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87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属于通气鞋,包含:一鞋底,具有一底部及环设于底部上的侧壁,其中,底部有多个第一通气道,侧壁有多个第二通气道,而第一通气道可连通于第二通气道;一中底,以弹性塑料制成,并设于底部上,且中底的轮廓大小与底部相同,其中,中底与底部之间具有至少一第一气室,且中底具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可经由第一气室连通于第一通气道;一鞋面,环设于侧壁上;以及至少一透气件,设于鞋面,其中,透气件可连通于第二通气道,且透气件具有一连通于外界的透气网,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加强鞋体外界的气体交流,而且具有防水功能,设计科学,使用效果良好。
【专利说明】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通气鞋。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具排气功能的鞋,多是在鞋底内设有一挤压软套和连通鞋外的通孔,再搭配具有透孔的鞋中底,以及具有气孔的鞋垫,使用者行进间反复踩踏鞋底,可使挤压软套吸入新鲜空气进入鞋内,并可将鞋内的气体排出鞋外,以达到透气及排气之功能,而现有在鞋底内独立设置挤压软套,不仅使挤压软套受限于鞋底内空间的大小,且制造成本高,要考虑挤压软套的材料,此外,挤压软套被反复踩踏挤压多次后,其排气效果亦会变差,再者,挤压软套多无防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具有排气功能的鞋子排气功效不能持久,且不便于防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该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不仅能持久保持鞋体与外界进行气体流通,而且具有防水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包括:鞋底、中底、鞋垫、鞋面、透气件,其特征是:
[0005]所述鞋底具有一底部及环设在底部上的一侧壁,底部的前端及后端各有多个平行于鞋底短边的第一通气道,侧壁的前端及后端各有多个第二通气道,第一通气道可一对一连通于第二通气道,底部还有一环状的第三通气道连通于每一个第一通气道;
[0006]用弹性塑料制成的中底在鞋底的底部上,中底的轮廓大小与底部相同,中底邻近底部的一侧有两个凹陷区,使得中底与底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一气室,两个凹陷区上方各有多个透气孔可经过第一气室连通于第一通气道;
[0007]所述鞋垫在中底上方,所述鞋垫的轮廓大小与中底相同,鞋垫对应于足前部的前端,以及对应于足后部的后端各有多个可连通于透气孔的通孔;
[0008]所述鞋面环设在鞋底的侧壁上,所述鞋面具有一容置空间;
[0009]所述透气件具有一外框及一透气网,外框嵌入于鞋面的容置空间,透气网环设在外框上,所述外框的一侧向外延伸设有多个通气管,通气管连通于第二气室,且通气管可穿出鞋面并一对一插置于第二通气道,使得第二气室可经过第二通气道连通于第一通气道。
[0010]上述的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其特征是:在透气网朝第二气室的一侧贴设有防水透气膜。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结构,使用者在行走时,可使中底与底部间的第一气室产生压力差,将鞋内的热气与外界空气对流,以达到空气流通及排气的功效,而本实用新型不必额外设置挤压软套,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较长,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透气件具有防水的功能,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排气功能的鞋子结构不会有进水的后顾之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示意图,
[0016]图中,100.鞋子结构,10.鞋底,11.底部,12.侧壁,13.第一通气道,14.第二通气道,15.第三通气道,20.中底,21.凹陷区,22.第一气室,23.透气孔,30.鞋垫,31.通孔,40.鞋面,41.容置空间,50.透气件,51.外框,52.透气网,53.第二气室,54.通气管,55.防水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
[0018]实施例1,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包括:
[0019]一鞋底10,具有一底部11及环设在底部11上的一侧壁12,底部11的前端及后端各有多个平行于鞋底10短边的第一通气道13,侧壁12的前端及后端各有多个第二通气道14,第一通气道13可一对一连通于第二通气道14,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鞋底10对应于足前部的前端设有五个相连接的第一通气道13及第二通气道14,而鞋底10对应于足后部的后端设有四个相连接的第一通气道13及第二通气道14,此外,底部11还有一环状的第三通气道15,第三通气道15可连通于每一个第一通气道13。
[0020]用弹性塑料制成的中底20在鞋底10的底部11上,中底20的轮廓大小与底部11相同,中底20邻近底部11的一侧有两个凹陷区21,分别位于中底20对应于足前部的前端,以及中底20对应于足后部的后端,使得中底20与底部11之间形成两个第一气室22,两个凹陷区21上方各有多个透气孔23可连通于第一气室22,而底部11前端的第一通气道13位于中底20前端的凹陷区21下方,反之,底部11后端的第一通气道13位于中底20后端的凹陷区21下方,使得各个透气孔23可经过第一气室22连通于第一通气道13。
[0021]设于在中底20上方的鞋垫30,鞋垫30的轮廓大小与中底20相同,鞋垫30对应于足前部的前端,以及对应于足后部的后端各有多个可连通于透气孔23的通孔31。
[0022]鞋面40环设在鞋底10的侧壁12上,鞋面40具有一容置空间41。
[0023]透气件50具有一外框51及一透气网52,外框51嵌入于鞋面40的容置空间41,透气网52环设在外框51上,使得透气网52、外框51及鞋面40之间形成一第二气室53。如图1所示,而外框51的一侧向外延伸设有多个通气管54,通气管54连通于第二气室53,且通气管54可穿出鞋面40并一对一插置于第二通气道14,使得第二气室53可经过第二通气道14连通于第一通气道13 ;在透气网52朝第二气室53的一侧贴设有防水透气膜55。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具有四个透气件50,其中两个透气件50设在前端的鞋面40,其中两个透气件50则设在后端的鞋面40。
[0025]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使用者行进时的反复踩踏动作,可使中底20与底部11之间的第一气室22产生压力差,当足后部着地而足前部抬起时,可将鞋内的热气依序经过对应于足后部的通孔31、透气孔23、第一气室22、第一通气道13、第二通气道14、以及鞋面40后端的通气管54、第二气室53及透气网52排出外界;此时,外界空气可依序经由鞋面40前端的透气网52、第二气室53、通气管54、以及对应于足前部的第二通气道14、第一通气道13、第一气室22、透气孔23及通孔31吸入到鞋内。
[0026]之后,当足后部抬起而足前部着地时,外界空气可依序经由鞋面40后端的透气网52、第二气室53、通气管54、以及对应于足后部的第二通气道14、第一通气道13、第一气室22、透气孔23及通孔31吸入到鞋内;而鞋内的热气可依序经由对应于足前部的通孔31、透气孔23、第一气室22、第一通气道13、第二通气道14、以及鞋面40前端的通气管54、第二气室53及透气网52排出外界。因此,借助本实用新型,使用者行走时,鞋内的热气可与外界空气对流,以达到空气流通及排气的功效。
[0027]此外,本实用新型透气网52朝第二气室53的一侧贴设有防水透气膜55,使得透气件50具有防水的功能,使用者在行走时,若遇上下雨或路面上有水的情形,本实用新型具排气功能的鞋子结构100不会进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包括:鞋底(10)、中底(20)、鞋垫(30)、鞋面(40)、透气件(50),其特征是: 所述鞋底(10)具有一底部(11)及环设在底部(11)上的一侧壁(12),底部(11)的前端及后端各有多个平行于鞋底(10)短边的第一通气道(13),侧壁(12)的前端及后端各有多个第二通气道(14),第一通气道(13)可一对一连通于第二通气道(14),底部(11)还有一环状的第三通气道(15)连通于每一个第一通气道(13); 用弹性塑料制成的中底(20)在鞋底(10)的底部(11)上,中底(20)的轮廓大小与底部(11)相同,中底(20)邻近底部(11)的一侧有两个凹陷区(21),使得中底(20)与底部(11)之间形成两个第一气室(22),两个凹陷区(21)上方各有多个透气孔(23)可经过第一气室(22)连通于第一通气道(13); 所述鞋垫(30)在中底(20)上方,所述鞋垫(30)的轮廓大小与中底(20)相同,鞋垫(30)对应于足前部的前端,以及对应于足后部的后端各有多个可连通于透气孔(23)的通孔(31);所述鞋面(40)环设在鞋底(10)的侧壁(12)上,所述鞋面(40)具有一容置空间(41);所述透气件(50)具有一外框(51)及一透气网(52),外框(51)嵌入于鞋面(40)的容置空间(41),透气网(52)环设在外框(51)上,所述外框(51)的一侧向外延伸设有多个通气管(54),通气管(54)连通于第二气室(53),且通气管(54)可穿出鞋面(40)并一对一插置于第二通气道(14),使得第二气室(53)可经过第二通气道(14)连通于第一通气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气功能的运动鞋,其特征是:在透气网(52)朝第二气室(53)的一侧贴设有防水透气膜(55)。
【文档编号】A43B13/16GK204104979SQ20142066400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李秀杰 申请人:李秀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