部及连接该主体两端部并用于收容该电子装置的收容件。


图I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盖体处于闭合状态。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腕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盖体处于打开状态。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腕带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旋转180度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腕带与电子设备的配合示意图,其中,盖体处于打开状态。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设备_10
腕带100
主体110
端部111
收容件~|l20框架_1130
夹持部131
連接板_132
延伸部_133
收容部140
第一侧壁141
第二侧壁142
底壁_143 间隔144
盖体150
侧边151
侧部152
枢接结构 160弟一通孑L161
第二通孔162
枢接轴:163
凹凸定位结构 170凹槽171
凸块_172
较接结构 180凹部181
弟二通孑L182
凸部183
第四通孔184
较接轴185
电子装置200
本体210.
配件_|2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ー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考图I及图2,电子设备10包括腕带100及电子装置200。腕带100包括主体110及收容件120。主体110呈带状,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两端部111。结合图2,收容件120设置于主体110的两端部111之间,用于收容ー电子装置200。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容件120包括框架130、两收容部140、两盖体150、两枢接结构160及两凹凸定位结构170。參考图3及图4,框架130用以形成一套设空间供电子装置的本体套设于其中。框架130具有两相对的夹持部131及用于连接两夹持部131的两连接板132。此外,框架130于其中一夹持部131上水平向外侧延伸而出形成有延伸部133。两收容部140用于收容电子装置的部分配件。两收容部140设置于框架130上靠近连接板132的两侧并与主体110的两端部111相连接。各收容部140具有与连接板132相邻的两第一侧壁141、与连接板132正相对并连接两第一侧壁141的第二侧壁142及底壁143。各第一侧壁141与对应的连接板132之间形成ー间隔144。两盖体150分别枢接至两收容部140。各盖体150大致呈弧形板状,并与收容部140相对应。盖体150具有对应框架130连接板132的侧边151及对应收容部140第二侧壁142的侧部152。
各枢接结构160包括贯穿盖体150侧部152的第一通孔161、贯穿收容部140第二侧壁142并对应第一通孔161的第二通孔162及与第一通孔161及第二通孔162大小相对应的枢接轴163。在一些实施例中,枢接轴163的长度略大于两第二侧壁142之间的间隔距离。各凹凸定位结构170包括形成于连接板132背对第一夹持部131的ー侧面上多个凹槽171、凸设于盖体150侧边151上与多个凹槽171相对应的凸块172。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172略大于对应的凹槽171。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容件120铰接至主体110。腕带100还具有用于将收容件120铰接至主体Iio的铰接结构180。铰接结构180包括形成于主体110两端部111上的两个凹部181、凸设于收容部140底壁143下方的两凸部183、贯穿各凹部181侧壁的第三通孔182、贯穿各凸部183的第四通孔184及与第三通孔182及第四通孔184大小相对应的铰接轴 185。组装时,先将盖体150枢接至收容部140上令枢接轴163穿过第一通孔161而使其两端突伸于盖体150侧部152的左右两外侧,再令枢接轴163的两端部对应收容部140两第一侧壁141上两第二通孔162,而后将枢接轴163卡入第一通孔161中而将盖体150枢接至收容部140。接着,盖合盖体150,令盖体150的侧边151移动至对应连接板132,将侧边151上的各凸块172卡合入连接板上的对应的凹槽171中,从而将盖体150盖合在收容部140上。而后,将枢接有盖体150的收容件120铰接至主体110 :将主体110放置于收容件120下方,令主体110端部111上的两凹部181收容两凸部183,令第三通孔182与第四通孔184相对准,而后将铰接轴185穿过第三通孔182及第四通孔184,从而将收容件120连接至主体110。结合图5及图I所示,当欲携带电子装置200吋,使用者可将其本体210卡合于框架130上。而后,将电子装置200的配件220的一部分,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耳机的两个听筒放置于其中一个收容部140中。耳机线则由连接板132与第一侧壁141之间的间隔144穿出,并横跨于延伸部133上方而延伸至另ー收容部140中,此时即可盖上盖体150并将腕带100佩戴于手上。而当要使用到电子装置200的配件220吋,使用者可将盖体150打开,取出耳机后将其插置于套设于框架130上的本体210。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电子装置200的配件220并不限于为耳机,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为充电器或数据线等。当然,亦可以直接将配件放置于两个收容部140中,而并非一定要利用延伸部133而分置于两个收容部140中。本发明通过设置收容件120,使得电子装置200可收容于腕带100上,使用者要携带电子装置200时只要将腕带100佩戴于手上即可而无需手持,方便快捷。由于收容件120具有框架130,电子装置200的本体210可套设于框架130中,本体210因此可与腕带100之间达到较为稳定的配合不至于显露于腕带100上方,既可减少腕带100的体积,又使得本体210不至于受到触碰而轻易掉落。此外,由于收容件120具有两收容部140,电子装置200的配件220则可收容于其中,从而使得使用者可方便携帯及使用电子装置200的配件220。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ー种腕帯,与一子装置相配合,该腕带包括帯状主体,该主体具有两端部,其特征在干该腕带还包括ー个连接该主体两端部并用于收容该电子装置的收容件。
2.如权利要求I所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本体,该收容件包括用于套设该电子装置本体的框架。
3.如权利要求2所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该收容件还包括形成于该框架两侧并与该主体相连接的收容部,该收容部与该框架相配合用以收容该电子装置的一配件。
4.如权利要求3所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该收容件还包括覆盖于该收容部上并枢接至该收容部的盖体。
5.如权利要求4所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与该框架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凸定位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与该收容部相连接的连接板,该凹凸定位结构包括凸设于该盖体ー侧上的凸块及形成于该连接板朝向该收容部ー侧上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该收容部具有与该连接板相邻的ー侧壁,该侧壁与该连接板之间具有一间隔。
8.如权利要求7所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与该连接板相邻近的夹持部,该夹持部向外侧延伸而出形成有延伸部,该延伸部通过该间隔与该收容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3所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该收容部底壁与该主体两端部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铰接结构,该铰接结构包括凸设于该收容部底壁外侧的两凸部及形成于该主体端部上与该两凸部对应的两凹部及穿过该凸部及该凹部侧壁的连接轴。
10.ー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装置及与该电子装置配合的腕帯,该腕带包括帯状主体,该主体具有两端部,其特征在干还包括ー个连接该主体两端部并用于收容该电子装置的收容件。
全文摘要
一种腕带,与一电子装置相配合,该腕带包括带状主体,该主体具有两端部,该腕带还包括一个连接该主体两端部并用于收容该电子装置的收容件。本发明通过设置收容件,使得电子装置可收容于腕带上,使用者要携带电子装置时只要将腕带佩戴上即可而无需手持,方便快捷;并且,由于电子装置收容于腕带上,其与腕带之间达到稳定配合而不至于外露在腕带上,既减少了腕带所占用的体积并且电子装置也不至于受碰触而轻易掉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该腕带的电子设备。
文档编号A44C5/00GK102641023SQ2011100423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2日
发明者周丛兵, 周哲宇, 朱泰山 申请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