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围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婴幼儿围嘴,它由围嘴领口部(1)和围嘴下摆(4)组成,围嘴下摆折叠后可通过扣紧机构锁紧形成一个端口向上的兜(8)。所述的扣紧机构为子母扣,有两组,分别安装在围嘴下摆下端两侧,每组子母扣由扣头和扣口(6)组成。本实用新型清洗方便,可收集唾液或饭菜汤,避免弄脏衣物或周围环境。
【专利说明】—种婴幼儿围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幼儿卫生用品,具体说是一种可收集唾液或饭菜汤的婴幼儿围嘴。
【背景技术】
[0002]围嘴是婴幼儿常用的一种卫生用品,它系于领下,起着保护衣物免遭唾液或饭菜汤弄脏的作用。
[0003]目前常用的婴幼儿围嘴包括围嘴领口部和围嘴下摆,围嘴下摆有绑带,使用时,将围嘴领口部戴上,再将围嘴下摆通过绑带绑紧即可。
[0004]由于通常的婴幼儿围嘴只起到保护衣物免遭唾液或饭菜汤弄脏的作用,而不能将唾液或饭菜汤收集,使用时,唾液或饭菜汤则会从婴幼儿围嘴滑落地面,影响室内的清洁卫生。
[0005]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方便、可收集唾液或饭菜汤、避免弄脏衣物或周
[0006]围环境的婴幼儿围嘴。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幼儿围嘴,它由围嘴领口部和围嘴下摆组成,围嘴下摆折叠后可通过扣紧机构锁紧形成一个端口向上的兜。
[0008]所述的扣紧机构为子母扣,有两组,分别安装在围嘴下摆下端两侧,每组子母扣由扣头和扣口组成。
[0009]扣口安装在围嘴下摆的正面,扣头安装在背面,在围嘴下摆上、位于每组子母扣的扣头和扣口之间开有通孔,围嘴下摆折叠时,分别将两组的扣头穿过通孔与扣口扣接从而在围嘴下摆形成一个兜。
[0010]或者,每组子母扣的扣头和扣口分别安装在正面,围嘴下摆折叠时,分别将两组的扣头与扣口扣接在围嘴下摆形成一个兜。
[0011]所述的围嘴领口部由两条领口带组成,两条领口带上安装扣接件。
[0012]本实用新型由于围嘴下摆折叠后可通过扣紧机构锁紧形成一个端口向上的兜,这样既能起到保护衣物免遭唾液或饭菜汤弄脏的作用,又能将唾液或饭菜汤收集,避免唾液或饭菜汤滑落地面,可维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另外,由于通过扣紧机构锁紧形成兜,这样,通过松开扣紧机构和两条领口带的扣接件,整个围嘴就相当于一个平面产品,使用后又便于清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14]图2是图1正面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背面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的使用状态参考图。[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18]图6是图5正面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7是图5背面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8是图5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幼儿围嘴,它由围嘴领口部I和围嘴下摆4组成,所述的围嘴领口部I由两条领口带3组成,两条领口带3上安装扣接件2,且可调节领口大小,围嘴下摆4折叠后可通过扣紧机构锁紧形成一个端口向上的兜8。
[0022]所述的扣紧机构为子母扣,有两组,分别安装在围嘴下摆4下端两侧,每组子母扣由扣头7和扣口 6组成。
[0023]由图1、图2和图3可知,扣口 6安装在围嘴下摆4的正面,扣头7安装在背面,在围嘴下摆4上、位于每组子母扣的扣头7和扣口 6之间开有通孔5,围嘴下摆4折叠时,分别将两组的扣头?穿过通孔5与扣口 6扣接从而在围嘴下摆4形成一个兜8,见图4。
[0024]图5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图,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是,每组子母扣的扣头7和扣口 6分别安装在围嘴下摆4的正面,围嘴下摆4折叠时,分别将两组的扣头7与扣口 6直接扣接可在围嘴下摆4形成一个兜8,见图8。
[0025]上述中,围嘴领口部I和围嘴下摆4可由单面或双面防水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幼儿围嘴,它由围嘴领口部(I)和围嘴下摆(4)组成,围嘴下摆(4)折叠后可通过扣紧机构锁紧形成一个端口向上的兜(8),所述的扣紧机构为子母扣,有两组,分别安装在围嘴下摆(4)下端两侧,每组子母扣由扣头(7 )和扣口( 6 )组成,其特征在于,扣口( 6 )安装在围嘴下摆(4)的正面,扣头(7)安装在背面,在围嘴下摆(4)上、位于每组子母扣的扣头(7)和扣口(6)之间开有通孔(5),围嘴下摆(4)折叠时,分别将两组的扣头(7)穿过通孔(5)与扣口(6)扣接从而在围嘴下摆(4)形成一个兜(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嘴领口部(I)由两条领口带(3)组成,两条领口带(3)上安装扣接件(2)。
【文档编号】A41B13/10GK203399716SQ20132039816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5日
【发明者】李珍英, 陈晓 申请人:李珍英, 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