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7998阅读:10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口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防尘口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需要,但目前的防尘口罩防尘效果较为一般,仍有尘埃颗粒穿过口罩进入人们的身体中,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具体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防霾效果好的口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包括罩体、负离子发生器、电池,罩体左右两端均的设置有皮带,皮带上均设置有两个绳索孔,罩体上设置有呼吸孔与气管道,呼吸孔与气管道连通,罩体正表面设置有两个竖直排列的槽口,槽口连通气管道,位于下方的槽口嵌入有第一过滤层,位于上方的槽口嵌入有第二过滤层,负离子发生器与电池均设置在罩体内部,负离子发生器与电池电连接,罩体下表面左侧设置有一中空连杆,中空连杆与罩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器机械连接,中空连杆的另一端机械连接有负离子吹嘴,负离子吹嘴位于呼吸孔正下方。

进一步的,上述罩体内侧边缘设置有水凝胶,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下表面均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上述嵌入槽口的第一过滤层的结构为两层滤棉层的中间夹有一层活性炭层。

进一步的,上述嵌入槽口的第二过滤层的结构为两层滤棉层的中间夹有一层纳米银抗菌滤层。

进一步的,上述负离子吹嘴上设置有集尘罩,集尘罩通过限位旋钮固定在负离子吹嘴的吹气口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负离子发生器、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净化了用户吸入的空气。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的立体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的立体图2;

附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的仰视图;

附图4为实施例1的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的负离子吹嘴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包括罩体1、负离子发生器2、电池3,罩体1左右两端均的设置有皮带11,皮带11上均设置有两个绳索孔12,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不同材质的绳索穿过绳索孔12来搭配口罩,罩体1上设置有呼吸孔13与气管道14,呼吸孔13与气管道14连通,罩体1正表面设置有两个竖直排列的槽口,槽口连通气管道14,位于下方的槽口嵌入有第一过滤层15,位于上方的槽口嵌入有第二过滤层16,负离子发生器2与电池3均设置在罩体1内部,负离子发生器2与电池3电连接,罩体1下表面左侧设置有一中空连杆21,中空连杆21与罩体1内的负离子发生器2机械连接,中空连杆21的另一端机械连接有负离子吹嘴22,负离子吹嘴22位于呼吸孔13正下方,嵌入槽口的第一过滤层15的结构为两层滤棉层的中间夹有一层活性炭层,嵌入槽口的第二过滤层16的结构为两层滤棉层的中间夹有一层纳米银抗菌滤层。

负离子发生器2产生负离子,负离子经中空连杆21导流到负离子吹嘴22并从负离子吹嘴22处朝呼吸孔13方向流出,负离子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并与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发生电极中和反应从而使灰尘颗粒自然沉淀,最终净化呼吸孔13附近的空气,被净化的空气被吸入气管道14内并经过第一过滤层15过滤,第一过滤层15中的活性炭层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与灰尘颗粒,之后空气再经第二过滤层16的纳米银抗菌滤层过滤并对空气再一次进行过滤,从而保证最终吸入用户体内的空气干净清洁。

为了提高用户使用口罩时的舒适感,罩体1内侧边缘设置有水凝胶17,水凝胶17使口罩能贴合用户脸部的同时保证用户的舒适感,第一过滤层15、第二过滤层16下表面均设置有凹槽,凹槽方便用户在替换过滤层时的抓取。

为方便用户清洁负离子吹嘴22,负离子吹嘴22上设置有集尘罩23,集尘罩23通过限位旋钮24固定在负离子吹嘴22的吹气口处,用户利用限位旋钮24固定或释放集尘罩23,集尘罩23用于收集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发生电极中和反应后的沉淀物。

当然,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及口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口罩,包括罩体、负离子发生器、电池,罩体上设置有呼吸孔与气管道,呼吸孔与气管道连通,罩体正表面设置有两个竖直排列的槽口,槽口连通气管道,位于下方的槽口嵌入有第一过滤层,位于上方的槽口嵌入有第二过滤层,负离子发生器与电池均设置在罩体内部,负离子发生器与电池电连接,罩体下表面左侧设置有一中空连杆,中空连杆与罩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器机械连接,中空连杆的另一端机械连接有负离子吹嘴,负离子吹嘴位于呼吸孔正下方。通过负离子发生器、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净化了用户吸入的空气。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天一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5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