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挡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本技术领域,一般采用雨伞或雨披满足出行时的挡雨需要,该方式在父母怀抱婴儿、学生背负书包等情况下,往往会出现雨伞遮挡面积有限和雨披包容度有限的问题,造成婴儿和书本被雨淋湿的后果。
在公告号为cn2078552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采用了一种雨伞臂式固定装置,利用支架将雨伞固定在手臂上,解放双手,方便携带随身物品及怀抱婴儿,但受其结构所限,仍然存在着整体装置较大无法收纳难以随身携带,雨伞本就遮挡面积有限,固定在手臂上后,姿势难以调整使雨伞适应风向,雨水更加容易打湿物品和婴儿的问题,需要创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挡雨辅助装置,采用抽绳实现装置在书包上的固定或形状调整形成简易挡雨帽,采用内外双层挡雨片实现罩书包时后置通孔透气且防止兜风、抱婴儿时外挡雨片下部自然垂落不受手臂姿势影响,整体装置简易便携,适合学生和带婴儿出门的父母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挡雨辅助装置,包括外挡雨片、内挡雨片和收纳袋,所述收纳袋前端面固接有腰带,腰带两端固接有魔术贴,用以将内挡雨片下缘固定在人体腰部,防止被风吹起,收纳袋盖体内侧下部固接有内挡雨片下端、盖体内侧上部和收纳袋后端面分别固接有按扣的公扣和母扣,具有按扣的收纳袋可收纳装置的其余部分,尤其是容纳可拆卸的啪啪圈防止丢失,同时也使得装置便于携带,内挡雨片呈梯形、上部均匀设有若干通气孔、前端面四角均固接有若干定位环且每个角均有一个定位环内穿有啪啪圈,啪啪圈既用于固定装置,也用于收束袖口,内挡雨片后端面中上部固接有外挡雨片中心,外挡雨片下部自然垂落,挡住通气孔同时避免雨水顺内挡雨片流下打湿下半身,外挡雨片上端呈圆弧形且有两层、其内穿过有抽绳。
进一步的,所述抽绳两端打有绳结,防止滑脱。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抽绳实现装置在书包上的固定或形状调整形成简易挡雨帽,采用内外双层挡雨片实现罩书包时后置通孔透气且防止兜风、抱婴儿时外挡雨片下部自然垂落不受手臂姿势影响,采用定位环和啪啪圈配合实现装置左右边缘固定在人体双臂上并适应不同体型人群,整体装置简易便携,适合学生和带婴儿出门的父母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挡雨片1、内挡雨片3和收纳袋6,所述收纳袋6前端面固接有腰带5,腰带5两端固接有魔术贴5-1,用以将内挡雨片3下缘固定在人体腰部,防止被风吹起,收纳袋6盖体内侧下部固接有内挡雨片3下端、盖体内侧上部和收纳袋6后端面分别固接有按扣6-1的公扣和母扣,具有按扣6-1的收纳袋6可收纳装置的其余部分,尤其是容纳可拆卸的啪啪圈4防止丢失,同时也使得装置便于携带,内挡雨片3呈梯形、上部均匀设有若干通气孔3-1、前端面四角均固接有若干定位环3-2且每个角均有一个定位环3-2内穿有啪啪圈4,啪啪圈4既用于固定装置,也用于收束袖口,内挡雨片3后端面中上部固接有外挡雨片1中心,外挡雨片1下部自然垂落,挡住通气孔3-1同时避免雨水顺内挡雨片3流下打湿下半身,外挡雨片1上端呈圆弧形且有两层、其内穿过有抽绳2。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绳2两端打有绳结,防止滑脱。
使用时,若是背包,利用抽绳2将外挡雨片1上端固定在书包顶部,选择合适的定位环3-2穿入啪啪圈4,背好包后将啪啪圈4束在上臂和手腕处,利用魔术贴5-1收紧腰带5即可;若是抱婴儿,先利用魔术贴5-1收紧腰带5使收纳袋6位于前方,调整抽绳2使外挡雨片1上部形成简易挡雨帽状,选择合适的定位环3-2穿入啪啪圈4,抱起婴儿,并将啪啪圈4束在上臂和手腕处即可,此装置尤其适合在父母穿戴雨衣时配合婴儿背带使用,不扣雨衣上部的按扣6-1,将外挡雨片1下部扯出雨衣即可,解放双手的同时保证了挡雨效果,此外,去除啪啪圈4,将腰带5和定位环3-2均改为系带,整体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本装置即可降低成本,作为一次性用品生产使用。
1.一种挡雨辅助装置,包括外挡雨片、内挡雨片和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袋前端面固接有腰带,腰带两端固接有魔术贴,收纳袋盖体内侧下部固接有内挡雨片下端、盖体内侧上部和收纳袋后端面分别固接有按扣的公扣和母扣,内挡雨片呈梯形、上部均匀设有若干通气孔、前端面四角均固接有若干定位环且每个角均有一个定位环内穿有啪啪圈,内挡雨片后端面中上部固接有外挡雨片中心,外挡雨片上端呈圆弧形且有两层、其内穿过有抽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绳两端打有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