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71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拐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拐杖,包括柱件、握把和底座,所述柱件下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上杆、下杆和锁紧头构成,所述上杆的上端固设有连接套,所述上杆内设有弹簧、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阻尼腔,所述下杆上端设有凸缘,所述阻尼腔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活塞杆,所述阻尼腔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底座由上座体、下座体、柔性连接颈部和防滑垫构成。本实用新型拐杖,采用在柱件下方设置伸缩杆,在伸缩杆内设置弹簧和阻尼腔,在底座下方设置防滑垫,有效增加拐杖与地面的摩擦力并减小拐杖使用中握把与人体手指尖的反冲作用,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舒适感极强。
【专利说明】拐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拐杖。

【背景技术】
[0002]拐杖是人们常用的辅助设备,尤其是下肢受伤、行动不便或者登山者,都会使用拐杖来帮助行走,但在使用拐杖的过程中,手掌握住握把对拐杖用力,而拐杖作用在地面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对人体手掌产生抵触力,对人体手掌产生摩擦,使用者长期使用会觉得不舒服,目前,市场上没有一款带有减震效果的拐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防滑又带有减震效果的拐杖。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拐杖,包括柱件、握把和底座,所述握把在柱件的上端,所述柱件的下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上杆、下杆和锁紧头构成,所述锁紧头与上杆下端部螺接,所述上杆和锁紧头均与所述下杆滑动连接,所述上杆的上端固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柱件对应位置螺接固定,在所述上杆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面抵接有第一法兰盘,弹簧的下端面抵接有第二法兰盘,在所述下杆的上端设有凸缘,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下端面与凸缘抵接,所述下杆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连接固定。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上杆内设置弹簧,以达到减震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弹簧实现减震的例子很多,但单单使用弹簧来实现减震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为了更好的体现本实用新型减震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法兰盘下方位于所述弹簧中心内设有阻尼腔,所述阻尼腔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下方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第二法兰盘固接,所述阻尼腔内位于第二活塞下方位置设有第一空腔,所述阻尼腔内位于第二活塞上方位置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密闭隔离。
[0007]对于拐杖,带有减震功能能给使用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使用者手掌不会因反作用力太强而感到疼痛和摩擦,但作为一款拐杖,其防滑的功能也必须体现,只有在防滑功能体现的同时,才能那更好的体现出其减震的功能,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为了体现出它的防滑功能,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由上座体、下座体、柔性连接颈部和防滑垫构成,所述柔性连接颈部设在所述上座体和所述下座体之间,所述防滑垫设在所述下座体下方;所述柱件、上杆和下杆均为中空柱件。
[0008]要在本实用新型中很好的体现出它的减震效果,所有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应当灵活运动,减少阻力,作为优选,所述上杆直径与所述柱件直径相同,所述下杆直径小于所述上杆直径,所述弹簧外径略小于所述第二法兰盘和所述第一法兰盘外径,所述弹簧内径略大于所述阻尼腔外径。
[0009]为了更好的观察其减震效果,相对部件运动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杆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透明窗。
[00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拐杖,采用在柱件下方设置伸缩杆,在伸缩杆内设置弹簧和阻尼腔,在底座下方设置防滑垫,有效增加拐杖与地面的摩擦力并减小拐杖使用中握把与人体手指尖的反冲作用,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舒适感极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拐杖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a)是图1中拐杖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b)是图2(a)中拐杖受压向下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a)中拐杖左右摇摆时的对比图。
[0015]图4(a)是图2(a)中拐杖的剖视图。
[0016]图4(b)是图2(b)中拐杖的剖视图。
[0017]图5是图2(a)中拐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图1中拐杖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图6中拐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8 (a)是图6中拐杖减震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8(b)是图8(a)中活塞运动后的对比图。
[0022]图9(a)是图2中拐杖上杆设置透明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b)是图9(a)中拐杖受力向下压缩后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5]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拐杖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柱件1、握把2、伸缩杆3和底座4,其中,所述握把2设在所述柱件I上方,所述伸缩杆3设在所述柱件I下方,所述伸缩杆3由上杆30、下杆31和锁紧头32构成,所述锁紧头32与上杆30下端部螺接,所述上杆30的上端设有连接套5,所述连接套5可固定连接在上杆30上,也可以螺纹连接在所述上杆30上,所述连接套5另一端与柱件I对应位置螺接固定,所述上杆30内设有弹簧60,所述弹簧60上端面抵接有第一法兰盘64,所述第一法兰盘64设在所述连接套5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套5相接触,所述弹簧60的下端面抵接有第二法兰盘34,在所述下杆31的上端设有凸缘33,所述第二法兰盘34的下端面与凸缘33抵接,所述上杆30直径与柱件I直径相同,所述下杆31直径小于上杆30直径,所述凸缘33和第二法兰盘34外径略小于所述上杆30内径并均能在所述上杆30内滑动,所述下杆31贯穿所述锁紧头32端盖部位并可相对于所述锁紧头32端盖部位滑动和转动所述凸缘33可被所述锁紧头32卡挡在所述上杆30内,所述下杆31的下端与底座4的上端连接固定。
[0028]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64下方位于所述弹簧60中心内设有阻尼腔63,所述阻尼腔63内设有第一活塞62和第二活塞62a,所述第一活塞62下方固接活塞杆61,所述活塞杆61另一端与第二法兰盘34固接,所述阻尼腔63内位于第二活塞62a下方空间设有第一空腔65,所述阻尼腔63内位于第二活塞62a上方空间设有第二空腔65a。
[0029]其中,所述底座4由上座体40、下座体41、设在所述上座体40和所述下座体41之间的柔性连接颈部42、设置在所述下座体41下表面的防滑垫43构成,所述上座体40与所述下杆31连接固定;所述柱件1、上杆30和下杆31均为中空柱件。
[0030]使用时,在所述第一空腔65内注满油或粘稠液体,形成油腔或液腔,第二空腔65a作为备用空腔。此时,所述拐杖的减震作用通过弹簧和弹力和油腔或液腔的压力来实现,具体如下:
[0031]使用中,当使用者手握握把2,向下用力时,所述握把2、柱件1、连接套5、上杆30均受力向下运动,所述下杆31在底座4的反作用力下向上运动,所述第二法兰盘34受力向上挤压弹簧60,所述活塞杆61向上推动第一活塞62向上运动,而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弹簧60被压缩后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弹簧力,阻止所述活塞杆向上运动,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0032]当使用者手松开,所述握把2不再受向下的压力时,所述弹簧60在被挤压后产生向外扩张的弹簧力,将所述第一法兰盘64向上推动,所述阻尼腔63也随之向上运动,所述活塞杆61随之向下与阻尼腔63产生反向相对运动,而此时所述第一空腔65内的油或液体产生反向阻力,阻止所述第一活塞62向下运动,从而不会使所述弹簧60在其自身的弹簧力作用下迅速恢复原状,而是让所述弹簧60慢慢恢复原状,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
[0033]也就是说,人在使用拐杖作为辅助工具辅助行走时,人体肯定会在握把2上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才能实现辅助的作用,而施加在所述握把2上的作用力导致拐杖与地面相互作用,地面同时给拐杖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在没有减震装置的情况下会直接传递给人体手掌,当使用者另一只脚着地时,人体会抬起拐杖向前移动,此时,在所述上杆30内被压缩的弹簧60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迅速释放,造成拐杖握把2迅速向上抬起,对人体手掌用力,使人体手掌长期受力而导致胳膊、手掌酸疼。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上杆30内设置弹簧和阻尼腔63内设置的加注油或液体的第一空腔65,无论是在人体对你握把2施加作用力还是地面对拐杖施加反作用力时,均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减轻使用者的受力,让使用者感动轻松、舒适。
[0034]如图3所示,由于所述拐杖在底座4的上座体40和下座体41之间设置了柔性连接颈部42,所述拐杖在使用中还可以绕所述颈部42摆动,所述下座体41下表面设置的防滑垫43很好的与地面产生摩擦力,当拐杖摆动时,所述下座体41不会偏离地面,有效防止拐杖偏斜时滑动,造成使用者滑倒或者减震不起作用的情况发生。
[0035]实施例二:
[003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去除了弹簧,并对阻尼腔内的结构和第一法兰盘64a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5至图8所示,当所述弹簧60长期使用或者失效时,可在所述第二空腔65a内注满高压气体,且所述阻尼腔63上端部与改进后的第一法兰盘64a螺纹连接,使用中,当使用者手握握把2,向下用力时,所述握把2、柱件1、连接套5、上杆30均受力向下运动,所述下杆31在底座4的反作用力下向上运动,所述第二法兰盘34受力向上推动活塞杆61向上运动,所述活塞杆61随即推动所述第一活塞62向上运动,同时,所述第一空腔65内的油或液产生的液压力推动第二活塞62a向上运动压缩第二空腔65a内的气体,此时,所述第二空腔65内的高压气体被压缩后此时反向气压作用力,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0037]同时,当使用者另一只脚着地,向前移动拐杖时,所述第二空腔65内的高压气体被压缩后产生的反向气压作用力推动第二活塞62a向下运动,此时,所述第一空腔65内的油或液体产生反向阻力,阻止所述第一活塞62向下运动,从而不会使所述第二活塞62a在第二空腔内的高压气体的反作用下力迅速恢复原状,而是让所述第二活塞62a复位,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
[0038]其余同实施例一。
[0039]实施例三:
[004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上杆30进行改进,如图9(a)和图9(b)所示,即在所述上杆30上设置一开口 35,所述开口 35处设有透明窗36,所述透明窗36采用塑性透明材料制作,通过所述透明窗36,可观察到所述减震装置6在所述上杆30内的运动情况。其余同实施例一。
[0041 ]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阻尼腔内的结构可设计为电磁阻尼等其他阻尼结构。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拐杖,包括柱件、握把和底座,所述握把在柱件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件的下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上杆、下杆和锁紧头构成,所述锁紧头与上杆下端部螺接,所述上杆和锁紧头均与所述下杆滑动连接,所述上杆的上端固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柱件对应位置螺接固定,在所述上杆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面抵接有第一法兰盘,弹簧的下端面抵接有第二法兰盘,在所述下杆的上端设有凸缘,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下端面与凸缘抵接,所述下杆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下方位于所述弹簧中心内设有阻尼腔,所述阻尼腔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下方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第二法兰盘固接,所述阻尼腔内位于第二活塞下方位置设有第一空腔,所述阻尼腔内位于第二活塞上方位置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密闭隔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直径与所述柱件直径相同,所述下杆直径小于所述上杆直径,所述弹簧外径略小于所述第二法兰盘和所述第一法兰盘外径,所述弹簧内径略大于所述阻尼腔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上座体、下座体、柔性连接颈部和防滑垫构成,所述柔性连接颈部设在所述上座体和所述下座体之间,所述防滑垫设在所述下座体下方;所述柱件、上杆和下杆均为中空柱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透明窗。
【文档编号】A45B9/00GK204181103SQ201420503563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阳佩钰 申请人:阳佩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