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及其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及其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会用公文包或者文件夹来携帯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公文包或者文件夹既可以收容便携式电子设备也起保护作用。但是,用公文包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时,每次使用都要拿出来,使用完再放进去, 这给用户带来不便。用文件夹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时,传统的方式是用皮夹来夹持电子设备,为了方便地拆卸皮夹,通常在皮夹的卡合侧壁上设置两个倒勾以卡住电子设备,但是倒勾的旋转角度难以准确控制,要么太紫,要么太松,且在取出电子设备时易勾住不易拿出来,使劲用カ时有可能损坏电子设备。如何让用户方便快捷地携帯便携式电子设备,并方便地从皮夹中取出电子设备,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如何让用户方便快捷地携帯便携式电子设备、并方便地从皮夹中取出电子设备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及其夹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支架、第一^^合部、第二卡合部和驱动自锁单元。该第一^^合部设置于该支架的第一端,该第二卡合部设置于该支架的第二端;该驱动自锁单元设置于该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卡合部之间。其中,该驱动自锁单元处于自锁状态时使得该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夹持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该驱动自锁单元处于松开状态时使得该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松开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该驱动自锁单元包括盖板、弾性体和按压组件该弾性体的下端抵接该支架的抵挡部,该弾性体的上端与该按压组件连接;该按压组件的一侧抵接该支架的限位部,另ー侧抵接该盖板,通过该抵挡部、该限位部和该盖板的共同作用将该弾性体和该按压组件限位于该支架上。其中,该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杆、定位杆、套筒和连接杆。该按压杆的上端向上延伸出该盖板,该按压杆的下端与该定位杆的上端连接,该定位杆的下端与该弾性体连接,该按压杆的下端和该定位杆的上端收容于该套筒内;该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卡合部连接,连接杆的下端进入到该套筒内且与该定位杆的下端套接。其中,该按压杆的底端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孔,该按压杆的底端的外围位置还设有多个齿部,该按压杆的下端的外轮廓上还设有多条导向条;该定位杆的外轮廓设有多条定位条,该多条定位条的顶端设有斜端面;该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件,每两个定位件之间形成导槽。该连接孔与该定位杆的上端套接,该多个齿部抵接该多条定位条的斜端面并且通过该多个齿部挤压该多条定位条的斜端面使得该定位杆旋转,多个该导槽与该多条导向条配合使得该按压杆在该套筒内作直线的往返移动,该弾性体套设于该定位杆的下端。其中,该导槽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类导槽和第二类导槽,在该第二类导槽靠近该套筒的一侧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的底端设有定位斜面,该定位斜面与该定位件的底端面平滑过渡。该第一类导槽的深度大于该第二类导槽的深度,该定位条的厚度大于该第二类导槽的深度并小于该第一类导槽的深度,该导向条的厚度小于该第二类导槽的深度。其中,该第一类导槽的个数、该第二类导槽的个数和该多条定位条的个数相等;该驱动自锁单元处于松开状态吋,该多条定位条分别位于该第一类导槽内,该多个齿部抵接该多条定位条的斜端面的上部,该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松开该便携式电子设备;
该驱动自锁单元处于自锁状态时,该定位杆的斜端面抵接该定位部的定位斜面,该多条定位条分别位于该第二类导槽的下端端面时,该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夹持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该支架的上端设置凸缘,该第二卡合部与该支架的上端邻接的端面设有凹陷部,该支架的凸缘部分收容于该第二卡合部的凹陷部内。其中,该支架上设有手写笔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ー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该第一壳体部和该第二壳体部均具有内侧面,该第一壳体部和该第二壳体部形成合页状。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采用任一上述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固定于该第一壳体部的内侧面和该第二壳体部的内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并位于该第一壳体部和该第二壳体部之间。其中,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还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顶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卡合部配合,该第二凹槽与该第二卡合部配合。其中,该便携式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其中,该便携式电子设备为手写电子装置,其配有手写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通过调整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使得驱动自锁单元处于自锁状态或松开状态,操作方便,且通过该第一卡合部和该第二卡合部的配合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不会出现太松或者太紧的情况,方便用户简捷地携帯便携式电子设备,并方便从夹持装置中取出便携式电子设备,増加用户体验。
图I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其中ー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夹持装置的II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夹持装置的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所示夹持装置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所示夹持装置的按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I所示夹持装置的另ー视角结构示意图;以及[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阅图I和图2,图I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其中ー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夹持装置的II部分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包括支架10、第一卡合部11、第二卡合部12和驱动自锁单元13。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除特别指出外,定义平行干支架10的箭头A方向为纵向方向,A方向指向的端为“第一端”,与A方向指向相反的端为“第ニ端”;可理解地,也可将A方向指向的端定义为“第二端”,与A方向指向相反的端定义为“第一端”;下面将以A方向指向的端为“第二端”,与A方向指向相反的端为“第一端”进行阐述。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可以用于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或其他需夹持放置的设备,在此不作限定。支架10可采用金属材料,通过压铸、锻铸或CNC机加工制成;另外,支架10也可采 用塑胶,通过在表面省光的模具内注塑成型。第一卡合部11设置于支架10的第一端,包括第一挡板110和设于第一挡板110上的第一凸块111。第一挡板110可以与支架10 —体成型,第一挡板110也可以采用金属或塑胶等材料制得,然后再通过固定结构与支架10固定为一体。第一挡板110为圆弧状,自支架10的第一端往支架10的内侧(夹持物品的ー侧)弯曲延伸,第一凸块111自第一挡板110的末端往第二卡合部12的方向延伸成型。第二卡合部12设置于支架10的第二端并可与支架10作平行于纵向方向的往返的相对移动,第二卡合部12与第一卡合部11对应设置,第二卡合部12包括第二挡板120和设于第二挡板120上的第二凸块121。第二挡板120可以采用金属或塑胶等材料制得。对应地,第二挡板120为圆弧状,自支架10的第二端往支架10的内侧(夹持物品的ー侧)弯曲延伸,第二凸块121自第二挡板120的末端往第一^^合部11的方向延伸成型。驱动自锁单元13设置于支架10的第二端与第二卡合部12之间,并与支架10的第二端和第二卡合部12均相连接。驱动自锁单元13具备自锁功能和复位功能,当驱动自锁单元13处于自锁状态时,第一^^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保持用于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第一距离;而当驱动自锁单元13处于松开状态时,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保持用于松开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第二距离。其中,夹持的动作指的是第一凸块111与第二凸块121夹持放置于支架10内侧的电子设备的动作,松开的动作指的是第一凸块111与第ニ凸块121之间的距离最大时可自行取走放置于支架10内侧的电子设备的动作。具体而言,驱动自锁单元13包括盖板14、弾性体130和按压组件,弾性体130为弹簧或具备弹性恢复功能的材料,弾性体130的下端抵接支架10的抵挡部(未标示),弾性体130的上端与按压组件连接;而按压组件的一侧抵接支架10的限位部(未标示),另ー侧抵接盖板14,也就是说,抵挡部、限位部以及盖板14形成一容置空间,用来限定弾性体130和按压组件的活动空间以保证其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抵挡部、限位部和盖板14的共同作用将弾性体130和按压组件限位干支架10上。其中,弾性体130包括但不限于弹簧,进一歩地,可以对该弹簧进行钢镀镍的エ艺。另外,盖板14可以采用但不限于POM材料(聚甲醛,工程塑料)在预先经过表面省光的模具内注塑成型以制得,盖板14上还设有多个螺纹孔,盖板14上的螺纹孔采用螺钉连接到支架10上。请进ー步參阅图3到图5,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按压组件包括定位杆131、套筒132、按压杆133以及连接杆134。定位杆131包括上端31、定位条32、下端33以及定位条32的斜端面320,其中,定位杆131的上端31和下端33均为圆柱形且其直径可相同或相异,定位条32的斜端面320设置于定位杆131的外周侧面上。定位条32的斜端面320主要用于受カ时迫使定位杆131旋转预定的角度,该预定的角度包括但不限于45°,其具体数据根据定位条的个数而设定。另外,定位杆131采用金属或塑胶等材料制得。 套筒132包括第一筒体41和第二筒体42。第一筒体41设有开ロ 410 ;第二筒体42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件420且每两个定位件420之间形成导槽,而导槽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类导槽421和第二类导槽422,在第二类导槽422靠近第二筒体42的ー侧设有定位部423,定位部423的底端设有定位斜面4230,定位件420设有底端面4200且与定位斜面4230平滑过渡。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41和第二筒体42采用金属或塑胶等材料制得一体成型制得,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分别制得第一筒体41和第二筒体42,然后通过固定结构或粘合成为一体。按压杆133的底端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孔50、按压杆133的下端的外轮廓上设有多条导向条51、按压杆133的底端的外围位置设有多个齿部52、按压杆133的中部的外轮廓上设有限位环53以及按压杆133的上端向上延伸设有按压垫54,按压垫54伸出盖板14,其中,限位环53用干与支架10的限位部配合以防止按压杆133弹出支架10的外部。而按压杆133采用金属或塑胶等材料制得。连接杆134的上端与第二卡合部12连接,连接杆134的下端从第一筒体41的开ロ 410进入到套筒132内且与定位杆131的下端33套接,并通过弾性体130进行限位。其中,连接杆134采用金属或塑胶等材料制得,连接杆134的上端设置多个螺孔,并通过螺钉与第二挡板120连接。同时,为了減少摩擦和美观,在第二挡板120设置螺孔的位置设有螺丝塞122,该螺丝塞122可以采用但不限于RUBBER材料(橡胶材料)制得,同时也可以先对模具进行表面省光的エ序,再注塑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连接杆134、套筒132 —体成型的方式,此时,无需第一筒体41的开ロ 410的作用,在此不作赘述。按压杆133的下端与定位杆131的上端31啮合连接,且按压杆133的下端和定位杆131的上端31收容于套筒132内,定位杆131的下端33与弾性体130连接。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具体结构配合方式包括连接孔50与定位杆131的上端31套接,多个齿部52抵接多条定位条32的斜端面320并且通过多个齿部52挤压多条定位条32的斜端面320使得定位杆131旋转,多个导槽(第一类导槽421和第二类导槽422)与多条导向条51配合使得按压杆133在套筒132内作直线的往返移动,弾性体130套设于定位杆131的下端33。第一类导槽421的深度大于第二类导槽422的深度。进ー步地,定位条32的厚度大于第二类导槽422的深度并小于第一类导槽421的深度,亦即是说,定位条32可以自由通过第一类导槽421而不能通过第二类导槽422 ;导向条51的厚度小于第二类导槽422的深度,亦即是说,导向条51可以在第一类导槽421和第二类导槽422中自由通过。下面结合其具体工作过程以对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作进ー步描述。[00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导槽421的个数、第二类导槽422的个数和多条定位条32的个数相等,可以为三、四或其他数目,而导向条51的数目则等于导槽的数目(即第一类导槽421或第二类导槽422的数目的双倍),在配合过程中,包括驱动自锁单元13处于松开状态吋,多条定位条32分别位于第一类导槽421内,多个齿部52抵接多条定位条32的斜端面320的上部,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保持用于松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第二距离;而需要将驱动自锁单元13从松开状态转为自锁状态时,按压按压杆133的按压垫54,按压杆133的多条导向条51分别与多条导槽配合使得按压杆133在套筒132内直线移动,多个齿部52挤压多条定位条32的斜端面320的上部,定位杆131逐渐旋转,当多个齿部52抵接到斜端面320的下部时,松开按压杆133,此时,弾性体130由于弹性恢复作用而推动定位杆131移动,定位杆131的斜端面320抵接定位件420的底端面4200,定位杆131旋转且斜端面320逐渐从定位件420的底端面4200滑入定位部423的定位斜面4230,当定 位杆131旋转至多条定位条32位于第二类导槽422的下端端面(即该定位斜面4230的底部)时,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保持用于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即驱动自锁单元13处于自锁状态。同理,当需要将驱动自锁单元13从自锁状态转为松开状态时,再次推动按压杆133,使得定位条32的斜端面320与定位部423的定位斜面4230相分离,当定位条32能自由通过第一类导槽421时,松开按压杆133,定位条32自由通过第一类导槽421直至按压杆133的限位环53抵接支架10的限位部(或弾性体130恢复到常态)。不难看出,在图I的A方向上,从松开状态转为自锁状态的过程中在松开状态时,第二卡合部12与第一卡合部11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当第二卡合部12往第一卡合部11方向的移动最大距离S后,由于弹性作用,第二卡合部12(或定位杆131)再往远离第一卡合部11的方向移动第三距离,此时转为自锁状态,第二卡合部12与第一^^合部1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即,第二距离>第一距离>第三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指的是第一凸块111和第二凸块121相対的面的距离,当然,也可以为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相互远离的端面的距离,在此不作限定。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允许第二卡合部12的自由移动该第三距离,当驱动自锁単元13处于自锁状态时,第二卡合部12的第二挡板120与支架10之间将存在等于第三距离的缝隙,这会影响夹持装置的美观。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挡板120与支架10的上端邻接的端面设有凹陷部,支架10的上端设置凸缘,当第二卡合部12移动时,该支架10的凸缘始終保持部分收容于该第二档板120的凹陷部内,从而在自锁状态或松开状态时,避免看到第二挡板120与支架10之间的缝隙,使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更加美观。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通过调整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之间的距离,使得驱动自锁单元13处于自锁状态或松开状态,操作方便,而通过第一卡合部11的第一凸块111和第二卡合部12的第二凸块121的配合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不会出现太松或者太紧的情况,方便用户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増加用户体验。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中,支架10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手写笔的手写笔槽100。手写笔于手写笔槽100内时,稍微用カ拉动手写笔即可取出手写笔。请參阅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51]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包括前述的夹持装置、第一壳体部61、第二壳体部62和便携式电子设备63,第一壳体部61和第二壳体部62均具有内侧面,第一壳体部61和第二壳体部62形成合页状,夹持装置固定于第一壳体部61的内侧面和第二壳体部62的内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61和第二壳体部62为柔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米用不锈钢等硬质材料制成,第一壳体部61和第二壳体部62可以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设备63可为平板电脑,也可为配备有手写笔的手写电子装置,该手写笔可装于手写笔槽100内。其中,便携式电子设备63的外壳顶部设有与第一卡合部11的第一凸块111对应的第一凹槽(图未示)和与第二卡合部12的第二凸块121对应的第二凹槽(图未示),通过按压该按压杆133的按压垫54,改变其配合状态,如前所述,驱动自锁单元13处于自锁状态时,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保持用于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63的第一距离,此时,第一凸块111进入第一凹槽,第二凸块121进入第二凹槽;而驱动自锁单元13处于松开状态时,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保持用于松开便携式电子设备63的第二距离,此时,第二凸块121退出第二凹槽,方便用户取出便携式电子设备63。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通过调整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12之间的距离,使得驱动自锁单元13处于自锁状态或松开状态,操作方便,而通过第一凸块111与第一凹槽的配合和第二凸块121与第二凹槽的配合松开或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63,不会出现太松或者太紧的情况,方便用户携带电子设备,并方便用户从夹持装置中取出电子设备,増加用户体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一端; 第二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以及 驱动自锁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卡合部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自锁单元处于自锁状态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夹持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驱动自锁单元处于松开状态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松开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自锁单元包括盖板、弾性体和按压组件 所述弾性体的下端抵接所述支架的抵挡部,所述弾性体的上端与所述按压组件连接;所述按压组件的一侧抵接所述支架的限位部,另ー侧抵接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抵挡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盖板的共同作用将所述弾性体和所述按压组件限位于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杆、定位杆、套筒和连接杆 所述按压杆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所述盖板,所述按压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弾性体连接,所述按压杆的下端和所述定位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套筒内;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卡合部连接,连接杆的下端进入到所述套筒内且与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杆的底端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按压杆的底端的外围位置还设有多个齿部,所述按压杆的下端的外轮廓上还设有多条导向条; 所述定位杆的外轮廓设有多条定位条,所述多条定位条的顶端设有斜端面; 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件,每两个定位件之间形成导槽; 其中,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套接,所述多个齿部抵接所述多条定位条的斜端面并且通过所述多个齿部挤压所述多条定位条的斜端面使得所述定位杆旋转,多个所述导槽与所述多条导向条配合使得所述按压杆在所述套筒内作直线的往返移动,所述弾性体套设于所述定位杆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类导槽和第二类导槽,在所述第二类导槽靠近所述套筒的一侧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底端设有定位斜面,所述定位斜面与所述定位件的底端面平滑过渡; 其中,所述第一类导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类导槽的深度,所述定位条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类导槽的深度并小于所述第一类导槽的深度,所述导向条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类导槽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导槽的个数、所述第二类导槽的个数和所述多条定位条的个数相等; 所述驱动自锁单元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多条定位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类导槽内,所述多个齿部抵接所述多条定位条的斜端面的上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松开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 所述驱动自锁单元处于自锁状态时,所述定位杆的斜端面抵接所述定位部的定位斜面,所述多条定位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类导槽的下端端面吋,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夹持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凸缘,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支架的上端邻接的端面设有凹陷部,所述支架的凸缘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凹陷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手写笔槽。
9.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均具有内侧面,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形成合页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内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还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顶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卡合部配合,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卡合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为手写电子装置,其配有手写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及其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和驱动自锁单元。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支架的第一端,第二卡合部设置于支架的第二端;驱动自锁单元设置于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卡合部之间。该驱动自锁单元处于自锁状态时使得该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夹持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该驱动自锁单元处于松开状态时使得该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保持松开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驱动自锁单元能轻松切换自锁状态和松开状态,操作方便,且通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配合夹持便携式电子设备,不会太松或者太紧,方便用户携带使用,并方便用户从夹持装置中取出便携式电子设备。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504466SQ20112054514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周佳, 杜国楹, 许健, 鲁智勇 申请人: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