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6772发布日期:2020-05-12 17:4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



背景技术:

杯子,(一种专门盛水的器皿)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在古代喝茶的杯子被称为盖碗。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无论是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见有陶制杯的存在,这一时期杯型最为奇特多样:带耳的有单耳或双耳杯、带足的多为锥形、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玻璃杯、塑料杯、陶瓷杯、木杯等。

现如今,随着交通的发达,出行旅游都很方便,在人们出行的旅游中,常常被吃饭和喝水问题困扰,现有的杯子只有简单的喝水性能,并不具备吃饭的性能,从而导致在旅游中十分的不便,影响旅游的良好心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解决了现有的杯子只有简单的喝水性能,并不具备吃饭的性能,从而导致在旅游中十分的不便,影响旅游良好心情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包括杯底、杯体和杯盖,所述杯底的顶部卡接有杯体,并且杯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杯盖,所述杯体的内部套设有内芯杯,并且杯底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盒,所述内芯杯的底部与旋转盒的顶部相接设置。

所述内芯杯包括内芯杯体和内芯杯底,并且内芯杯体的底部与内芯杯底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盒包括旋转盒底和旋转分离盖,并且旋转盒底的顶部连接有连接软布,所述连接软布远离旋转盒底的一侧与旋转分离盖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分离盖的顶部与旋转分离盖的底部相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杯底与杯体之间通过压式卡扣结构进行卡接。

优选的,所述杯盖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充电电池,所述杯盖的内壁上且位于内芯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杯盖上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usb充电孔。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电源开关和usb充电孔均通过导线与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分离盖按照等分比分为四份,且四份旋转分离盖均与连接软布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旋转式两用餐杯,通过所述杯底的顶部卡接有杯体,杯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杯盖,杯体的内部套设有内芯杯,杯底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盒,内芯杯的底部与旋转盒的顶部相接设置,解决了随着交通的发达,出行旅游都很方便,在人们出行的旅游中,常常被吃饭和喝水问题困扰的问题,更加的改变了现有的杯子只有简单的喝水性能,增加了杯子可以实现吃饭用的性能,从而降低了因喝水吃饭而导致在旅游中十分的不便,提高了旅游的良好心情。

(2)、该旋转式两用餐杯,通过杯盖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充电电池,所述杯盖的内壁上且位于内芯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杯盖上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usb充电孔,增加了杯子具备消毒功能,提高饮水的卫生程度,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芯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盒的俯视图。

图中:1杯底、2杯体、3杯盖、4内芯杯、41内芯杯体、42内芯杯底、5旋转盒、51旋转盒底、52旋转分离盖、53连接软布、6压式卡扣结构、7可充电电池、8紫外线消毒灯、9电源开关、10usb充电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包括杯底1、杯体2和杯盖3,所述杯底1的顶部卡接有杯体2,所述杯底1与杯体2之间通过压式卡扣结构6进行卡接,压式卡扣结构6采用市面上常常使用的卡扣结构,并且杯体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杯盖3,所述杯盖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充电电池7,所述杯盖3的内壁上且位于内芯杯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消毒灯8,所述杯盖3上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9和usb充电孔10,所述紫外线消毒灯8、电源开关9和usb充电孔10均通过导线与可充电电池7电性连接,所述杯体2的内部套设有内芯杯4,并且杯底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盒5,所述内芯杯4的底部与旋转盒5的顶部相接设置。

所述内芯杯4包括内芯杯体41和内芯杯底42,内芯杯体41和内芯杯底42的材料均采用硬质隔热保温材料,并且内芯杯体41的底部与内芯杯底42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盒5包括旋转盒底51和旋转分离盖52,并且旋转盒底51的顶部连接有连接软布53,连接软布53具有伸缩扩大的性能,所述连接软布53远离旋转盒底51的一侧与旋转分离盖5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分离盖52的顶部与旋转分离盖52的底部相接设置,所述旋转分离盖52按照等分比分为四份,且四份旋转分离盖52均与连接软布53固定连接。

在使用前,将外接电源与usb充电孔10进行电性连接,开始为可充电电池7进行充电。

在使用时,手动按压电源开关9,控制紫外线消毒灯8进行工作,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

普通喝水时,只需要将杯盖3旋转拧动就可以,在使用旋转盒5时,则需要按压压式卡扣结构6将杯底1与杯体2脱离,取出杯底1内部设置有的旋转盒5,通过旋转旋转分离盖52,旋转分离盖52回分开扩大,同时带动连接软布53进行扩大,形成容积大的容器,再将内芯杯4从杯体2内部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包括杯底(1)、杯体(2)和杯盖(3),所述杯底(1)的顶部卡接有杯体(2),并且杯体(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杯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2)的内部套设有内芯杯(4),并且杯底(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盒(5),所述内芯杯(4)的底部与旋转盒(5)的顶部相接设置;

所述内芯杯(4)包括内芯杯体(41)和内芯杯底(42),并且内芯杯体(41)的底部与内芯杯底(42)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盒(5)包括旋转盒底(51)和旋转分离盖(52),并且旋转盒底(51)的顶部连接有连接软布(53),所述连接软布(53)远离旋转盒底(51)的一侧与旋转分离盖(5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分离盖(52)的顶部与旋转分离盖(52)的底部相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1)与杯体(2)之间通过压式卡扣结构(6)进行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充电电池(7),所述杯盖(3)的内壁上且位于内芯杯(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消毒灯(8),所述杯盖(3)上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9)和usb充电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消毒灯(8)、电源开关(9)和usb充电孔(10)均通过导线与可充电电池(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分离盖(52)按照等分比分为四份,且四份旋转分离盖(52)均与连接软布(5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两用餐杯,包括杯底、杯体和杯盖,所述杯底的顶部卡接有杯体,并且杯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杯盖,所述杯体的内部套设有内芯杯,并且杯底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盒,所述内芯杯的底部与旋转盒的顶部相接设置。该旋转式两用餐杯,解决了随着交通的发达,出行旅游都很方便,在人们出行的旅游中,常常被吃饭和喝水问题困扰的问题,更加的改变了现有的杯子只有简单的喝水性能,增加了杯子可以实现吃饭用的性能,从而降低了因喝水吃饭而导致在旅游中十分的不便,提高了旅游的良好心情。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昊;李金玲;彭佩;江佩筠;刘欢;蓝宇鑫;郭雅旋;张紫丹;何柳;张梦微;黄鑫;周志永;崔紫玲;罗关星;马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林师范学院;李明昊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