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9175发布日期:2020-11-10 12:1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涉及一种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高跟鞋,女孩子在许多场合需要穿高跟鞋,但是长时间踩高跟鞋,容易劳累,甚至发生脚变形,形成多种疾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可以调节鞋跟高度的鞋,根据不同需求,随时变换鞋跟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鞋跟高度,且操作方便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底后侧具有鞋跟,所述鞋底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鞋跟处,所述凹槽与鞋跟的连接处铰接有增高跟,所述增高跟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内腔相匹配,所述增高跟具有卡件,所述鞋跟底部设有与卡件相适配的扣槽,所述扣槽内设有推件装置,所述鞋跟外侧具有与推件装置连接的推纽,使用增高鞋跟时,增高跟的卡件卡入扣槽内,不使用增高鞋跟时,推动推纽,带动推件装置推动卡件脱离扣槽。

本实用新型中,在日常状态时,将增高跟卡入凹槽内,穿着舒服方便,需要使用增高跟时,只需要将增高跟从凹槽内拉出,增高跟上的卡件卡入扣槽内,即可实现变换鞋跟的高度,需要换低跟时,只需向下推动推纽,带动推件装置推动卡件脱离扣槽,将增高跟卡入凹槽内,即可回复低跟状态,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种不同场合,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鞋跟的高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的高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的高跟状态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的高跟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的高跟状态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及其工作原理。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包括鞋帮1和鞋底2,所述鞋底2后侧具有鞋跟3,所述鞋底底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延伸至鞋跟3处,所述凹槽4与鞋跟3的连接处铰接有增高跟5,所述增高跟5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4内腔相匹配,所述凹槽内腔相对设置有限位块6,使用低跟状态时,增高跟始终置于凹槽内并卡于相对的限位块6之间,所述增高跟5具有卡件,所述鞋跟底部设有与卡件相适配的扣槽7,所述扣槽7内设有推件装置,所述鞋跟外侧具有与推件装置连接的推纽8,使用增高鞋跟时,增高跟的卡件卡入扣槽7内,不使用增高鞋跟时,推动推纽8,带动推件装置推动卡件脱离扣槽7。

所述增高跟包括连接部9和跟部10,所述连接部9一端与跟部10固定,所述连接部9另一端铰接在鞋跟3与凹槽4连接处,所述连接部9长度与鞋跟3相匹配,所述跟部10的上端部具有卡件槽11,卡件置于卡件槽11内,所述卡件槽11具有第一环形凸沿12,所述第一环形凸沿12将卡件槽11分隔成上腔体13和下腔体14,所述卡件包括卡块15、第一连接杆16和第一挡块17,所述卡块15的形状为直角扇形,卡块15的弧形面朝向鞋跟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杆16穿过第一环形凸沿12,卡块15和第一挡块17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杆16两端,第一挡块17置于下腔体14内,所述第一挡块17与卡件槽11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5,非受力时,第一挡块17抵于第一环形凸沿12的下表面,卡块15凸出于卡件槽11。

所述扣槽7内腔设置有第二环形凸沿18,所述推件装置包括第二挡块19、第二连接杆20和顶块21,所述第二连接杆20贯穿第二环形凸沿18,第二挡块19和顶块21分别固定在第二连接杆20两端部,所述第二挡块19与第二环形凸沿18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5,所述鞋跟3外侧设有条形槽21,第三连接杆22穿过条形槽21,所述第三连接杆22两端部分别连接推纽8和第二挡块19固定,推纽8沿条形槽21上下移动。

使用低跟时,增高跟5始终卡于凹槽4内,需要使用增高跟5时,只需要将增高跟5从凹槽4内拉出并将增高跟5向鞋跟方向转动,增高跟5移动至鞋跟3时,卡块15的弧面处受压后,卡块15缩回卡件槽11内,当卡块15移动至扣槽7位置,卡块15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出,卡块15卡入扣槽7内,增高跟5与鞋跟3即可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不使用增高跟5时,只需要向下推动推纽8,推纽8沿条形槽21向下移动,带动推动装置向下移动,推动装置底部的顶块21推动卡块15向下移动,卡块15脱离扣槽7,将增高跟5卡回凹槽4内,即可恢复低跟状态,可根据不同的场合随时调整鞋跟的高度,方便实用。

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鞋跟内侧面固定有磁铁片23,所述增高跟5连接部朝向鞋跟的一侧固定有铁片24,增高跟5与鞋跟连接时,增高跟连接部9与鞋跟3内侧面通过吸铁吸合,使增高跟5与鞋跟3连接更加紧密,当增高跟5离开凹槽4,连接处的铁片24即将增高跟5向鞋跟3方向吸引,使鞋子更具有科技感。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底后侧具有鞋跟,其特征是:所述鞋底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鞋跟处,所述凹槽与鞋跟的连接处铰接有增高跟,所述增高跟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内腔相匹配,所述增高跟具有卡件,所述鞋跟底部设有与卡件相适配的扣槽,所述扣槽内设有推件装置,所述鞋跟外侧具有与推件装置连接的推纽,使用增高鞋跟时,增高跟的卡件卡入扣槽内,不使用增高鞋跟时,推动推纽,带动推件装置推动卡件脱离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增高跟包括连接部和跟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跟部固定,所述连接部另一端铰接在鞋跟与凹槽连接处,所述连接部长度与鞋跟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卡件包括卡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挡块,所述卡块和第一挡块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跟部的上端部具有卡件槽,卡件置于卡件槽内,所述卡件槽具有第一环形凸沿,所述第一环形凸沿将卡件槽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第一连接杆穿过第一环形凸沿,第一挡块置于下腔体内,所述第一挡块与卡件槽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非受力时,第一挡块抵于第一环形凸沿的下表面,卡块凸出于卡件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扣槽内腔设置有第二环形凸沿,所述推件装置包括第二挡块、第二连接杆和顶块,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第二环形凸沿,第二挡块和顶块分别固定在第二连接杆两端部,所述第二挡块与第二环形凸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鞋跟外侧设有条形槽,第三连接杆穿过条形槽,所述第三连接杆两端部分别连接推纽和第二挡块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卡块的形状为直角扇形,卡块的弧形面朝向鞋跟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卡块的形状为直角扇形,卡块的弧形面朝向鞋跟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或7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鞋跟内侧面固定有磁铁片,所述增高跟连接部朝向鞋跟的一侧固定有铁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鞋跟内侧面固定有磁铁片,所述增高跟连接部朝向鞋跟的一侧固定有铁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换鞋跟高度的女士高跟鞋,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底后侧具有鞋跟,所述鞋底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鞋跟处,所述凹槽与鞋跟的连接处铰接有增高跟,所述增高跟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内腔相匹配,所述增高跟具有卡件,所述鞋跟底部设有与卡件相适配的扣槽,所述扣槽内设有推件装置,所述鞋跟外侧具有与推件装置连接的推纽,使用增高鞋跟时,增高跟的卡件卡入扣槽内,不使用增高鞋跟时,推动推纽,带动推件装置推动卡件脱离扣槽。该女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高度的鞋跟,满足不同的场合。

技术研发人员:倪秀华;何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中胤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