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

文档序号:66640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ー种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482-2008南珠加工前处理技术规范》中定义“南珠”是指采用马氏珠母贝通过插核、育珠而成的海水养殖珍珠;“前处理”是指漂白前,进行的选珠、洗珠、增光和钻孔等エ艺。由于收获的南珠总是有一部分呈不良顔色,因而需要漂白。但是,漂白好的南珠又会缓慢变黄,失去其美丽和原有的价值。特别是,佩戴使用后,漂白后的南珠变黄更快。以往,漂白后的南珠佩戴半年以上便明显变黄。然而,至今未有有效的抑制南珠变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有效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先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浸提出南珠中容易变黄的有机质,而除去该有机质,从而减少变黄的物质基础;再用甘油脱除和取代南珠中的水份,这些都有减缓南珠变黄的作用。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I)常压下,将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10°C 20°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 5% 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南珠与前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重量比为I : 5,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0°C 20°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2)常压下,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南珠浸泡于10°C 20°C的蒸馏水中,南珠与蒸馏水的重量比为I : 5,24小时后捞出,用10°C 20°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然后凉干;(3)常压下,用10°C 20°C的甘油浸泡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南珠,南珠与甘油的重量比为I : 3,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所述的漂白后的南珠是按照《DB44/T 482-2008南珠加工前处理技术规范》进行前处理和按照《DB44/T 481-2008南珠漂白技术规范》漂白后的南珠。所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化学纯试剂。所述的甘油为分析纯试剂。所述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 5% 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是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经105°C烘干至恒重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使十二烷基硫酸钠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 5% 10%。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对人体均无毒无害。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エ艺简单、原料易得、效果佳、解决了南珠加工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漂白后的南珠,佩戴3年以上才明显变黄;不用任何方法抑制其变黄的漂白后的南珠,佩戴半年以上便明显变黄。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方法只适用干“南珠”,即,只适用于采用马氏珠母贝通过插核、育珠而成的海水养殖珍珠,不适用于其它它种类的珍珠。以下结合实施例进ー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百分比是以重量计。实施例I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2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0°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3
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20°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4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0°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5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20°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6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0°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7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200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8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0°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
实施例9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20°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10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11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12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13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10°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14常压下,将I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5公斤,20°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5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3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实施例15常压下,将2公斤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10公斤,15°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之后,浸泡于10公斤,15°C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捞出,用15°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凉干后,用6公斤,15°C的甘油浸泡南珠,24小 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
权利要求
1.一种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常压下,将漂白后的南珠浸泡于10°c 20°C、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5% 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南珠与前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重量比为I : 5,浸泡96小时后捞出,用10°C 20°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毎次3分钟; (2)常压下,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南珠浸泡于10°C 20°C的蒸馏水中,南珠与蒸馏水的重量比为I : 5,24小时后捞出,用10°C 20°C的蒸馏水洗南珠2次,每次3分钟,然后凉干; (3)常压下,用10°C 20°C的甘油浸泡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南珠,南珠与甘油的重量比为1 : 3,24小时后捞出南珠,擦干南珠。
2.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漂白后的南珠是按照《DB44/T 482-2008南珠加工前处理技术规范》进行前处理和按照《DB44/T.481-2008南珠漂白技术规范》漂白后的南珠。
3.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化学纯试剂。
4.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甘油为分析纯试剂。
5.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 5% 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是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经105°C烘干至恒重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使十二烷基硫酸钠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5% 10%。
全文摘要
一种减缓漂白后的南珠变黄的方法,先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浸提出南珠中容易变黄的有机质,而除去该有机质,从而减少变黄的物质基础;再用甘油脱除和取代南珠中的水份,这些都有减缓南珠变黄的作用。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效果佳、解决了南珠加工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文档编号A44C13/00GK102669898SQ20111005947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许玉换, 黄媚英, 黄甫 申请人:广东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