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左右前后穿戴快干按摩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80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分左右前后穿戴快干按摩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不分左右前后穿戴快干按摩拖鞋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拖鞋,尤其是穿戴时不用考虑拖鞋的左 右脚前后方向,可随便穿戴,而且始终保持干爽,按摩脚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所有拖鞋穿戴时都要区分鞋面的左右脚前后部,即先分清左右脚后, 再从后部将脚推进到前部来完成穿鞋的整个过程,而且拖鞋弄湿后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干 爽的状态。因此传统拖鞋穿戴时必需分鞋的左右脚前后部,且弄湿后脚底舒适度明显不足, 故在日常生活中穿戴时产生了诸多不便。发明内容[0003]为了彻底改变传统拖鞋穿戴时分左右脚前后部,且弄湿后恢复干爽的状态需较长 时间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拖鞋,既解决了传统拖鞋类穿戴时分左右脚前后部的弊端, 又解决了拖鞋弄湿后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干爽的问题,而且对足底有一定的按摩功效。[0004]本实用新型其解决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0005]本实用新型的拖鞋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鞋帮带和鞋面。[0006]鞋帮带和鞋面的材质可以用现市场通用拖鞋类的材料。鞋帮带及鞋面可以采用 PVC, EVA、TPR、合成革、皮革等材料。[0007]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拖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共有的必要技 术特征是由鞋帮带和鞋面构成,鞋帮带与鞋面需用鞋面侧面凸出的挂钩扣紧连接,且鞋面 前后对称。[0008]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拖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不同的技术特 征是[0009]首先鞋帮带是左右前后对称的,鞋面也是左右前后对称,对称的鞋帮带与对称的 鞋面用鞋面侧面上的突出的挂钩连接在一起;其次为了防止因单一用鞋帮带固定脚,而走 路时出现跑偏的问题,又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拖鞋穿戴后,与脚趾连接的脚掌末端的位置一 般在鞋面前部末端至1/5的区间,故将对称的鞋帮带与鞋面连接的凸出挂钩的位置定为鞋 面前后末端至各1/5处;与鞋面连接处相对应的的鞋帮带上设有两个可上下调节鞋帮高度 的调整孔,可根据脚的厚度大小进行调整;考虑到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脚掌穿戴,且穿戴后 为了更加牢固的固定脚掌,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比鞋面中间部高出;整个鞋面外围 轮廓比鞋面中间部高出;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高度不低于鞋面外围轮廓;为了保证 穿戴时快速排水、晾干与按摩功能,整个鞋面表面为大小一致的小球面均匀分布,且小球面 与小球面之间的空隙均为镂空。[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穿戴时无需考虑左右脚前后部可随意穿戴,并实现了穿 戴后走路时的稳定性与干爽性、保健性,且结构简单。


[0011]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拖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不意图;[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不意图;[0014]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5是图3的纵剖面构造图;[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效果图;[0017]示意图中零件标号说明[0018]I鞋帮带,1-1鞋帮高度调整固定孔,2鞋面,2-1鞋面侧面凸出的挂钩,2-2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2-3鞋面中间部,2-4鞋面外围轮廓,2-5鞋面上的小球面,2-6鞋面上 小球面之间的镂空部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拖鞋对实现解决穿拖鞋时需分左右脚前后部,且拖 鞋弄湿后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干爽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0020]它的静态结构,请参照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鞋帮带1,鞋帮高度调 整固定孔1-1,鞋面2,鞋面侧面凸出的挂钩2-1,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2-2,鞋面中间 部2-3,鞋面外围轮廓2-4,鞋面上的小球面2-5,鞋面上小球面之间的镂空部2-6构成。[0021]鞋帮带I与鞋面2均可采用为柔软性较强的PVC、EVA、TPR、合成革、皮革等材料。[0022]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拖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共有的必要技 术特征是由鞋帮带I和鞋面2构成,装配时将鞋帮带I上的4个鞋帮高度调整固定孔1-1 与鞋面2上的4个鞋面侧面凸出的挂钩2-1扣紧连接,从而形成椭圆状固定结构,功能是起 鞋帮的作用。鞋面2前后对称,其功能是穿戴时无需考虑左右脚。[0023]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拖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不同的技术特 征是[0024]首先鞋帮带I是前后左右对称,目的是为了穿戴时不分拖鞋的左右脚前后部,其 次为了防止因单一用鞋帮固定脚,而走路时出现跑偏的问题,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拖鞋穿戴 后脚趾的位置大约在鞋面前部末端至1/5区间内,故将对称的鞋帮带I与鞋面2连接的凸 出的挂钩的位置定为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5处,即鞋面侧面上凸出的挂钩2-1 ;鞋帮带I与 鞋面2连接处的鞋帮带I上设有两个可上下调节鞋帮高度的鞋帮高度调整固定孔1-1,可根 据脚的厚度大小进行调整;将对称的鞋帮带I上的4个鞋帮高度调整固定孔1-1与前后对 称的鞋面2上的鞋面侧面上凸出的挂钩2-1扣紧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无左右脚前后之分 的拖鞋;考虑到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脚掌穿戴,且穿戴后为了更加牢固的固定脚掌,鞋面前 后末端至各1/6的区间比鞋面中间部高出,即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2-2 ;整个鞋面外 围轮廓2-4比鞋面中间部2-3高;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2-2的高度不低于鞋面外围 轮廓2-4;为了保证穿戴时鞋面的干爽性与按摩功能,整个鞋面为大小一致的小球面2-5均 匀分布,且小球面2-5之间的空隙均为镂空2-6。[0025]下面通过使用方法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拖鞋的动态结构关系[0026]请参照附图6 :在穿拖鞋时,首先本实用新型拖鞋可以完全不考虑拖鞋的左右脚前后部可直接穿戴。其次为了对脚掌位置的左右方向的固定,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拖鞋穿戴 后脚趾的位置大约在整个鞋面前部末端至1/5区间内,故将对称的鞋帮带I与鞋面2连接 的侧面凸出的挂钩的位置定为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5处,与鞋帮带上对应的鞋帮高度调整 固定孔1-1进行连接。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脚掌穿戴,防止穿戴后走路时上下晃动,鞋面前 后末端至各1/6区间2-2比鞋面中间部2-3高出,从而因脚跟抬高,保证脚背与鞋帮I更加 紧密的贴合,其次因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2-2 (脚跟部)比鞋面中间部2-3高,故重 力中心自然向脚掌前部倾斜,使脚掌更加紧贴在鞋面中间部2-3中,此时脚掌较牢固的抵 住鞋面。鞋面上的均匀分布的小球面2-5及小球面2-5之间的空隙均为镂空2-6,故既保证 了弄湿后鞋面快速排水与晾干,又起到按摩脚底的效果。从而整体上真正解决了穿戴时不 分左右脚前后部,且保证了走路时的稳定性、干爽性、保健性。
权利要求1.一种不分左右前后穿戴快干按摩拖鞋,有鞋帮带和鞋面构成,鞋帮带与鞋面需用鞋面侧面凸出的挂钩扣紧连接,且鞋面前后对称,其特征是首先鞋帮带是左右前后对称,鞋帮带与鞋面需用鞋面侧面凸出的挂钩扣紧连接,且鞋面前后对称;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拖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首先鞋帮带是左右前后对称的,鞋面也是左右前后对称,对称的鞋帮带与对称的鞋面用鞋面侧面上的突出的挂钩连接在一起;其次为了防止因单一用鞋帮带固定脚,而走路时出现跑偏的问题,又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拖鞋穿戴后与脚趾连接的脚掌末端的位置一般在鞋面前部末端至1/5的区间,故将对称的鞋帮带与鞋面连接的凸出挂钩的位置定为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5处;与鞋面连接处相对应的的鞋帮带上设有两个可上下调节鞋帮高度的调整孔,可根据脚的厚度大小进行调整;考虑到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脚掌穿戴,且穿戴后为了更加牢固的固定脚掌,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比鞋面中间部高出;整个鞋面外围轮廓比鞋面中间部高出;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区间高度不低于鞋面外围轮廓;为了保证穿戴时鞋面的快速排水及干爽性与按摩功能,整个鞋面表面为大小一致的小球面均匀分布,且小球面与小球面之间的空隙均为镂空。
2.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不分左右前后穿戴快干按摩拖鞋,其特征是左右前后对称的鞋帮带与前后左右对称的鞋面连接在一起;鞋帮带与鞋面连接处的位置在整个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5处的鞋面侧面;与鞋面连接处对应的鞋帮上带有可调整鞋帮高度的调整固定孔;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的区间高度比鞋面中间高;鞋面外围轮廓比鞋面中间部高;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的区间高度不低于鞋面外围轮廓;整个鞋面表面为大小一致的小球面均匀分布,且小球面与小球面之间的空隙均为镂空。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不分左右前后穿戴,并兼保持脚底干爽与按摩脚底功能的拖鞋。此种拖鞋将对称的鞋帮带与对称的鞋面用鞋面侧面的凸出挂钩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鞋帮与鞋面;鞋面侧面凸出的挂钩的位置在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5处;鞋帮带上带有可调节鞋帮高度的高度调节固定孔,根据脚的厚度大小进行调整;装配时只需将鞋帮带上的鞋帮高度调整固定孔扣紧到相对应的鞋面侧面的凸出挂钩即可穿戴;鞋面为前后末端至1/6的区间比鞋面中间部高;鞋面外围轮廓比鞋面中间部高;鞋面前后末端至各1/6的区间不低于鞋面外围轮廓;鞋面为大小一致的小球面均匀分布,且小球面与小球面之间的空隙均为镂空。因上述构造新型拖鞋实现了不分左右脚前后部随意穿戴,并保证了穿戴后脚底的干爽舒适与一定的按摩功能。
文档编号A43B3/10GK202819787SQ2012201470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朴永浩 申请人:朴永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